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初抵杭州
王闰之又惊又喜,没想到刚到杭州竟又有身孕。苏迈闻声,低头看了眼正抱着自己大腿的苏迨,道:“希望姨母怀的是个妹妹。”
王闰之笑道:“女孩最好,有两个兄长疼。”
船缓缓靠岸,苏轼等人下船,雇了几辆马车,朝城门驶去。杭州不愧是繁华之所,城池之大超出苏轼的想象。一行人进了城门,穿过热闹的街道,行进许久终于来到杭州衙门。衙役见门口停了好几辆马车,猜想不会是迟迟未到的通判苏轼前来,上前询问道:“可是苏大人一家?”
坐在车前的阿忠下车道:“正是。”苏轼闻声从车窗探出头来。
衙役见其气质不俗,想必不是家仆,问道:“您可是苏大人?”
苏轼道:“正是。”
衙役大喜,道:“可算把您盼来了。”随即命另一名衙役进去通报知州沈立。
宋朝一州之长为知州,为了制衡地方官员,又设立通判一职,负责监督知州。知州下达的部分政令需要通判一同签署方能生效。
苏轼让王闰之等人及众家仆在门外候着,自己先去拜见沈立。他在衙役的带领下来到沈立面前,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沈立鬓发全白,老态龙钟,看着眼前的苏轼道:“早就听闻你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气质不俗。”
苏轼拱道:“子瞻愧不敢当!”
沈立道:“我本想着你几个月前就该抵达,怎么耽误了这么久,可是路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苏轼直言不讳道:“路过陈州看下弟弟,然后又与弟弟同去颍州拜访了恩师欧阳公。”
沈立想起来苏轼是欧阳修的门生,道:“看望恩师理所应当。我之前听他因病不得不提前致仕,近来身体可有所好转?”
苏轼语气低沉道:“不算太好。如今我也只能每日为恩师祈福,希望他的身子能有所好转,不用每日饱受病痛折磨。”
沈立见其神色哀伤,安慰道:“我与欧阳公同岁,也是大半个身子入土之人。生老病死乃人之常事,到我们这个年岁早就看淡了,子瞻切莫忧伤。”
苏轼点点头,道:“大人您也要多加注意身体才是,衙门里的事我能帮到您的,您尽管吩咐。”
沈立点点头,道:“好。连日奔波累了吧,明日休整一天再来工作不迟。”完命衙役带苏轼去官舍。
苏轼拜别沈立,随衙役走了出去。两人走在路上,衙役感慨道:“大伙儿都盼着您来呢,不料竟等了这么久。一路还顺利吧?”
苏轼笑道:“挺顺利的。官舍离得远吗?”
衙役道:“不远,徒步不到半炷香的时间。大人平日来衙门若嫌慢,骑马也成。”
苏轼随口问道:“沈大人的官舍在何处?”
衙役道:“您隔壁。”
苏轼震惊道:“一墙之隔?”
衙役笑道:“也不算一墙之隔,中间还隔着一条窄巷呢,穿过窄巷可以绕到两座宅子的后门。”
苏轼道:“那衙门的其他大人也住在附近吗?”
衙役道:“那宅子大,也就您二位能住,其他人分散在城中各处。”
苏轼点点头,随衙役继续行进着。两人出了衙门,衙役上了门口苏轼的马车,一行人朝官舍行进。王闰之掀开窗帘看着沿途的街景,对身边的苏迈道:“迈儿你看这里与京师相比如何?”
苏迈道:“和京师一样繁华。不知书院在何处,离我们住的地方近不?”
王闰之笑道:“这孩子和你爹一个样,就喜欢读书。我们沿途奔波了几个月,你还是在家歇息一段时间再去不迟。再了,还不知道你爹是打算让你在家读书,还是送你去书院呢。对了,你想在家看书还是去书院?”
苏迈道:“一路上我的功课都是爹教的,确实比书院的先生好太多了。可是爹如今来了杭州,公务缠身,只怕无暇顾及我,我还是去书院吧,顺便也能认识点新朋友。”
王闰之道:“也好,反正你爹向来尊重你的意见,你愿意去书院那咱就去。”她话音刚落,一人从马车边走过。她看着那人的侧脸,面色惊惧,将头探出窗外,久久注视着那人渐行渐远的背影。
苏迈拉着王闰之的衣角,生怕其跌出马车,询问道:“姨母,你看什么呢?”
王闰之将头收了回来,用难以置信的语气道:“我我好想看到姐姐了”
苏迈愕然,转念一想,无奈地笑了起来,道:“娘亲都走了六年了,怎么可能见到,就算是魂魄也该晚上来才是。姨母定是思念娘亲过度,眼花了。”
王闰之失落道:“也许吧。但她侧脸太像了很像十几岁时的你娘。”
苏迈听其越越离谱,笑道:“那就更不可能了,姨母有孕在身,又连日舟车劳顿,难免头晕目眩看错人。等会儿到了宅邸赶紧回房休息下,免得累坏了身子。”
王闰之想着就算是王弗的魂魄也不可能那么年轻,叹了口气,道:“也许真的是太累了吧。”
两人正着,马车停了下来。苏迈将头探出窗外,只见马车停在了一座宅子外面,他对前方已经下车的苏轼喊道:“爹,是到了吗?”
苏轼回头看着马车里的苏迈,道:“到了,扶你姨母下车吧!”
众人纷纷下车,家仆们开始搬运行李。苏轼看着这座宅邸,从外面看面积就不,只怕里面更是别有洞天,再对比苏辙所住之所,不由叹息。他环顾四周,此地远离闹市甚为幽静,的确是个不错的居所。他指着旁边的一座宅邸,对衙役道:“沈大人住在这儿?”
衙役点点头,道:“正是。”
王闰之缓缓走来,对苏轼道:“沈大人住在我们隔壁?那我等会儿去拜访下他的夫人。”
苏轼道:“既然是邻居,理应拜访。”
一行人进入家中,庭院、屋舍皆已落满了灰尘。衙役解释道:“大人切莫见怪。之前沈大人已命的带人将此处收拾干净。实在大人迟迟未来,所以”
苏轼道:“无妨。现在时辰尚早,重新打扫一番即可。”
衙役道:“大人先在此稍作歇息,我一会儿派些人过来帮忙打扫。”
苏轼见宅邸面积不,房间众多,只怕一时半会儿收拾不出来,于是命家仆们先收拾着,免得天黑前弄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