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夫妻之间的情趣
“嗯”不知道为何,听到轩辕凌墨这句话,上官桃夭心里格外的安心。
就好像,有他在她身边,一切艰难险阻,都能迎刃而解。
皇宫,御书房。
轩辕敖坐在龙案前,皇后站在他的身侧,瞥向大殿之中的两人。
“儿臣给父皇、母后请安。”
轩辕凌墨与上官桃夭异口同声地问好,两人一个拱作揖,一个福了福身。
“跪下!”
不等轩辕敖开口,皇后便板着一张脸,大喝一声。
上官桃夭咬了咬唇,一声不吭的便跪了下去。
见状,轩辕凌墨连忙拱问道:“母后,桃夭究竟犯了何错,需要罚跪?”
面对轩辕凌墨的质问,皇后一脸不悦道:“现在京城都传开了,她身为你的正妻,不在家中好好待着,竟女扮男装跑去青楼厮混,如此不知羞耻的女子,本宫只是让她跪下就已经很仁慈了。”
听到皇后的话,轩辕凌墨不由看向了轩辕敖,
轩辕敖的脸色也微微有些难看,不由瞥向跪在大殿之中的上官桃夭,问道:“桃夭,昨夜你是否女扮男装去了群芳阁?”
上官桃夭抬起头来,毫不犹豫地回答,“确有此事”
听到这话,轩辕敖一脸愤怒地拍打着桌案,“堂堂王妃竟然跑去青楼,成何体统?”
上官桃夭见轩辕敖龙颜大怒,不由吓得缩了缩脖子,心里一阵紧张。
皇上这么生气,该不会要下令杀了她吧?
毕竟,王妃去逛青楼,这件事兹事体大,不仅关乎着她本人,更关乎这轩辕和上官两家的声誉。
皇帝那么爱面子的一个人,而她此时传出有辱皇家声誉的事,以一国之君的性格,断然会下令将她处死。
皇后跟着附和,脸上满满都是愤怒之色,“桃夭,你好歹也是出生名门世家,本以为你是个知书懂礼的姑娘,没想到你竟做出有辱声誉之事,真是丢尽了我们皇家的脸,你让墨儿置于何地?又让皇上和本宫置于何地?”
上官桃夭张了张嘴,想要话,
皇后却没有要让她话的意思,继续道:“看样子,七王妃还不知道什么叫三纲五常,礼义廉耻,像你这样行为不检点的女子,如何能当好墨儿的王妃?”
“母后”
听到皇后这番话,轩辕凌墨皱了皱眉,不由呵斥一声。
皇后扫了轩辕凌墨的一眼,目光凌厉道:“怎么?本宫错了吗?”
上官桃夭连忙道:“母后教训的是,这次是臣妾的错,若父皇与母后要罚,臣妾绝无半点怨言。”
事情已经发生了,上官桃夭知道,此事皆因她而起,她有义务承担这个责任。
“好,既然七王妃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就交出王妃之位。”
皇后一直不看好上官桃夭,觉得她不知礼数,性格又大大咧咧的,怎么能跟轩辕凌墨匹配?
而这个时候,传出她去青楼的事,可谓是一场东风,来的及时。
她正愁找不到什么理由让轩辕凌墨娶了那慕容雪,如今这是个大好的会,只要上官桃夭交出王妃之位,将为侧妃,她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轩辕凌墨再娶。
听到皇后的话,轩辕凌墨连忙掀起衣袍,跪在上官桃夭的身边,连忙道:“父皇,此事错不在王妃,儿臣也有错。”
闻言,轩辕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那你倒是,你又错在哪里?”
轩辕凌墨拱了拱,应道:“回父皇,昨夜儿臣去了群芳阁,想要去见见世面,便吩咐府中的下人不要告诉王妃。”
到这儿,轩辕凌墨不由看向身边上官桃夭。
上官桃夭一脸疑惑,轩辕凌墨到底在搞什么?
轩辕凌墨继续道:“可是没想到,还是让王妃给发现了,王妃心里深爱着本王,得知本王去了群芳阁,心中吃味,便女扮男装也去了群芳阁,这才闹出这么一出,让父皇和母后见笑了。”
听着轩辕凌墨一本正经的话,上官桃夭没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
她没听错吧?轩辕凌墨居然她深爱着他?
上官桃夭翻了翻白眼,他为了给她脱罪,还真是什么话都能得出口。
轩辕凌墨望着上官桃夭,假装叹息一声,持起她的,做出一副深情款款的模样,道:“王妃,都怪本王不好,不该瞒着你,害的你兴师动众特意跑去青楼捉我。”
听着他的话,上官桃夭神情变得复杂起来。
这件事本就是因她而起,他大可以袖旁观,可他不仅帮她脱罪,还搭上了他自己的声誉。
听到轩辕凌墨这番话,皇后自然是不相信的,“墨儿,你向来不是贪图美色之人,怎么会跑去青楼那种地方呢?这不是胡闹吗?”
轩辕凌墨如果不这么,皇后就不会轻易放过上官桃夭,甚至会逼他娶慕容雪。
进宫之前,他便已经想好了辞。
而且,他昨晚本就在群芳阁,他将一切责任全部揽在自己身上,皇后就算是有心怪罪上官桃夭,有父皇这道保命符,她也不会有任何事的。
“母后,儿臣知道错了,还请母后饶了桃夭,她也是爱夫心切。”
虽然知道轩辕凌墨是在演戏,可上官桃夭心里还是很感动,他将一切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她就可以少受一些罚。
他是皇子,又深得皇上和皇后的喜爱,他就算犯了错,那也只是惩大诫。
而她不一样,按照濯日国的律例,女子若做出有辱家门之事,是要被浸猪笼沉塘的,又或者赐白绫和毒酒。
“你”皇后指着他,气的不出话来。
轩辕敖淡淡一笑,看向身边的皇后,道:“皇后,墨儿身为皇子,去青楼厮混的确有错,可桃夭这丫头从在江南长大,还不知道咱们宫中的规矩,她与墨儿成亲不到半年,这都追到青楼去了,可想而知,这丫头对咱们墨儿痴心一片,年轻人嘛!吃点醋,打闹,这都是夫妻之间的情趣,这不是挺正常的吗?”
听到轩辕敖的话,轩辕凌墨连忙附和,“父皇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