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允儿的年(二)

A+A-

    “允儿,你听过蔡琰这个人吗?”

    “没有,男的女的?”

    “当然是女孩子啦,她爹爹是汉代书法家蔡邕,教女儿从读文习字,蔡琰长大后不但能吟诗作赋,还精通音乐,可她是个苦命的女子呀!”

    江涛讲着讲着不由地感叹起来。

    “她怎么命苦了?”

    “那年,匈奴人把他掳走了,他被迫给匈奴首领生了俩娃。”

    “那不挺好的吗?”

    “不止这些,后来啊,两个娃子也长大了。有一天,汉朝的使节来了,他们奉曹操之命,拿来了很多赎金要将她赎回大汉。她原本思念家人,可又骨肉难舍,真是为难啊!”

    “她带上孩子回来不就完咧。”

    “你想,匈奴首领会让她带孩子吗?”

    “那她最后回来了吗?”

    “当然得回来喽。”

    “孩子一定不会让娘离开的,她会伤心死的呀!”

    “对,途经茫茫戈壁,在往回走的路上,她流着泪唱着胡笳十八拍的悲歌,听的人都禁不住留下了悲伤的泪!”

    也许是允儿觉得蔡琰这个女人太可怜了,她也伤心地流泪了。

    “刚大哥,她回来后呢?”

    “回来后啊,曹操将他嫁给了一个叫董祀的人。”

    “这个人对她好吗?”

    “好啊,可董祀后来犯了死罪!”

    “她太命苦了吧!”

    “命苦是命苦,可她也是个勇敢的女人,她冒着生命危险去曹操面前替自己的男人求情。”

    “那最后呢,她男人被杀了吗?”

    “没有,她救下了董祀。”

    “噢,这么,曹操也是个大好人哩!”

    允儿终于松了一口气。

    背完书,习过字,允儿就依偎在江涛身边,要他再讲个故事听。

    江涛没法子,想来想去就给他讲了个卓文君的故事。

    “汉朝有个富商叫卓王孙,他有个姿色娇美、擅长弹琴、很有文采的女儿,名字叫卓文君。有一天,家里大宴宾客,席间有位才华横溢的攒劲后生叫司马相如。卓文君早就听这个后生才貌双全,于是就躲在帘子后面偷窥。

    “你猜接下来发生了啥事?只见这相貌堂堂的后生站在众宾客中间,有如玉树临风,从容弹唱:‘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卓文君听后怦然心动,通过仆人给司马相如送了信,表达了爱慕之情,二人相约私会,一见倾心。当晚,卓文君便与司马相如双双私奔了。

    “到了司马相如的家中,卓文君才发现他家徒四壁,穷得叮当响。卓文君并没有因此后悔,而是同司马相如回老家开了个酒肆。文君当垆卖酒,相如端酒递茶,两口艰难度日。

    “后来,司马相如被汉武帝召为郎官,他竟移情别恋,一纸休书休了卓文君。”

    故事讲完了,江涛追悔莫及。自己咋就这么大意,给允儿讲这么个故事,会不会误导了女娃呢?

    江涛哪里知道自己的担心偏偏成了事实!恰是自己讲的这些故事,撩拨了一个天真少女绷紧的心弦,叩响了一位懵懂女孩的心扉,触碰到了一个怀春少女不为人知的心思。

    大年三十,大娘从平日里紧锁的大箱子里拿出崭新的棉袄。这可是她借着月光连夜赶缝的。

    “允儿,快去叫你刚大哥把新棉袄也穿上,看看合身不合身。”

    “嗳,晓得嘞,娘。”

    江涛正一个人在茅屋里发呆。

    虽然郑老伯一家待他甚厚,但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呀。此时此刻,他想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想到了儿时的玩伴,想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不禁伤感不已,悲从中来。

    “刚大哥——”

    一转脸,只见允儿站在门口,新崭崭的红底蓝色印花夏布棉袄,映着娇美的脸庞,脚上还穿上了自己送给她的那双云头如意蓝锦鞋,这般楚楚动人。

    天天在一起,亲密无间,他咋就没有发现允儿长高了呢。她怎么今儿个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目光遇见他的瞬间,脸庞掠过了一丝绯红,脉脉含羞?

    在他眼里,她前一刻还是那个天真烂漫的顽皮姑娘,而此刻已经摇身一变出落得像个怀春少女。

    他想,过了这个年,允儿即将长大一岁,十三四岁,不正是聘聘袅袅豆蔻年华吗?不正是少女怀春的季节吗?

    江涛此刻明白,允儿真的长大了,他也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打心底袭来。他的心早已预感到自己迟早将失去这个亲妹妹。也许,二人的关系会更加亲密,可哪能有眼下这般纯粹呢!

    脱掉破旧的麻布外套,穿上新棉袄,允儿帮他捋捋褶皱。一双娇嫩的,轻轻地拽拽衣襟,拉一拉肩头,在他的胸口慢慢拂过,他不禁呼吸有点紧促了。

    她离她这么近!江涛分明嗅到了一丝芬芳,一股令人神魂颠倒的气息。他真想抱住她,可他还没有失去理智。

    他在心里反复警告自己,身边这个女孩是自己的亲妹妹,自己前一刻还叫着“尕妹子”呢!

    “挺合身的,刚大哥。”

    江涛没有什么。允儿有点突兀地提起了另一个话头:

    允儿问道:“刚大哥,京城年夜饭吃‘牢丸’吗?”

    江涛疑惑问:“啥‘牢丸’?”

    允儿咯咯一笑,解释道:“就是用剁得很细的肉和菜做馅,外面包一层面皮,再下到开水里里煮熟。”

    江涛楞了一下道:“噢,你的是不是‘饺子’?”

    允儿摇摇头表示没听懂。

    除夕之夜,一家人在炕头上摆了个矮矮的几案,老伯盘腿坐在炕上上席,老大老二蹲在炕上两边,江涛不习惯在炕上吃放,于是坐在炕沿。

    允儿端来了年夜饭,一股面香,带着几缕芫荽的香味,扑鼻而来。江涛一看才明白,原来所谓“牢丸”就是饺子。

    吃年夜饭之前,按照老规矩,人人先饮一碗椒柏酒。家中年龄最的允儿先饮,接下来依次是是江涛,老二,老大,大娘,老伯。

    接着正式开饭,蘸着大蒜、蒜、干韭菜、干芸薹、干芫荽等调成的“五辛料”,吃着香喷喷的“牢丸”,大家些吉利祝福的话。

    吃完饺子,大娘给每个人里塞了一块“胶牙饧”。江涛自己从前爱吃糖现在吃多了牙疼,就顺塞到了允儿里。允儿冲他莞尔一笑。

    老伯让允儿斟满酒,他这第碗酒必须得敬救命恩人刚公子。

    江涛连忙拱推谢:“老伯,使不得,使不得,您这不是要折煞晚辈吗!”

    他也斟满酒,先敬了老伯和大娘,再敬了两位兄长,最后同允儿干了。

    几碗酒下肚,江涛早已不胜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