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海战

A+A-

    海盗船不退,距离越来越近,可廖凯距离自己的大队还很远,自己的船又慢,廖凯不得不准备迎战。因为大炮的射击孔在船的侧舷,要开炮就必须把船横过来,而不是现在船尾对着敌船。所以廖凯下达命令,船队再一次停下来,重新整顿队形,四艘船一字排开等待海盗船的到来。

    廖凯随时观察着那三艘海盗船,并估算着距离,实际上就是计算着开炮的时。

    “向老大禀报,海盗船侧身了,他们要开炮!”

    不用别人传达,廖凯也听到了,他也看到敌船的变化。

    海盗的炮也是在舱室里,船侧身才能开炮。

    果然,海盗船上“轰”的一声炮响。黑火药的烟火很大,烟雾笼罩了海盗船。只是一瞬间,在船只前方激起两丈高的水柱。显然炮打近了,或许他们的炮射程还不够。

    此时的炮弹就是一个实心的铁疙瘩,砸到船上就可以打一个窟窿,如果打到船帆上也是一个窟窿。

    此时还是火炮应用的初期,还没有开花弹。后来的开花弹是弹头里边有火药,但是没有撞击引发的引信,是用延时的办法引爆。这就类似于现代的炮弹了。可是现在还没有,因为搞不好它可能在炮膛里就爆炸了,连人带炮全玩完!

    以后还会出现一种叫“链弹”的炮弹,是用铁链子连着两三个铁球,打出去后飞舞旋转。这种炮弹是用来对付风帆的,打到风帆上就能彻底毁坏风帆。当然了,用来打人或者骑兵也强于单一的铁球。只是现在也没有。

    此外就是散弹了,我们前面过,对付人马很有效。

    海盗开炮是示威吗?有可能。大炮可以起到震慑作用,胆的就要投降了。

    不过廖凯看了这一炮,他估算着海盗的大炮射程,应该比自己的炮更强。廖凯自己的炮自己清楚,射程有二里多地(000米),是佛郎炮中比较的。对方是专业海盗,大炮比自己的强。

    又过了一会,海盗那边再次开炮,并且这一次是连续不断的,三条海盗船都陆续开炮了。由此可以判断,刚才那一炮是试射,现在是开始炮击了。同时他发现海盗船每一艘船至少有两门炮。

    自己四艘船对海盗三艘,数量占优。可是对方现在已经看到的就有六门炮了,而且射程至少三里远。自己一方还没有开炮,那是因为射程不够。很明显,炮战落了下风。

    他正想着战场对自己的不利,就听到更大的炮声,回头一看是自己的船队里也开炮了。

    廖凯心里叫苦。

    射程不够,开炮有什么用?可是他没法让他们停下来,因为此时船与船之间的通信就靠信号旗帜,这种通信方式能表达的意思是有限的,比如“等敌人近了在打”这种信息没法传递,只能干着急。

    “轰!”这一声炮响声音更大,这是廖凯自己的船也开炮了!

    指挥不了别人,可自己的炮还是可以指挥的。廖凯转身对廖成:“你下去看看,够不着开什么炮?这帮混账东西!”

    刘诚怒气冲冲地下到船舱里,他看到炮们都满脸兴奋,光着膀子,满头大汗地忙碌着。

    廖成下到舱室就开骂:“停!都给我停!兔崽子的,平时都怎么练的?九,滚过来!妈的,快点!”

    九是这里的头,炮长。他赶紧上前,躬身垂站在廖成面前。廖成也不客气,抬腿就是一脚,把他踢个趔趄。九忙着回到原位,继续垂而立。

    廖成:“你没看看对面船有多远?能够着吗?是不是昏头了?”

    他们毕竟不是军队,没那么严格的军纪。这不,有一个就不服,冒出来顶嘴,他:“廖成,按你的海盗的炮都打过来了,我们就挺着不成?打不着不也是壮威风吗?”

    廖成两步跨过去就给他一个大耳光,嘴里吼道:“妈的还敢顶嘴?不看你爹的面子我宰了你!”

    可现在正是用他们的时候,也不能一味的骂,他转过身来面相大家,面色缓和了不少,他:“兔崽子们好好打,每打中一炮每人赏银0两!九,再出毛病头一个拿你是问!”

    “是!”

    完,他登梯子上到甲板上去了。

    现在是双方炮战,是不是炮火连天呢?这样问就是不了解时代的差距了。此时双方加起来十几门炮,可是炮声稀稀拉拉的,间歇时间很长。这是因为炮击的速度太慢,炮太落后了。

    每当打完一炮之后首先要清理炮膛,这一步最麻烦。炮膛里沾着渣滓,是高温状态下粘上去的,清理起来很费力。但是这一步还不能马虎,如果清理不干净,下一炮就可能卡住造成炸膛事故,那就炮毁人亡了,搞不好还可能沉船。

    清理完后装引火的药捻子,装火药。火药是用布包起来的,并称过分量,大炮装多少药需要估算。药包压实后装炮子,最后填装破布,破布的作用是密封,增加膛压。最后用炮杆压实。

    装完炮了就要推动火炮复位,这才开始瞄准,点火发射。

    整个发射过程大约要一刻钟(5分钟),是不是太慢了?这就是差距,与现代装备是没法比的。

    就是这个原因,战场上的炮声并不密集。东一炮西一炮的也打不准,很少有命中的炮弹,偶尔命中一发,所造成船体破坏和人员伤亡也有限。

    此时开炮需要明火点燃药捻,这个步骤有专人负责。

    如果到现场看一看也很有趣:那么多炮都忙得满头大汗,可是有一个人却是清闲的很,这个人不是炮长,而是这个负责点火的,他只管用火绳点燃药捻放炮,其他什么都不干。他为什么这么悠闲呢?

    这是因为黑火药是散装的粉末状态,在大炮的周围到处是散落的黑火药,人的身上也有,地面上也是一层。因此火种就非常危险了,如果失火,整个舱室就爆炸了,那就是船毁人亡!可是开炮必须要点火啊,因而火种需要严加管理,装在盒子里,专人负责。点火的炮只负责管理火绳,不需要点火的时候就躲得远远的。同时他还要保证火种不熄灭,随时可用。

    廖凯的船终于再次开炮了,因为双方距离已经到了两里(000米)之内,进入了他们火炮的射程之内。

    现在甲板上的人不多,其他人都躲在船舱里准备最后的战斗。决定海战胜负最关键的还是船只靠拢,跳到敌人的船上去拼杀。这就是所谓的跳帮战。

    在跳帮肉搏之前,火铳和弓箭可以在两船靠近时发挥作用。这两样兵器的打击距离都是三四十步以内,合50米左右。因此,火铳、弓箭和盾牌有的已经在甲板上了。

    此时的火铳有个大毛病,就是太长、太重,要一个人扛着另一个人瞄准点火射击,至少要两个人,甚至三个人才能操作一支火铳。可是古人也不笨,他们也会想办法让火铳更轻便好用。

    怎么办呢?就是把火铳筒子截断,去掉一部分。这样一来火铳的筒子短了,损失的是射程,只有原来的一半,打不远了,原来可以打三十步,现在只能打十多步。但是火铳轻便了,一个人就可以举着射击。

    廖凯的船上就有这样的短铳,两尺多长,这也让刘璎长了见识。

    作为指挥者,廖凯是上蹿下跳,哪儿都要照顾到。可是在他到甲板上观察敌情的时候遭到了意外。

    双方的炮都打不准,炮的射速都低,因此炮击的危险性不是很大,这也就让人们疏忽了,没觉得有多大的危险。可是意外总是有的。

    这时候一发炮弹击中了廖凯的船舷,砸出一个大窟窿,炮弹掉落在船舱里。被砸碎的木板木片有好几块,胡乱的飞舞起来,甲板上人不多,可也有一个水被碎木片打伤,伙伴们赶紧过来抢救。

    更意外的是廖凯刚巧在附近,他也被击倒了,人被打出去好几步,躺在甲板上不动了。

    好几个人赶过去把他扶起来,看到他浑身是血。人们七八脚地把他抬到船舱里,就是刘璎所在的那个船舱。看着血人一样的廖凯,刘璎吓坏了,他还是头一回看到这么惨的状况。

    船上有医生,这时候叫郎中。找来郎中查看一番,最严重的伤在腿上,其它都是皮肉伤,没生命危险。但是右边腿骨折了,骨头完全断了,用现在的话是粉碎性骨折,半截腿都弯着,看着吓人。

    郎中赶紧给包扎止血,血流多了就危险,此时可是没有输血的技术。然后给灌了止疼的汤药,找两个人来按着廖凯做接骨、打夹板的治疗。虽然喝了止疼的药,廖凯还是疼的受不了,如果不是有人按着郎中就无法操作。廖凯终于晕过去了。直接动受伤的骨头,这个痛苦的确难于忍受。

    船上为何有郎中呢?

    他们的船经常跑远洋,打仗总是难免的,打仗就有伤亡,这就需要预备郎中。另外,人都难免得病,也需要看病吃药,在大海上没地方请郎中去,只能自己准备。所以每艘船上聘请有郎中,只是水平有高低。

    廖凯负伤了,可战斗还在进行,更惨烈的肉搏还在后头,因此廖凯指定廖成接替指挥,那么廖成也就接替了主旗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