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A+A-

    藏书阁诞生之初,没引起多少人的关注,但在邵淑华宣布对外免费开放之后,却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发展了起来。

    睿亲王率先进行了表态,赞扬邵淑华的义举,并命人将自家的一些书卷摘录成册,赠予了藏书阁。随后,与叶家走得颇近的一些文臣也表达了对邵淑华此举的赞许,并亲自联络同门师兄弟,为藏书阁输送了不少珍贵书籍。

    他们中的一些人,本就是寒门子弟出身,当年为了读书不知道废了多少工夫。如今见了邵淑华的举动,自然颇有感触。至于那些世家出身的文臣们,与叶家走得近的,也多是胸怀磊落之辈,不会敝帚自珍。

    短短的时间内,藏书阁的藏书量翻了两三倍。

    朝霞郡主在知道这件事后,又来代叶靖泽在邵淑华面前表了回功:“听叶哥哥这回为了请动他们帮忙,可是亲自带了礼物上门,在人面前低声下气地求了好久。你知道,他从不轻易求人的,这回,为了你,可是下了血本了。”

    其实,对于叶靖泽在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付出的努力,邵淑华也预料到了。

    若是这里头没有叶靖泽的关系在,那些大臣们或许会因着自身的立场对藏书阁表示赞赏和支持,他们的帮助却绝不会这样不遗余力。

    那些人既是冲着叶靖泽的面子帮的忙,叶靖泽在其中要欠下多少人情,可想而知。

    可他在她面前,却从没过一句……

    饶是邵淑华对他并没有那方面的意思,也不得不为叶靖泽花费的心思动容。

    她可以不接受别人的心意,但绝不会糟蹋那份心意、或是对其视若无睹。任何一份认真的感情,都应该被慎重对待。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邵淑华才真正开始关注起叶靖泽这个人来。早些时候,跟叶靖泽有关的消息,都是朝霞郡主零零星星给她听的,并非她自己有意听来的。

    在大臣们表态后不久,皇帝也不甘示弱地对邵淑华开藏书阁表示了支持,非但亲自为邵淑华的藏书阁提了字,让人把皇宫中的一些珍贵藏书抄录了送去邵淑华那儿,还专门给邵淑华寻了个地儿重新整顿藏书阁——原先的藏书阁实在太了,且紧挨着承恩公府。如今这藏书阁是皇帝用自己名下一处别院改造的,环境好,地儿也大,专门开几间阅读室都绰绰有余了。

    皇帝此举一出,邵淑华就知道,她这便宜哥哥准备来捡现成的了。不过,她这便宜哥哥还算有良心,没算夺了她的功劳,只想分一杯羹,她倒也无所谓。

    头上有人好做事,有她这便宜哥哥在,日后,若是有人想闹事想找她麻烦,她就让便宜哥哥顶着去。再,她这便宜哥哥把场地费和经营费用都承包了,她还省事不少。

    要知道,藏书阁每天的花费可不。凭着她自个儿的那些钱银,是负担不了规模日益扩大的藏书阁的——虽现在她的两家荷香亭、清荷居和玩具屋都能赚不少钱,但赚来的钱大半都要用于店铺下阶段的扩大生产,没有太多的余钱可以取出来用。

    而且,她得承认,若是没有睿亲王和叶靖泽的帮助,若是没有皇帝在里头掺和一脚,藏书阁只怕也不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形成这样的影响力。从这一点上来,她的初步目的,已经达到了。

    有了皇家藏书摘录本的加入,藏书阁的身价是嗖嗖嗖的往上窜。原本只有寒门学子喜欢来这儿,现如今,世家子弟也以能够进入藏书阁为荣了。在皇帝的旨意下,藏书阁正式更名为皇家藏书阁,由邵淑华统筹工作,把握大方向,除此之外,皇帝还派了几名管理人员来协助邵淑华管理皇家藏书阁,这些人员全权听从邵淑华的安排,皇帝不过问他们的具体工作。

    一时间,皇家藏书阁声名大噪,许多读书人交相称赞皇帝与安和公主。

    皇帝开心了,邵淑华满意了,有人不高兴了。

    这藏书阁原本不是为朱家建的吗?怎么现在藏书阁声名鹊起,安和公主和皇帝得了实惠,就彻底没朱家什么事儿了呢?

    哦,不,也不算是没朱家的事儿。现在外头的读书人提到朱氏子弟,语气都是“那群不懂得珍惜的蠢货”。原本整个藏书阁都是为他们建的,偏偏他们不知道珍惜。朱家人这样怠慢学问,果然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朱家在其中,非但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捞回了一堆骂名,整个家族的子弟都成了不学无术的代表。

    若是太后这会儿还看不出来邵淑华是拿了承恩公府做踏脚石,她这摄政太后这么多年也就白当了。太后被气得肝儿疼,奈何,她近些天来,一直在为嘉和公主的事奔走,想方设法的压下那些不利于嘉和公主的言论,并没有在邵淑华这件事上花费太多功夫。等到她反应过来的时候,木已成舟,想做什么都已经晚了。

    甚至,因为邵淑华最近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她之前被嘉和公主“气病”一事也被人反复拿出来议论。

    之前读书人或许对哪个公主欺负了另一个公主这种事儿不感冒,但现在,他们对安和公主好感度空前的高,对欺负了安和公主的嘉和公主,自然就没那么客气了。于是乎,嘉和公主被人用挑剔的眼光、犀利的言辞从头批判到脚,时候欺负过多少姐妹和堂姐妹,长大之后毫不悔改,还变本加厉,嫁入驸马家之后,还气死了驸马家的太夫人……一桩桩,一件件,全都被人挖了出来。

    最后,文人们给嘉和公主下的评语就是“自幼阴险恨毒,及至长成,终成祸家毒妇”,祸害了娘家又去祸害夫家。

    恰巧在太后代嘉和公主与驸马家商议和离之事的这段时间,身受重伤又痛失至亲的驸马挨不住,去了,太后和嘉和公主又被扣上一顶仗势欺人的帽子。一时间,驸马家收获无数同情,太后与嘉和公主立时陷入了无比被动的境地,做什么都是错。

    嘉和公主最近心情极差,她又不是个惯于忍耐的性子,便想出门散散心。谁知,走在大街上,听到的都是不利于她的言论,非但没能排解心中的烦躁,心情反而更差了。好在近些日子她也明白,如今不是她可以随意发脾气的时候了,因此,强忍着没有发作。

    可即使这样,嘉和公主在有心人眼中,仍然满身都是错处——甭管她跟驸马感情有多差,好歹名义上还没和离呢。驸马头七还没过去,嘉和公主竟有心思上街闲逛?果然是个毒妇!

    在大夏,士子的地位极高,且不以言论获罪。有个秀才指着嘉和公主的鼻子就开始噼里啪啦的骂了起来。嘉和公主额上青筋直跳,一个没忍住,派人把秀才给了,偏偏这个秀才身子骨还比较弱,当场就没气儿了。

    这下子,事情彻底闹大了。

    嘉和公主当街草菅人命一事传入宫中,正忙得焦头烂额的太后险些一口老血喷出。这闺女简直活似来讨债的!但太后能怎么办呢,这可是自己疼爱了多年的亲闺女,是自己唯一的一滴骨血啊!纵然嘉和公主再怎么能闯祸,太后也只有咬牙认了。

    若是在往常,嘉和公主死个把人,太后轻轻巧巧就能够替她掩盖过去,但眼下,这件事情已经传开了,这么做显然行不通。

    最后,太后下旨,言辞申斥了嘉和公主一番,将嘉和公主从一品公主降为二品公主,罚俸银一年,禁足三月为已故的驸马及太夫人吃斋念佛,三月后与已故驸马正式和离。同时,又对那名被死的秀才家以及驸马家好一阵安抚,代女赔罪。

    这算是两件事合成一件来罚了,自然有人不满,认为太后的责罚太轻了。但也没有办法,太后都亲自赔罪了,还能怎么着?君臣君臣,太后毕竟是君呢。

    这些事儿,也就只能到此为止了。不过,嘉和公主是彻底没有名声这种东西了。

    太后原本还计划着等到这些事过去后再给嘉和公主找一门好亲事的,如今也泡汤了——哪怕有人爱权势,也绝不会娶嘉和公主。别人尚公主顶多受点儿气,荣华富贵和大好前程还是有的,可尚了嘉和公主简直就是要命啊,分分钟被折腾得家破人亡。哪怕嘉和公主再得宠,太后权势再大,也没有人敢娶她。

    朝霞郡主兴冲冲地将这些事儿绘声绘色地讲给邵淑华听,有朝霞郡主这个八卦能手在,邵淑华总能第一时间听到最新消息。

    “怎么样,解气了吧?让嘉和再欺负人!我早就看她不顺眼了!”当初朝霞郡主对上嘉和公主也没少吃亏。

    谁知邵淑华听了这些,并不似朝霞郡主一般喜形于色,只轻轻:“可惜太后一世英名,终究要毁在嘉和公主和承恩公府的手里了。”

    作者有话要:  一会儿晚上再撸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