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少年中国说
第一题的策论试题是如何治理黄河水患。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从前隋有科举考试开始,几乎每次策论必有之题。
解答比较简单,难得的是有新意。
第二道策论题是关于均田制的解析,这个算是一个新试题,毕竟均田制刚刚推行不久。
第三道策论题是有关于苛捐杂税的解析,也是一道老生常谈的考题了。
让林然大吃一惊的是居然还有第四道策论题。
从老师吴普光给他的所有试卷来看,从科举至今策论没有超出过三道策论的时候,如今这个记录有幸被林然他们这一届考生给打破了。
再看策论题目,竟然是一道从未出现过的题目,论科举选材的重要性?
林然脑中突然有种强烈的预感,这最后一道策论是强加上去的。不过这道题目对于林然来那简直是菜一碟。
对于在大学里写过不少论文的他来,这四道题目都很简单。
更何况有了历届科举试卷的巩固,林然不加思索,立即挥笔研磨,奋笔疾书起来。
前面三道策论题,林然都答的中规中矩。
一直到第四道策论林然突然间灵光一闪,决定剑走偏锋。
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浮现在林然的脑海里,于是一篇洋洋洒洒的华美篇章在万年县考场的学堂里诞生了。
林然之所以将整篇少年中国,略加修改后跃然纸上,因为如今整个大唐的教育事业确实存在很大的缺陷。
一是,整个大唐的教育资源大部分被世家权贵把持着,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把持着绝大部分的官员位置。
这种现象当然不是李二陛下登基以来才形成的,而是从前隋传下来的。
这也是李二陛下如今最头疼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即便他看不惯有些官员的做为,或者决定免去他的职位的时候。猛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合适的人选来代替他的官职。
这不得不是一种强烈的嘲笑和悲哀。
为此段强横的李二陛下不得不在现实面前,无奈的退步!
二是,整个大唐的教育资源太过稀缺。相对于后世的遍地开花的中学,不仅学校由国家统一规划,师资力量也是配置的非常合理,最主要的是幼儿园的火热开办,真正实现了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抓起的口号和目标。
基础教育系统的完善最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一届比一届优秀的学生。
这点在每年的高考录取分数不断上升上便可见一斑。
对比与如今的教育体系,整个大唐只有一个较为完善的国子监。
可是国子监满打满算里面只有三百名监生,再加上科举录取的有限的举人进士以上的功名,对于整个大唐来无疑是杯水车薪。
三是,寒门根本读不起书,交不起束修,所以进不了学堂。
如此反复循环下去,知识永远被上层的世家和贵族所掌握着,对整个大唐的发展来,起到很大的掣肘作用。
林然反复检查所写策论,在其他考生眉头紧锁的时候,林然依然起身站了起来。
主考官对这个眉清目秀的少年第一交卷已经习以为常。
他所看重的是这少年第四道策论题是如何解题的?
这也是礼部派人送试卷时专门交代过的,今年策论的重点在第四题。
也就是只要第四道策论题作答的比较完美,这试卷就可放入录取之列了。
林然恭敬的给主考官施了个学生之礼,转身对身后的马周做了个加油势。
然后大踏步在众考生艳羡的注视下离开考场。
主考官在林然的试卷上仔细的查看着,瞬间他的眼睛亮了起来。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主考官越读越激动,越读越亢奋,最后竟然忘记了自己正身处考场之中,大声叫好起来。
一个好字,惊呆了其他考生。
他们知道刚刚那少年,必定是写出了,惊艳绝伦的文章。
不然不至于会让主考官都如此激动。
马周在为林然高兴的同时,不由的加快了答题的进度。
“林公子,如果本姑娘所料不错的话,今日这第三场策论,公子当是考场第一人吧?”
长乐公主眼巴巴的看着林然,微笑着询问道。
林然不好意思的摸摸头。“嗯,子是第一个交卷的。”
“策论都答完了?”
长乐公主关心的追问道。
“谢谢李姑娘关心,都答完了。只是第四道策论题子不知道答的合不合理?”
林然挠挠头据实回答道。
“怎么?今次考试竟然有四道策论考题?”
吴普光惊讶的开口道。
“是的老师,确实是四道策论题,不过前三道学生都答的中规中矩,第四题有些标新立异了。”
林然转身对着身后的吴普光施礼道。
“哦,来听听?”
于是林然在吴普光和长乐公主注视的眼神中,将自己所写的少年中国讲述了一遍。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好,妙啊。不管最终成绩如何,老师很欣慰你能有如此胸怀天下的责任。”
吴普光激动的抚摸着胡须,身体不停地微微颤抖着。
“林公子所做策论,本姑娘觉得是极好的,公子肯定会榜上有名的。”长乐公主扑闪着美丽的大眼睛开口道。
“多谢李姑娘吉言,中午继续炖羊肉,子昨日便让刘鹏售卖完豆芽后从长安城带来了两只羊,今日正好在考场结识一好友,中午让他过来也一起尝尝子的艺。”
林然微笑着开口道。
“好,那就辛苦林公子了。”长乐公主高兴的回应道,那羊肉的滋味如今还在她的口腔之中留香呢。
林然让下的士兵将羊肉切好,约莫着时间差不多的时候,林然便返回到考场外面,果然不久马周便四下张望着从考场里面走了出来。
“马大哥,这里。”
林然使劲挥舞着双道。
然后两人一起并肩离开了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