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兵不血刃

A+A-

    殿中群臣见状,更加混乱了。

    有人竟当场大哭起来。

    也不知道是在哭南唐的国运,还是在哭自己的未来。

    也有人慌忙叫道:&p;p;p;ldq;四殿下住,一切好谈。&p;p;p;rdq;

    其实他们都知道,城破国灭不过是迟早的事。

    殿上没有一个人要降宋,并不代表他们心里不想。

    只是读书人总是要讲究忠君爱国的。

    不然到下一个老板那里也不会受到太多重视。

    此时却给了他们一个绝好的会。

    既能谈谈条件,又不用背上太多的道义上的负担。

    赵德芳当然知道他们的心里。

    既想吃鱼,又不想弄得一身腥。

    他将扣在李煜咽喉上的松开,笑着:&p;p;p;ldq;我的条件不变,而且如果诸公现在决意降我大宋,我在这里保证各位的身家性命和财产安全。&p;p;p;rdq;

    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这此已经有人用探寻的目光望向李煜。

    李煜虽然不是一个好帝王,但并不笨。

    他当然知道群臣之意。

    他们已经准备好跳槽了,只是不想担上叛主的恶名。

    李煜凄然一笑。

    &p;p;p;ldq;各位卿家,为了全城百姓,我决意开城降宋。&p;p;p;rdq;

    殿中群臣立时开始了精彩的表演。

    有人放声大哭,边哭边对不起先帝。

    有人以头碰地,死后无脸去见先帝。

    可就是没有一个人真的去见先帝。

    更有人明显地松了口气。

    毕竟一家老都在城中,如果宋军真的死伤惨重才攻下金陵。

    谁能保证那群杀红了眼的宋兵进城之后会做出什么事来。

    &p;p;p;ldq;好了,请各位大人节哀,现在就请国主写诏书,传至城中各处,我宋军也好进城安民。&p;p;p;rdq;

    李煜十分配合地写好了诏书,委派一位重臣到城中宣读。

    此时,一直在宫门外等候的曹纬、潘惟正加上李守徽领着数百悍卒也已经进入了皇宫。

    赵德芳见到自己的人已经将勤政殿团团围住,心中终于落了底。

    他与李煜相对而坐。

    赵德芳深施一礼,&p;p;p;ldq;国主高义,使江南百姓免受战火之苦。我必奏请父皇,善待国主。&p;p;p;rdq;

    李煜仿佛一日苍老了十几岁。

    &p;p;p;ldq;四殿下不必多谢,我这么做也有私心。&p;p;p;rdq;

    &p;p;p;ldq;其实所有人都明白,坐困孤城,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还不如降了,使城中百官与百姓免受刀兵之祸。如此,也对得起列祖列宗了。&p;p;p;rdq;

    赵德芳点头称善。

    足足过了两个时辰,宣旨的大臣才回来。

    此时宋军已经入城。

    曹彬带人入宫,对李煜也是以礼见之。

    赵德芳见大局已定,这才彻底放松下来。

    当下李煜写诏书,传于江南各地。

    唐国已降,各地方官员约束下士兵、百姓,将人口、库银、粮草账册保存好,等待宋军接收。

    当晚,赵德芳就宿于唐国皇宫。

    不过赵德芳只居住在偏殿,李煜仍居于主殿。

    赵德芳立刻书一封,将灭唐之战前后经过尽数报于赵匡胤。

    信中更是对李煜能识大体赞誉有加。

    对宋军全体将士的英勇无畏大加赞赏。

    然后又请命赵匡胤,如何对待吴越。

    并出了自己的见解。

    眼下宋军兵锋正盛,正可以乘不战而屈人之兵。

    又请赵匡胤赶紧派得力文臣前来,处理唐国事宜。

    派亲信将书信快马送出后,赵德芳也没有闲着。

    唐国虽降,却还没有完全安定。

    唐国旧臣需要安排,唐国百姓需要安抚,唐国将士更需要心对待。

    总之忙得焦头烂额。

    而曹彬和潘美既为了避嫌,又乐得清闲,只处理军中事务。

    半月之后,赵普带着皇命,匆匆赶来。

    入夜时分,翁婿二人才有会单独交谈。

    &p;p;p;ldq;岳父大人,此次前来,开封城中最近可有何动向?&p;p;p;rdq;

    赵普看着半年来光芒照人的赵德芳,脸上露出欣慰之色。

    虽然现在他还没有公开投向赵德芳,但赵德芳如若以后真的能登上皇位,那他赵普再入中枢是必然的。

    赵家的富贵还会再续几十年。

    &p;p;p;ldq;京中众臣对贤婿都赞不绝口,都是我大宋之幸事。&p;p;p;rdq;

    接下来话锋一转,&p;p;p;ldq;只是你现在如此高调,恐怕已经招人嫉恨。&p;p;p;rdq;

    赵德芳苦笑一声,&p;p;p;ldq;即使我夹着尾巴做人,他们就肯放过我吗?想必岳父大人也知道去年我坠河之事吧?&p;p;p;rdq;

    &p;p;p;ldq;我已经无路可退!唯有一路向前,直至冲上峰顶。&p;p;p;rdq;

    赵普啜了一口香茗,神态安祥。

    &p;p;p;ldq;只是前路荆棘遍布,而且现在不要指望我能帮你太多。&p;p;p;rdq;

    他这句话得极为巧妙,现在不要指望,那将来呢?

    到了关键时刻,只要赵普暗中帮扶,那对自己就是绝大的助力。

    赵德芳呵呵一笑,&p;p;p;ldq;岳父大人只要到时保持中立,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p;p;p;rdq;

    他心里却在想,到时你的儿子、女儿都在我这边,可就由不得你了。

    赵普点点头。

    &p;p;p;ldq;官家此次派我前来,一是处理唐国善后事宜,二来是商议吴越国之事。&p;p;p;rdq;

    赵德芳身体前倾,&p;p;p;ldq;父皇的意思是&p;p;p;d;&p;p;p;d;&p;p;p;rdq;

    &p;p;p;ldq;官家以为你的建议极为中肯,能不动刀兵自然最好,南方一统之后,方能抽动来,对付北方。&p;p;p;rdq;

    赵德芳点头,&p;p;p;ldq;父皇明鉴。此次唐国之事已了,现在就要看看这吴越国主钱俶作何打算了。&p;p;p;rdq;

    &p;p;p;ldq;如果他能顺应天意民心,还可以保他一世富贵,如果他倒行逆失,那也只能兵戎相见了。&p;p;p;rdq;

    赵普心里暗惊,这赵德芳虽然人人称其贤德,不过行事果断,可不是个妇人之仁的主。

    暗暗叮嘱自己,虽然是翁婿,但是与天家之人打交道,还是要多留几个心眼。

    不然就会被人家当枪棒使了,最后弃之高阁。

    现在储位之争已经开始进入白热化。

    赵德芳此次立下绝世之功,回京之后,封王是跑不了的。

    只是他年岁尚,根基尚浅。

    与赵光义和赵德昭相比,都有所不如。

    自己现在还是不能将赵家命运全部交到他的上。

    还是要再等等。

    二人一直谈到深夜,然后才各自歇息了。

    赵普到来之后,以其老到的经验,成熟的段,将唐国上下安排得井井有条。

    赵德芳叹为观止。

    他这才明白,自己这位老丈人为相十余年,以半本论语治天下,果然是名不虚传。

    赵德芳跟在赵普身旁,虚心学习治国之道。

    赵普也知无不言,悉心教导。

    这一对翁婿配合默契。

    不过一个月时间,就将唐国上下理顺得差不多了。

    这时的赵德芳终于抽了来,将目光投向了吴越国主钱俶。

    按理这吴越国主钱俶也是识时务的。

    此次大宋出兵灭唐,钱俶主动上书,愿为其中一路。

    自开战以来,钱俶率兵攻克了长州、江阴、润州,大大牵制了唐国兵力。

    只是当唐国主李煜降宋后,钱俶驻军润州,既不进,也不退。

    原因当然很简单,到嘴的肥肉当然不想吐出来。

    可是不吐出来又害怕大宋这头猛虎扑过来咬死自己。

    就在他进退两难之际,赵德芳一封书信邀他入金陵一叙。

    钱俶接到信后,差点没把本来就已经剩得不多的胡须揪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