第二百三十五章身份成谜
请两个贴身侍卫吃了五六碟子肉,又酌几杯。从燕都的家中拿了几件衣裳,才第一次准备往秀丽走。
路途中和两个大男人聊天,白彦居然还能应付自如。都不知道这善谈的本事从何来。也可能是读书多,随便讲讲兵书中的故事,历史上的名将,就能把两个侍卫的兴趣提起来。她绘声绘色的讲故事,等到了秀丽王府附近才停下,陈正他们意犹未尽,想要多听。
秦月明也不忌讳,主动出门相迎。他脸上涂了易容粉,肤色不像原来那般通透白皙,本身柔和气质被掩盖了大半,有少年英雄的英气。只是秦月明的眼睛还是掩盖不住,他那双毫无尘杂的眼睛,美得不像话。
看一棵树,树便像种在眼底。看一个人,那个人就直通了心底。这双眼睛,真的是天下少有,他一笑就算如今掩盖了精致面容,也足够让星光摇曳,万物失色。
“回来了。”第一次这句话,两人之间却像老夫老妻般熟络,搞得二人同时不好意思。“嗯。”
白彦之所以不和父母同住,就是因为秦月明在。父母传统,要是看到自己私藏男人,还不知道要怎么骂她不知廉耻。
白彦原来在乎这些,现在倒是觉得无所谓,受向阳洒脱作风影响,藏一个人算什么,若不是秦月明身份不便,她还算每天拉着他在街坊邻居面前转悠一圈。好让整个秀丽都知道,秦月明有多优秀。
“刚刚收到向阳的信件,她江柳烟身体还是虚弱,要调养一段时间,索性去了风水宝地,要过一段时间再来。她还,要你给她寄五千两银票。”
向阳自从来到这个年代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长公主,本身就对这个年代物品价值没有多少概念,加上有钱,几乎就是撒钱为生。出来的时候带的几百两银子,现在花得连吃饭都不够。
“我一会去寄钱,现在有件事情想和你。”白彦轻轻扯着秦月明袖子,把他拽进房间里,双手扶着他肩膀,把人按到座位里。
“怎么了?”秦月明不解的问。
“我今天听了一间特别骇人听闻的事情,有关我自己。”
把贤妃娘娘得事情重复了一遍,秦月明听完低头拨弄手环。当年给自己手镯的姑娘也叫彦儿,这个彦儿会不会就是张文硕和陈雪沁的孩子,那面前站着的彦儿,难道真的和那个彦儿是同一个人。
“你难道就没有五岁之前的记忆了吗?”
“没有,一点都没有。”白彦笃定的。白彦的记忆她自己清楚,那五年在人生的履历上是张白纸,什么都没有,污点不存在,繁花也不盛开。
那份有关白彦的档案中写的清清楚楚,白彦出生在初春,出生的时候是一个村子里的婆婆接生的。只是算算时间,当年婆婆已经有七十岁高龄,如今就算还活着,脑子也是没那么清醒了,唯一一个当事人无法证明白彦的身世,就算是去询问父母,他们也未必会。
“改日,你不妨与张将军在我面前见一面,我看看你们是不是长得有几分相像。”事到如今也只能凭借人的主观判断。
但是就算白彦真的是张将军的孩子,两人难道真的都能相认吗?张将军之所以能够得到皇上重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子嗣。自古皇亲为了消除皇上担心造反的忧虑,就会杀掉自己的孩子,还有子贵母死的传统,只要孩子被封为太子,母亲就一定要被处死。总之,有孩子和没有孩子对寻常人家算是事,但在皇上眼中,那是江山社稷的大事。
白彦拿不定主意,心中又烦躁起来,感受自己皮肤温度升高,一次次深呼吸,让自己情绪稳定。
秦月明见她情况又不对,从花瓶中取出一朵幽蓝色花放在她鼻尖“这种花能让你平静一点,不要生气,生气伤身。”
“我不生气,气到自己没有意义。”白彦告诫千万不能生气,贤妃娘娘了,有这种病的人,最后都是把自己气死的。这种死法一点都不光彩。
好景不长,心情刚刚平静,武就冲进来门口来了一辆马车,造型尊贵,应该是大户人家的马车。车中人不管什么都不亲自走下来,要把门开,待马车进入庭院之后才肯下来。
什么样的人这么神神秘秘,下车还担心被人看到,皇上都没有这么大的架子。白彦心中暗想,快步走过去,想要会一会不速之客。
“把门开”
白彦看到门外场景,心里有了估量,这个人来头确实不。
光是随从就有几十号人,而且全都是年轻的男性,各个虽然算不上好看,但绝对面容那个端庄,没有一个歪瓜裂枣。马车用上好木材做成,雕刻的花纹细如发丝,每一处都精致得让人感叹,连蝴蝶触角上的螺旋花纹都能看到。
这前来的人不是一般的有钱,肯定是少有的大户人家。白彦明白,有钱容易遭人恨,人家低调是好事。做了请的手势放人进去,马匹迈过门槛时头都不,这马和主人同样高傲。
武赶紧把院子中间正在晒太阳的花朵搬开,免得被马踢翻。
白彦站在马车边,若是没有猜错,这个人应该是神秘陈家的人。雕工这么精细的马车皇族才有,因为是从陈家订购的,带来的人没有婢女,全部清一色是男人,明这马车里坐着的人要么是不喜欢女人的男人,要么本身就是女人。
前来的厮步态稳重,动作优雅,露出三颗牙齿的标准微笑,阳光大气。他每个动作都训练了很久,标准到位,举手投足尽是优雅,他身上嵌着蓝色花边的白衣衬托出男子优美的身体线条。
门帘被撩开,外貌并不出众三四十岁的女人轻笑看向白彦,她恨不得看清白彦脸上的每个毛孔,这样的动作对于初次见面一点都不礼貌,但是女人不在意,半饷,缓缓开口“是有几分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