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报父仇,岂能假手于人

A+A-

    贾诩闻言转回身来,他走到郭潇的案几旁,笑着问道:“使君可是想要采纳法正的建议,亲自领兵前往箕关去迎敌。”

    郭潇点头道:“先生的不错,我就是这样想的,各路诸侯之中,唯有曹操最善于用兵。此次,我如果不敢与他正面交战,只怕他的威望就会越来越高。日后我再想要对付他,就会变得更加的困难。”

    贾诩:“使君,击败曹操和攻占长安,这两者不可兼得,孰轻孰重还望使君想清楚才好。”

    “先生,如果我让徐荣将军配合牛辅攻入长安呢?”

    贾诩闻言就是一愣,他诧异地问道:“使君的意思是让徐荣将军假意投靠牛辅,为你将来进攻长安做内应?”

    郭潇:“先生,牛辅这个人有勇无谋,比较容易对付。如果他能领兵攻入长安,必定会派人前来拉拢我,我就假装答应他,等我这边腾出来,再回头去对付他。”

    贾诩:“使君可曾想过,如果放西凉军攻入长安,不知有多少百姓将会遭到西凉军的肆虐。”

    郭潇听贾诩出这番话,惊得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他心里暗想,“这个自私自利的贾文和,何时变成一位忧国忧民的大善人了。”

    就在这时,蔡睦领着一名西凉军官走进来向郭潇禀报道:“主公,徐荣将军派人赶过来有急事向您禀报。”

    那名军官随即上前向郭潇大礼参拜道:“末将马匡拜见主公。”

    郭潇:“你叫马匡?马玩将军是你什么人?”

    “回禀主公,马玩将军是末将的族兄。”

    郭潇笑道:“我早就听徐荣将军在信里起你们兄弟二人,原本我就打算招你们前来马邑相见,只是大战临近,这才被迫放弃。你回去代我转告你兄长,等此战过后,我会安排他前来马邑做客。”

    “末将替兄长多谢使君的厚爱。”

    马匡完,从怀里掏出徐荣的书信,交给郭潇。

    郭潇接过书信,冲守在厅外的缪宣吩咐道:“缪宣,你带马匡将军下去休息。”

    “诺。”

    马匡拜别了郭潇,随同蔡睦、缪宣一起走出了议事厅。

    等几人走后,郭潇打开徐荣书信,快速看了一遍,随即将书信交给站在一旁的贾诩。

    待贾诩看过书信后,郭潇这才开口叹道:“想不到潼关守将段煨竟然先降后叛,归顺了牛辅。”

    贾诩:“这不足为奇,王允掌权之后,对归顺他的西凉军将领太过苛待,西凉军大多是骄兵悍将,又怎会心甘情愿地接受王允的摆布。”

    郭潇:“徐荣牛辅邀请他一同去进攻长安,这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准备让徐荣答应牛辅的邀请,军师觉得是否可行?”

    “使君,徐荣一走,蒲津关可就是形同虚设了。”

    郭潇疑惑地道:“先生难道是在担心西凉军会帮着曹操来进攻我们河东?”

    贾诩摇头道:“属下到是不担心西凉军,他们与关东诸侯是死敌,自然不会帮着曹操来打我们。属下是担心曹操会派一支偏师从关中渡河来偷袭我们河东。”

    郭潇摇头道:“我想应该不会,曹军绕这么远的路,长途奔袭,又没有后勤支援,万一进攻受挫,他们就会有全军覆没的下场。”

    贾诩勉强挤挤出一丝笑容道:“使君的也对,可能是属下多虑了。”

    郭潇:“这样吧,我写信让徐荣安排林虎带领一千五百士卒驻守在蒲津关,再让他叮嘱林虎,务必要在关中通往河东的各处渡口附近安排斥候巡查,以防不测。”

    贾诩点头道:“使君如此安排最好,这样,既便曹军前来偷袭,我军也会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郭潇:“还请先生回去将家里安顿好,过几日随我一同出征。”

    贾诩拱道:“属下尊命。”

    送走贾诩后,郭潇正准备返回内宅,就见蒋谷、法正、杜珏、郭淮、孙轻几人全都聚集在议事厅外,还未散去。

    郭潇走上前问道:“你们几个不回去休息,还守在这里做什么?”

    杜珏:“主公,他们想要问问您,这次出兵河内,咱们几人中都有哪些人能跟随您一同出征?”

    郭潇笑道:“我看是你自己想问吧?”

    杜珏抬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道:“末将自然也想要跟随主公一同出征。”

    郭潇:“蒋谷、法正、郭淮三人留下,杜珏、孙轻随我出征。”

    杜珏和孙轻闻言立刻喜笑颜开,蒋谷早就知道自己肯定会留下,他也没有什么的意见。不过,法正和郭淮都是苦着一张脸望着郭潇,希望他能改变主意。

    郭潇:“蒋谷、法正、郭淮,这次我领兵出征河内,马邑这边就无将可用了,你们三人都是我最信任的部下,我将家托付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守好马邑,别让我有后顾之忧。”

    三人一听这话,立刻肃容道:“请主公放心,末将(属下)一定不负所托。”

    郭潇看到守在门口的缪宣也在紧张地望着他,便冲他笑道:“缪宣,你也随他们一起留守马邑。”

    缪宣一听就急了,他快步走上前,扑通一下跪在郭潇面前,砰砰砰连磕了三个响头道:“卑职请求随同主公一起出征,肯请主公成全。”

    郭潇弯腰扶起缪宣道:“你家里还有母亲和弟妹要照顾,你还是留下来吧。我知道你想要替你父亲报仇,待我抓住胡母班和韩浩,一定将他们带回来交给你亲处置。”

    缪宣倔强地道:“主公,父仇不共戴天,岂能假于人,卑职肯请追随主公出征河内。”

    杜珏在一旁帮忙求情道:“主公,缪宣这些日子来,一直在苦练武艺,就是为了能亲替父亲报仇。您还是带上他吧。”

    郭潇无奈地道:“那好吧,你回去问问你的母亲,要是她同意你出征,我就带上你。”

    缪宣闻言大喜道:“卑职多谢主公成全。”

    郭潇叮嘱道:“缪宣,父仇虽然要报,可为将者,当以大局为重,你千万不可因为报私仇而影响到整个战局。”

    缪宣忙道:“卑职明白。”

    郭潇冲几员将摆摆道:“你们都赶紧散了吧。”

    “诺。”

    下值之后,缪宣急匆匆地赶回自家的府邸,来到后宅面见母亲。

    他刚走进后院,就见他十岁的妹妹缪雅正站在院门处向这边张望。

    看到缪宣走进来,缪雅连忙迎上来施礼道:“大兄,你快进去劝劝阿母吧,阿母她又在责罚二兄。”

    缪宣闻言头疼地道:“雅儿,你二兄他又怎么惹怒母亲了?”

    缪雅声地道:“母亲让二兄在屋里读书,结果他偷偷地跑出去玩耍,被阿母知道后,就罚他在父亲的灵位前跪一个时辰。”

    缪宣点头道:“我知道了,雅儿,你先回去休息吧,我进去劝劝母亲。”

    “诺。”

    等缪雅离开之后,缪宣整理了一下衣服,这才迈步走到母亲的房门前,抬敲了敲门扉。

    随即,屋里传来母亲的声音,“进来。”

    缪宣推门走进屋内,看到他的母亲田氏正坐在案几后面擦着眼泪。

    缪宣迈步上前施礼道:“孩儿给母亲请安。”

    田氏挤出一丝笑容道:“宣儿,你回来啦,母亲这就去让人准备饭食。”

    缪宣:“母亲不必着急,孩儿还有件事要同母亲商议。”

    田氏疑惑地道:“宣儿,是何事?”

    “母亲,主公即将要领兵出征河内。孩儿请求随同出征,替父亲报仇。可主公他会替我报父仇,让我留下来照顾母亲和弟妹,不许我随同出征。后来经过孩儿苦苦相求,主公这才答应让孩儿回来征求您的意见。”

    田氏点头道:“宣儿,你做的对,你父亲的仇,自该由你亲去报。如果假他人,你死后又有何面目去见你的父亲。”

    “母亲的是,孩儿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孩儿这一走,家里可就要辛苦母亲了。”

    田氏难过地道:“我辛苦一点倒没什么,只是,你弟弟他”

    “母亲不必担心,二弟他还年幼,贪玩一点,也是正常的。”

    田氏悲伤地道:“如果你父亲在的话,我也就不用管他了,可现在”

    “母亲尽可放心,孩儿会代替父亲来管束好二弟的。”

    田氏欣慰地道:“宣儿,你二弟要是能有你一半乖巧懂事,我就是现在追随你们父亲而去,也可以瞑目了。”

    缪宣急道:“母亲何出此言,您如此轻言生死,可让孩儿和弟弟、妹妹依靠何人去?”

    田氏:“母亲就是而已,我儿不必当真。好了,母亲让人去准备饭食,你过去看看巍儿吧。”

    “孩儿尊命。”

    缪宣离开母亲的住处,走进放置着父亲灵位的房间,一进门,他就看到自己的二弟缪巍直挺挺地跪在父亲的灵牌前。

    缪宣走过去,冲跪在地板上的缪巍道:“二弟,你起来吧,我有话要对你。”

    缪巍迟疑地道:“兄长,可母亲她”

    “你不用担心,就是母亲让我过来的。”

    缪巍连忙站起身道:“多谢兄长替我求情。”

    缪宣:“二弟,再过几日,我便要随同主公出征河内去了。”

    缪巍吃惊地道:“出征?兄长是要去打仗吗?”

    缪宣点头道:“二弟,兵凶战危,我此次出征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这个家以后可就全靠你了。”

    缪巍急道:“兄长,我不行的,你能不能不去啊?”

    缪宣怒道:“你胡什么?我等了这么久,才等到为父亲报仇的会,你怎能劝我放弃呢?”

    “我、我,”

    缪宣在弟弟的肩上拍了一下道:“二弟,你我都是父亲的儿子,我不指望你去为父亲报仇,只希望你能替我照顾好母亲和妹妹,好让我安心地去为父亲报仇。”

    缪巍眼眶泛红地道:“兄长,我知错了,我以后再也不任性胡来了。”

    缪宣笑道:“你明白了就好,走,咱们一起陪阿母和雅儿吃饭去。”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