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朝庭派使者来了

A+A-

    曹军右翼的防线突然崩溃,使得曹军在战场局面大优的情况下立刻转为劣势。郭蕴击溃于禁的部曲后,立刻驱赶着溃兵向曹操的中军大营席卷过来。

    曹操此刻已经将麾下的精锐部曲全都派出去了,只留下五千青州军看守着中军大营。

    眼见大批的并州军气势汹汹地奔着自己的中军杀过来,曹操急忙下令调典韦带领三千亲卫军赶回来增援。

    就在典韦率领曹操的亲卫部曲抵挡住了右翼并州军的进攻,朱灵负责指挥的左翼防线也被杜珏、胡车儿领兵攻破了。

    曹操的中军大阵同时遭受着并州军的左右夹攻,那些青州降卒在激烈的搏杀中,逐渐丧失了抵抗的意志,他们很快就全线崩溃了,青州军的溃败连累得曹军的精锐也跟着乱成了一团。

    曹操眼见大势已去,他只得下令全军向东突围。

    曹军大败而逃,并州军则一路尾随追杀,等他们追杀到壶关东边十余里外的一处山口时,遭到了前来接应的曹军的伏击,郭潇见曹操这边来了援军,他立刻下令收兵返回营。

    曹操摆脱了并州军的追击后,立刻停下来清点了一遍剩下的人马。

    曹操领兵出征时,麾下一共有四万多战兵,三万多民夫。如今这一仗打下来,只剩下不足一万战兵,民夫也全都跑光了。

    除去朱灵和于禁的部曲,曹军如今只剩下五千多士卒。丟失的武器、铠甲更是不计其数,有的士卒竟然是空着逃出来的。

    更让曹操感到绝望的是前来接应的曹仁告诉他,夏侯渊偷袭马邑也是大败而归,三万大军只逃回来数千人马,大将李典断了一条左臂,曹纯也是生死不明。

    曹操听曹仁提到曹纯,立刻放声大哭,“子孝,子和他已经战死了,可恨的是我连他的尸首都没能抢回来,我真是无颜再回去见你们的父亲。”

    曹仁听到曹纯战死,他也跟着流下了眼泪,曹纯是他的亲弟弟,他原本还在想着曹纯是不是被并州军俘虏了,却不想竟然从曹操的口中听到了曹纯战死的噩耗。

    郭嘉在一旁劝道:“明公,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我军既然战败,河内那边恐无法再守住,明公还需早做决断,是否将河内的兵马撤回东郡去。还有,明公还要尽快派人将我军战败的消息通报给袁使君。”

    朱灵闻言上前冲曹操施礼道:“曹使君,末将要尽快赶回邺城向主公报信,还请使君多加保重。”

    曹操忙道:“孟德无能,连累朱将军你的部曲损失惨重,还请将军回去见到本初兄后,替我转达深深的歉意。”

    朱灵:“曹使君言重了,两军交战,胜败乃是寻常事尔,使君千万莫要灰心才是。”

    曹操:“多谢将军的鼓励。”

    “那末将救先告辞了。”

    朱灵完,骑上战马,带领麾下的二千多残兵朝邺城方向而去。

    等朱灵走后,曹操向郭嘉问道:“奉孝,河内郡真的就无法守住了吗?”

    郭嘉摇头道:“明公,咱们要守住河内郡,就必须要向那边增兵,可我军接连兵败,人马损失太多,现在派兵去镇守河内郡,只会多损失一些兵将,河内郡最终还是难以守住的。”

    曹仁闻言急道:“兄长,河内郡是我军粮食补给要地,决不能丢失,弟愿意带领一万人马前去驻守河内郡。只要弟不死,定保河内郡不失。”

    郭嘉却道:“曹仁将军,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军想守住河内郡,就要与郭潇在河内决战,既便能胜,也肯定是损兵折将。万一再败一次,明公可就要失去争夺天下的资本了。”

    顿了顿,郭嘉又道:“唯有我军从河内撤兵,退守延津渡口坚守。那郭潇见我军示弱,他必然会领兵前往冀州与袁使君决战。如此一来,我军便有了休整的会。”

    曹操为难地道:“奉孝,我若是领兵退守延津渡口,本初兄可就要面临两面夹击的局面。我这么做,岂不是背信弃义吗?”

    郭嘉劝道:“明公,您若是甘愿一辈子屈居于袁使君之下,那属下便也无话可。可您若想要在这乱世之中有所作为,那就不能不为您自己多做考虑。何况,此战您早已经拼尽全力了,现在兵败退守东郡,也是合情合理的。”

    曹操皱眉沉思了良久,才对曹仁道:“子孝,稍后你派人持我的书前往河东郡,命元让和韩浩将军领兵撤回延津渡口与我会合。”

    “诺。”

    虽然取得了一场大胜,并州军这边也死伤了近万人。曹军丢下来的数万俘虏更是令郭潇头疼不已,他现在总算是明白了为何在这个年代,一场大战之后,胜利的一方总是喜欢下令坑杀俘虏了。

    让郭潇下令杀俘,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不能杀俘,那就只能将他们分散到各地去屯田。

    处理完俘虏和伤员之后,郭潇立刻招集下诸将,商议接下来该向何处出兵。

    郭蕴主张应该趁热打铁,先夺取河内郡,再出兵冀州,讨伐袁绍。

    法正则主张先攻冀州,等灭掉袁绍之后,再回军夺取河内郡。

    郭蕴和法正的主张都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一时间,郭潇也拿不定主意。

    郭潇向坐在身旁的贾诩问道:“先生以为我应该先攻何处?”

    贾诩笑道:“使君何必伤此脑筋,我料定不出三日,河内郡的曹军必然会撤往东郡,使君您可以不战而得到河内郡。”

    众人闻言都吃惊地望着贾诩,就连法正都一脸惊讶地道:“军师怎知曹操一定会从河内撤兵?”

    贾诩:“此事很简单,曹操从河内撤兵,就可以重兵防守延津渡口,逼迫我军北上去同袁绍决战。这一战不管是谁胜谁败,对曹操都是有利而无害。”

    法正恍然大悟道:“军师是,如果袁绍败了,曹操就可以趁夺了兖州。”

    贾诩点头道:“不错,如果袁绍被咱们消灭,高干这个兖州刺史就没了靠山,他若是不想死的话,就只能将兖州刺史转让给曹操。”

    杜珏疑惑地道:“军师,曹操和袁绍不是盟友吗?他怎么可以公然抢占高干的兖州刺史?”

    贾诩:“能互相利用的时候,他们之间就是盟友的关系,一旦没有了利用价值,那就只能吞掉对方来壮大自己。”

    郭潇:“先生,如果曹操真的放弃了河内郡,我要不要继续出兵去剿灭他?”

    贾诩摇头道:“使君,曹操既便能抢占兖州,他目前也无法再向外扩张。袁术和陶谦这二人可都不是善茬,他们一定会趁出兵来夺取兖州的。”

    郭潇心中暗自寻思,只怕袁术和陶谦加在一起,都不是曹操的对,自己要不要先出兵兖州去剿灭曹操呢。

    就在郭潇犹豫不决的时候,缪宣从门外走进来,向他禀报道:“主公,朝庭派使者来了。”

    郭潇闻言惊讶地道:“朝庭的使者怎么追到壶关来了?”

    贾诩在一旁笑道:“想必是要劝使君你尽快前往长安。”

    法正也笑道:“看来朝中的文武百官被牛辅他们折腾坏了,都盼望着主公前去解救他们。”

    郭潇向缪宣问道:“朝庭派何人为使?”

    缪宣:“有大鸿卢韩融,侍中胡邈,还有杨武将军郭祀。”

    郭潇闻言皱眉道:“杨武将军不是我的官职嘛,郭祀怎么也被天子封为杨武将军?”

    贾诩笑道:“使君,朝庭既然派来了使者,你肯定就要高升了。”

    法正也笑道:“军师的不错,天子这次肯定要对主公厚加封赏。”

    韩暹撤着嗓门喊道:“末将猜測天子肯定会加封主公为太师,接替董太师的官职。”

    郭潇闻言不满地瞪着韩暹道:“韩老将军,你莫不是希望我同董太师一样,落个死无全尸的下场。”

    韩暹一听这话,立刻改口道:“当太师确实是不吉利,丞相也不好,主公还是做个大将军吧。”

    法正打趣地:“韩老将军,何进大将军的下场可也是不妙的很。”

    韩暹闻言急道:“这个也不能当,那个也不能做,我看主公干脆直接做天子算了。”

    众将一听这话,立刻都收敛了笑容,一齐望向郭潇。

    郭潇脸色一黑,他冲韩暹厉声斥责道:“韩老将军今天是喝多了吗?下次再让我听到你这样胡言乱语,我先让人重责你五十大板。”

    韩暹见郭潇真的怒了,他立刻低下头道:“末将一时失言,请主公勿怪。”

    郭潇:“军师留下来,你们大家都回去休息吧。”

    “诺。”

    众人答应一声,纷纷起身向帐外走去。

    等众人都出去之后,贾诩冲郭潇拱道:“使君,朝庭派使者前来,必定是牛辅逼迫天子对你加官进爵。”

    郭潇点头道:“我也想到了这一层,只是,我还拿不定主意,是不是要接受这个官职?”

    贾诩笑道:“使君不但要接受天子加封的官职,还应该先招见郭祀,让郭祀传信给牛辅,就你愿意承认牛辅为董卓的接/班人,这样才能让牛辅对使君你消除戒心。”

    郭潇略一沉思,便冲贾诩点头道:“先生的对,我现在还要对付袁绍和曹操,只能先同牛辅保持和睦的关系。等我日后腾出来,再回头收拾他们。”

    郭潇和贾诩商议之后,立刻让人摆下酒席,同贾诩一起陪同郭祀饮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