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困惑
一个轻功不凡之人,若想要对她下,何至于如此大费周章?姒璃歌蹙着眉,百思不得其解。
“会不会是谁与殿下逗着玩呢?”连枝尽量让自己的心态乐观一些,道。
毕竟池塘的并不算深,如今天气也不过将将转凉,池水也不冰,若非此次姒璃歌身子抱恙,太过虚弱,就这么点水,是困不住姒璃歌的。
连枝以为姒璃歌溺水,乃是体质太过虚弱之故。
姒璃歌原本不想连枝担心,只是不又怕连枝心态太过乐观,没了防备之心,若当真有人暗算,很容易着了人家的道。
姒璃歌想了又想,到底还是了。
“对方是奔着我的命来的!”姒璃歌摇了摇头,道:“落不是我潜入了水中,对方那枚飞镖,足以要了我的命!”
只可惜,那池塘却是不,那么一枚的飞镖落进了池塘,寻起来,怕是极费事,而且,若对方就藏在摘星楼,对摘星楼的地形极为熟知的话,不得这一夜的功夫,早就悄悄地将那枚飞镖寻了回去,如此一来,纵使她将这池塘翻转过来,也未必能找到那枚飞镖。
连枝并没有亲眼看到姒璃歌落水的情形,只当是被人推下水,却万万没有料到,还有飞镖夺命这一招,顿时吓得脸色发白。
“这,这可如何是好?”如今殿下身边,只她一人,身还不如殿下自己,若真的有人要谋害殿下,她怎么护得了殿下周全?
“何事如何是好?”主仆二人正话间,秦九抱着几个药包进来了。看到连枝这奇差的脸色,不由追问道:“连枝你这是怎么了?”
连枝看了看姒璃歌,不知该不该答。
姒璃歌暗暗地点了点头。
连枝这才朝秦九道:“昨日殿下落水,并非意外!”
秦九闻言,微微一怔,将头转身姒璃歌,问道:“怎么回事?”
姒璃歌便将事情又重新与秦九了一遍。
秦九秀眉微皱,脸上的神情,明显的带着怀疑,道:“若对方有心害你,为何还要先推公主殿下落水再使飞镖?岂不是画蛇添足?”
按正常的刺杀,既然动了飞镖,为何要等到将姒璃歌推落水中之后再使?在秦九看来,若她是杀,既然有夺命飞镖在,定然是一镖就先将人解决了,再沉入潭底毁尸灭迹。
这岂不是本末倒置?
这也是姒璃歌想不明白之处?还是,推她落水和想用飞镖杀她的,并非同一人?
可她也记得清楚,在她落水的那一刹,在她身边方园十余丈之内,只看到大树底下那抹裙色,而那枚飞镖,也是自大对方向而来。不像是有两拨人的感觉。
三人齐齐蹙眉,猜测了半日,也没个结果。
秦九一心在医术上,猜将不出,便懒得再猜了,便道:“好在此事,陛下已下令彻查,想来不日就能查明白,还公主殿下一个公道。”
姒璃歌不置可否。她不过一介质子,在山邺人这里,谈什么公道。
反倒是秦九要上心些。她觉得淳于郢既然开始查了,姒璃歌所的这些,兴许对淳于郢查明真相有所帮助,便逯了个空,将姒璃歌的这一番话,去禀了淳于郢。
淳于郢一听,也是满腹狐疑。
昨日姒璃歌被救上来之后,一直昏睡着,他还没来得及问道,没想到这当中,还有这般的曲曲绕绕。
与秦九乍然听到的反应一样,饶是淳于郢再聪明,一时间也想不通这其中的缘故。
莫不是秦九听岔了学错话?
也就秦九不知他心中所想,不然,不得要好好地与他道道。
“陛下,您可曾查到是谁暗下毒,想置琉璃公主于死地?”秦九想了想,临退下之时,到底不怕死地追问了一句。
她可是在姒璃歌面前过,淳于郢已经下令彻查了,她觉得,以淳于郢的能耐,这都一天一夜了,事情总该有些眉目了。
淳于郢闻言,只淡淡地看了她一眼。
秦九有些犯怵,便再不敢多问。朝着淳于郢匆匆施礼告退。
看着秦九的身影远去,淳于郢的脸色便沉了下来。
姒璃歌落水这一事,他下令彻底,确实查出了些蛛丝马迹。只是,这些蛛丝马迹,都指向了一人——他同父异母的弟弟,淳于善!
可是,自打那日,淳于善疑心与蓝僚有所接触,之后,他与黄子晋封城捉拿于他,结果就差将鸣鹿城都翻了个底朝天,却没有找到淳于善的身影,他们只当淳于善潜进城了使了回坏,又逃出城去了。
万万没有想到,在姒璃歌落水一事,竟又牵扯出淳于善的踪迹来。虽,以淳于善对山邺的虎视眈眈,定然巴不得姒璃歌在淳于郢跟前出事,让淳于郢无法向鸣鹿交代。
姒贞暝宠女一事,人尽皆知,若是姒璃歌有个好歹,以姒贞暝的性子,不得就要与山邺个你死我活方肯罢休了。
所以,若是淳于善所为,以他的性子,以他的身,定然当场就取了姒璃歌的性命,何至于如此大费周章,让姒璃歌逃过一劫。
淳于郢觉得,如此行事,不是淳于善的风格。
但也保不齐淳于善改变了行事作派,刻意为之也未偿可知。
不过,到底是不是淳于善所为,先要将他揪出来严加拷问,方能知晓了。
然而,淳于郢派了那么多人出去调查,可是弹指一挥,十天过去了,案情却没有半点进展。
除了有些许蛛丝马迹,此事有淳于善的影子,但是行再多的证据,就好像被擦过一般,干干净净的。
淳于郢不由火冒三丈。
“都是饭桶!”鸣鹿城的军营中,淳于郢厉声骂道。他的那些下,一个个垂着头,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焉了巴几的。
“这是怎么了,怎地老远就听到陛下训话来着?”就在淳于郢朝着下发火之际,黄子晋那笑嘻嘻的声音,自帐外传来。
一回头,便看到黄子晋大步流星地朝着营帐走来。
“子晋!”淳于郢不由一喜,朝着黄子晋迎了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