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感情

A+A-

    到底有没有运气呢?信则有。郑丰海船队这一次出行就没运气,他们先是遭遇强风暴,后面又遇到海盗打了一仗。他们从吕宋出来的时候是6艘船,现在就剩下3艘了。除了大家都知道的与海盗作战沉掉了一艘之外还缺两艘船。按郑丰海的法,那两艘始终没见到,算失踪了吧?可大家心里有数,怕是凶多吉少。

    现在廖凯与大船队合到一处继续向澎湖进发了,由于多数船受伤严重,只能慢行。他们现在盼望着早点到澎湖,船只就可以得到维修了。

    9月2日,郑丰海船队3艘船终于到达了澎湖。

    他们是9月日离开吕宋马尼拉港的,四五日的航程走了3天。

    见到澎湖的那一刻,整个船队的人都欢呼起来了,也难怪呀,到达澎湖就意味着他们从死难中逃出来了,逃过了一劫。

    澎湖的重大作用是海洋贸易的中转站,对船只维修是它必备的功能,这里有规模很大的船坞。

    对于郑丰海船队来,停靠港口补充食物淡水已经不是主要的了,所有的船都可以在这里进行彻底大修,起码能让他们的船恢复正常,保证安全。

    需要维修的船只多,船坞容量有限,凡是不需要进船坞的就要在港口从便了。不管怎么,整个船队都需要停泊较长的时间。

    有的货物可以在此交易,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治疗伤员。

    经过风浪,特别是与海盗的战斗,船队有几十名伤员,虽然随船的郎中进行了治疗,但是船上的郎中水平和药材有限,未必能够给予圆满的治疗。现在到了大港口,就要寻找更好的医生。廖凯也是伤员之一。

    此时看病可没有现代医院的概念,有到医馆里去看病的,更多的是把大夫请到家里来。这是因为此时大夫看诊断的段就是“望闻问切”,望:眼睛看,闻:鼻子闻,问:问病人哪儿不舒服,切:切脉。没有现代里那么多仪器设备,并且这些“设备”都随身带,背个包袱或提着箱子就足够了,不限地点,在哪儿看病都一样,所以大多是请大夫到家里看病。

    廖成和展七雄到澎湖城里找来最好的正骨医生为廖凯诊治。同时船上骨头受伤者不止廖凯一人,医生来了可以为多人正骨。

    大夫看了廖凯的腿直摇头,看来是有问题,弄得大家都很紧张。

    廖凯是外伤,不是什么疑难杂症,与大夫询问交谈也无需隐瞒什么,大夫直接对廖凯清楚就可以了。

    所以大夫对廖凯:“廖爷,您的骨折比较严重,所以不能完全怪郎中(这句是客情,避免郎中多心)。现在的情况是接骨处有偏差,如果就这样继续养着,待养好之后,这条腿是不能吃力的。简洁地,您的右腿不能单独站立。人走路都是两腿轮流支撑着身体,才能前行,现在您做不到了。”

    “啊?那不成了单腿蹦啦?”廖凯惊讶地问道。

    “是这样,您离不开拐杖了,而且最好是双拐杖。”

    廖成也很焦急,他问道:“大夫,可有治疗办法吗?”

    “有办法,但是廖爷您要吃写苦了。”

    廖凯:“请大夫明。能治好就行,吃点苦算什么!”

    大夫:“廖爷,是这样。您的断骨接上已经有十几天了,骨头已经长上了,要重新接骨就要再打断!这是比较难承受的。”

    不光是廖凯,在场的所有人脸色都变了。受伤断骨是一回事,人为打断又是另一回事,听着都让人毛骨悚然!

    廖凯怔怔的愣了一会,咬着牙道:“行,只要能走路就行,我能挺住!”

    好样的,真是一条汉子!

    站在旁边的刘璎突然插话问道:“大夫,可有麻醉的办法?”

    对他来,这是一个正常的问题,现代人都会想到术要麻醉以减轻痛苦嘛。可是此时的人未必能想到。

    大夫特意转过身来看看刘璎,也有点吃惊的神色。但是这孩问的有理,于是他答道:“这位公子问的对,我有麻醉办法。可以熬制麻肺汤,让廖爷昏睡两个时辰,不知不觉中就可以重新接骨了。”

    所谓的“麻肺汤”就是全身麻醉剂,据是华佗发明的。

    但是刘璎知道,有的麻醉是有后遗症的,就不知道此麻肺汤如何?可是他就不好再问了,这不是一个孩该问的问题。如果问,则会引来怀疑。往好处疑还好,要是把他当妖孽呢?再者,廖凯又不是他的亲人,甚至可以廖凯是他的仇人,他不必如此多情。

    人的感情也是复杂的,现在的刘璎与廖凯长时间相处,也存在微妙的感情。可实际上廖凯是禁锢他的人,自己是被绑架者,是拐卖他的人,这种仇敌的关系竟然能生出感情?

    古代人很有奴隶思维,人们可以膜拜残酷压迫他的权威,可刘璎当然不会,他心里始终清醒着。

    他之所以主动联络感情,到底是为了自身的安全,首先要保住性命。可是作为现代人,他明白什么叫“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那是被害人对于犯罪者产生感情,刘璎绝不会。

    医生出麻肺汤,对廖凯和在场的人都是极大的安慰,让大家紧张的心情稍微的放松。廖凯问:“这麻肺汤真的管用?”

    医生:“廖爷不必多疑,这是医圣遗传下来的,绝非戏言。”

    被称为医圣的有华佗和张仲景,此处指的是华佗。

    三国演义里有个故事:曹操头痛欲裂,找华佗来看病。华佗曹操脑子里有“怪蜑”,现代话就是脑瘤。他要给曹操做开颅术,所用的麻醉药就是麻肺汤。曹操多疑,当然不会让人砍脑袋,于是他就把华佗杀了。

    这是有关麻肺汤的记载。

    廖凯放下心来,道:“如此甚好,就请大夫准备麻肺汤吧。”

    医生稍有迟疑,还是道:“不过有一事要事先告诉廖爷,您的腿骨伤势很重,骨头已经受损,若再一次断开重新正骨,则骨头就短了一点。因此治愈后您的右腿会短一些。我可以保您的腿复原如常,走路蹦跳都无碍,却无法让失去的骨头再长出来。”

    廖凯:“啊?这不是成了瘸子了吗?”

    医生:“补救的办法也有,因为廖爷的腿完全恢复了,您可以把右脚的鞋底加高,鞋底厚一些,则无大碍。”

    廖凯:“短了多少呢?总不至于踩高脚吧?”

    医生:“不多,估摸着有二三分。”

    一寸等于十分,二三分就是四分之一寸,大约是指的宽度。

    两腿长度不同,走路就会踮脚。可是总比废掉强多了,起码行动自如,就是走路姿势不好看而已。

    在战场上被炮打伤,能恢复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好了。

    麻肺汤需要回去准备,医生约定第二天过来做正骨术。这种术有点残酷,尽管施加在禁锢自己的罪人身上,刘璎也是不忍观看。可是作为侍候主人的厮,他也不能躲开,只好硬着头皮端茶端水的侍候。不过关键的时刻他还是躲到了舱室外面,不敢看,尽管受折磨的是仇人,他还是害怕。

    还好,术过程中没听到廖凯的呻吟,明麻肺汤是管用的,古代的医术也不简单。

    正骨完成后据大夫还算顺利,剩下的就是静养了。

    因为船需要大修,在澎湖耽搁的时间很长。此地虽有少量买卖要做,还是比较清闲的。刘璎需要侍候病人,但总有闲暇时间,他特别的重视这样的会,借此可以了解海外的情况,特别是澎湖在航运中的重要地位,多了解一些总会有用的,因此他经常找会上岸。

    话分两头。在刘璎被劫持去了南洋的时候,月5日,经刘家兄弟商议,派老二刘诚去江宁城寻找父亲刘基,用意是借刘基的影响力继续寻找刘璎的下落。

    江浙一带眼下没有大的战争,但是官府和造反诸侯也是你死我活的,因此太平也是相对而言,没有大型战争但是规模的争斗摩擦也不可避免。在赶路的刘诚遇到有打仗的就不得不停下来,好在此时的战乱与明朝末年的有所区别,那就是造反的起义军不挟裹民众,否则不定就被迫入伙了。因而,不是很长的路刘诚却走了一个月,终归还是走到了,月5日中秋节那天他才到了江宁城,并且找到了他们的父亲刘基。

    此时的刘基已经是朱元璋倚重的谋士之一,有一定的地位了,可是他的住所并不奢华,是个很简单的院子。与平民宅院不同的仅仅是有不少守卫的兵丁来保护住宅的安全。不经过允许是进不去的。

    此时是朱元璋事业的草创时期,距离他夺天下坐龙椅还有老远,现在不过是草头王,就连朱元璋自己现在也没成想能当皇帝。所以他们并没有生活上的奢华,也没有皇帝的威仪,一切从简。甚至还要主动表示俭朴、亲民。

    朱元璋的住所就是所谓的中军帐就在这附近。这一片地区应该是朱家势力的核心地带,军队、兵丁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