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君子一诺重千金
“学生答应一女子,明早捕获一些羽毛与她,君子一诺千金,岂能言而无信?”
林然施礼回答道。
“好一个君子一诺千金,岂能言而无信!老师果然没有看走眼。等你完成约定,老师明日在县衙的学堂等你的到来。”
“谢谢老师,明日学生定然如约而至。”
林然恭敬的施礼道。
“你们教出一个好学子啊!”
吴普光对着学堂门口,眼眶微红的林正泰夫妇开口道。
董学升无奈的将孙氏给他的束修,又还了回去。
孙氏赶紧来到吴普光的面前。
“感谢县令收下犬子,这些束修还请县令收下,以表我们夫妇的心意。”
孙氏这些场面话的还是比较委婉圆满的。
“哈哈哈哈”吴普光开怀一笑,接着开口道。“能收令郎为徒,本官已然十分欣慰,束修就免了吧。”
“这”林正泰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阿爹,娘亲。老师既然免了孩儿的束修,您就收起来吧。”
“哈哈哈哈好,这性格像老师年少的时候。”
吴普光是越看林然越觉得心里欢喜,如此美玉只要自己稍加打磨,必能散发耀眼的光辉。
林然没有心思理会,羞愧的满脸通红的张士诚。
与老师话别后,和父母一起返回了家中。
晚上林正泰难免高兴的多喝了几口酒。
“然儿,阿爹和娘亲今儿真是开心啊,娃儿马上就要有出息了。可是阿爹和娘亲也难过啊,你这一走,家里面难免空落落的。刚刚你娘亲还在我面前偷偷抹眼泪呢。”
“死老头子,谁老娘抹眼泪了。俺那时高兴的,你刚刚才是抹眼泪呢,一个大男子,也不嫌丢人。”
林然看着笑骂着的父母,心里满满的都是感动。
他怎么能不知道父母的担心和牵挂。
可是为了以后让他们少担心少牵挂,暂时的离开是必要的。
自己虽然比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多活了一千三百多年,可是初来咋到的他需要一个跳板。
只有借助这个跳板,他才能名正言顺的踏上大唐的舞台,翩翩起舞。
最快的话眼前的春闱就是一次极好的会。
眼下马上就要进入二月了,春闱应该是在二月初九开始。
想到这里林然竟然莫名的有点激动。
“母后,看这羽毛漂亮吗?”
立政殿里长乐公主李丽质,一路跑到长孙皇后面前。
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开口道。
“好漂亮的羽毛,长乐这是再那里寻到的?”
“今日儿臣无意间遇到的,想到去年夏天。儿臣打坏了母后一把美丽的芭蕉扇,所以儿臣看到此羽毛后,决定亲给母后做一把羽扇。”
“长乐真是有心了,不过做一把羽扇需要不少这样的羽毛。”
“母后,儿臣已经提前预订好了。”
“母后真高兴啊,我的长乐公主知道疼爱母后了。”
长孙皇后脸上挂满了幸福的微笑,甜蜜的道。
“长乐公主知道疼爱母后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知道疼爱父皇哦?”
李二陛下的声音远远的传来。
“儿臣,参见父皇。”
长乐公主乖巧的给李二陛下请安道。
“好漂亮的羽毛,我的宝贝公主,是不是又跟着太子偷偷去狩猎了。”
“父皇,皇兄的箭法您又不是不知道,他射杀的猎物,那里会有保存如此完好的羽毛。”
长乐公主撅着嘴巴,不悦的道。
“咦,长乐不,父皇还真忽略了。这羽毛为何会如此完整?莫非是一位箭术高不成?”
李二陛下好奇的询问道。
“儿臣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只知道他是万年县林家村人,那少年许诺明日为儿臣准备更多的羽毛,儿臣明日询问他一番。”
长乐公主扑倒李二陛下的怀里撒娇道。
“长乐不可以势压人,作为朕的嫡长公主你要为其她公主做好典范。”
李二陛下抚摸着长乐公主的秀发微笑着道。
“长乐才不会以势压人,大唐子民皆是父皇的子民,长乐何苦要欺压父皇的子民?”
“哈哈~哈哈~观音婢,长乐真是越来越让朕欢心了。”
~~~~
林然醒的特别早,因为今天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首先他要先去后山狩猎,既然答应的姑娘的请求,自己绝无推脱的借口。
给爹娘打过招呼后,林然带着捕兽夹和弹弓上路了。
有了昨天的事情,让林正泰和孙氏对林然放心了不少。
叮嘱林然不可进入后山深处,林然愉快的点头答应了。
林然将捕兽夹布置好,在里面撒上一把米后,悄然隐藏起来。
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看来不仅仅是有虫吃,早起的鸟儿有时候还有米吃!
这不几只漂亮的山鸡,争先恐后的向着捕兽夹的位置,扑棱着翅膀而来。
林然疾眼快,迅速用弹弓击晕几只,最后一只也被捕兽夹死死的夹住。
担心万一姑娘需求过大,林然决定再狩猎一波。
再在这个位置狩猎是肯定不行的了。
刚刚远处的山鸡明明看到了这是一个陷井,不要以为这些生灵都是傻子,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灵智和情商。
林然绕了大约三里的路程,选择了一个极佳的位置,布置好一切后,林然悠闲的欣赏起山林的早晨。
此时太阳刚刚被海浪奋力的拖出海面。
金色的阳光洒在开始返青的树枝上,煞是好看。
“扑棱,扑棱”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又一批寻找食物的山鸡出现了。
林然故技重施,很快脚底下便有了七八只,带有漂亮羽毛的山鸡(公鸡都带彩色的羽毛,母鸡不同)。
林然逐一放进了身后的竹篓里,美滋滋的收起捕兽夹,向着家的方向而去。
“士诚兄,昨天的这口恶气你就忍了吗?”
一个不到十岁的少年在上学的路上,对着张士诚开口道。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张士诚恶狠狠的开口道。
“不过林家村的子还真有一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真不知道这子从那里抄来了,竟然连续县令都看上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