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外婆家来信

A+A-

    叶斐然一想,明白了。

    农民家里或多或少都种了菜,浇菜地通常都是用木桶打一桶水出来,再用水瓢一瓢一瓢的浇地,十分辛苦。她也是体会到浇水的劳累才动心思做莲蓬头的。

    如今铁匠打了莲蓬头卖,可以预见将来铁定很受欢迎,所以就不愿意收她的钱了。

    王铁匠试探地看着她,那目光带着期待。这还真是个老实人,其实他自己悄悄地学了技术拿去卖也没什么的,但还是来征求叶斐然同意了。就冲着,叶斐然也决定以后有什么需要都找他了。

    她:&p;p;p;ldq;行啊。你就拿去卖吧。那我先谢谢你了。&p;p;p;rdq;

    反正这东西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古代也没有保护专利一,过几天,估计差不多样式的莲蓬头就到处都有了。

    王铁匠很高兴,在角落里翻找半天,翻出一个皮袋子,塞给叶斐然:&p;p;p;ldq;姑娘你又聪明又好心,我没什么东西谢你,请收下这个吧!&p;p;p;rdq;

    叶斐然打开皮袋子,看到里面是一套农具,红木柄,精钢身,做工极为精致。不由得吓一跳:&p;p;p;ldq;哇!&p;p;p;rdq;

    这套东西,可不便宜,她不敢收。

    王铁匠坚持:&p;p;p;ldq;你就收下吧。这套工具是之前一个外地客人委托我打造的,材料也是他出的,是一种极好的精钢钢材。后来他船期提前临时出发了,就再也没有回来取。放在我这儿都一年多了。别看它很好看,实际上不太实用,放着也没人要。给你这种姑娘倒是正合适。&p;p;p;rdq;

    王铁匠的倒是实话,这套工具做得太了,一般农民家里都用大锄头大耙子,谁愿意要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但是叶斐然不一样,她的空间里正好用得上这套农具。

    这可真是打瞌睡有人送枕头,她老实不客气地收下农具:&p;p;p;ldq;那就谢谢你了!&p;p;p;rdq;

    &p;p;p;ellp;&p;p;p;ellp;

    刚从铁匠铺出来,今天是学字的日子,还得到同和堂去。叶斐然正在路上走着,忽然之间被人叫住了。叫住她的人是李大爷,他追上叶斐然,气喘吁吁的:&p;p;p;ldq;二丫,不好啦!&p;p;p;rdq;

    一般来李大爷每天上午赶了牛车到镇上,就会坐在树荫下等着。若是有人需要雇人打短工,就去干活儿。不然就留着照料牲口。没事儿不会离开他的宝贝大青牛的。

    所以,叶斐然立刻 停下脚步:&p;p;p;ldq;李大爷,怎么了?&p;p;p;rdq;

    李大爷:&p;p;p;ldq;刚才你娘家里捎口信来,你外公不好了。&p;p;p;rdq;

    外公?

    那就是苏氏娘家了?

    原主的记忆里没有关于苏氏娘家的任何记忆,只是叶斐然穿过来之后,听苏氏断断续续提过一些。她:&p;p;p;ldq;外公?&p;p;p;rdq;

    大概是看到她满脸疑惑,李大爷叹了口气,:&p;p;p;ldq;也难怪你不记得他们,你那会儿还傻病没好呢。你外公呢,是个好人,还是个秀才。就住在离火山村20里路的沙坛村,但他身体一直不好,在你时候还来过几次,后来不知道怎么的,没有来了。这次你娘家舅舅来,是来让你娘去见外公最后一面的。你娘托人捎了口信来,让我赶紧带你回去。&p;p;p;rdq;

    叶斐然一听了,人命关天的事,赶紧:&p;p;p;ldq;那我去同和堂跟师父一声,我们赶紧回去吧。&p;p;p;rdq;

    他们一起向同和堂走去,路上,叶斐然问起苏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