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晓入洛阳群臣迎(下)

A+A-

    却是了,既然刘备已对徐荣,张济、段煨、杨定三人,“各为其主”,很可能不会简单地只被徐荣几封信、所谓旧情动,那么又为何建议徐荣再给段煨去书?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一句话概括之,即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话,事情大概率的不会成功,可若是分出主次,区别重点以对待之,则也许就会收到奇效。

    回到那天,刘备向徐荣献策之时。

    徐荣也提出了相同的问题。

    刘备回答道:“将军,段忠明与张济、杨定颇有不同。不同之处有三,其一,段氏在凉州累世二千石,其族兄段颎,前朝之太尉也,忠明身世,非张济、杨定可比;其二,段忠明在华阴,不扰民,劝农耕桑,百姓安之,其所作为更是与张济、杨定截然两类;又其三,备闻之,贾文和谋深远,经达权变,能料事在先,有良、平之奇,敢问将军,不知传言可对?”

    “忠明”,是段煨的字。尽管张济家称是凉州豪族,杨定则是凉州“大人”,可他两人的家世出身,却如刘备所言,的确是比不上段煨的,——尤其杨定,“大人”也者,胡人酋率、贵族的称呼,他其实是个汉化的胡人。

    至於“贾文和”,便是贾诩;“良、平之奇”,良、平者,张良、陈平是也。

    徐荣道:“贾先生确实是智深不可测,谋远不可识,昔荣在卓军,凉州将士皆云文和先生算无遗策,无不畏惮之。”

    刘备道:“贾文和与段煨同乡,备听旧年间,贾文和因病辞官,还乡至汧(qn),道遇叛氐,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唯文和自称‘段公外孙’以吓诸氐,遂得生脱,‘段公外孙’云云,固是虚假之辞,然贾文和与段煨却的确交情匪浅

    “将军,这其三嘛,即是将军在这一次给段煨的去书中,不妨可以对段煨,他如对将军的劝拿捏不定的话,大可询问一下贾文和的意见。”

    “询问一下文和先生的意见?”

    刘备笑道:“贾文和既有深谋远识,我料李傕、郭汜之必败,那他就一定是能够看得到的,而只要他能看得到这一点,以他之智谋,他又岂会不为他自己寻个退路?将军,恰於此时,段煨请教於他,要不要阻将军,换言之,也就是要不要阻我兄镇东入河南尹,请将军试想,贾文和会怎么对他?”

    徐荣沉吟片刻,道:“如君所言,贾先生若是为他自己的退路着想,他或许会愿意帮镇东话?”

    刘备道:“正是如此!”

    今之天下诸侯中,论名望,袁绍居首当之无愧,但论实力,荀贞已是丝毫不逊色於他,甚至还可能已经强过他,——并且荀贞帐下还有徐荣这个贾诩的旧识,则若是给自己找后路的话,荀贞确然是贾诩一个好的选择。

    徐荣道:“君教我去书段忠明之意,我大概已然明了,可即便是因此动了段忠明,尚有张济、杨定二将,又该如何应对?”

    刘备笑道:“只要能把段煨定,张济、杨定二将,备料之,十之八九,他俩也就不会出兵阻挠将军为我兄镇东取河南尹了。”

    徐荣道:“这是为何?

    刘备道:“段煨、杨定,现共屯兵於华阴,而段煨安抚百姓,杨定部兵士残害地方;又杨定,胡酋也,段煨颇轻之,却杨定官在段煨上,因我闻其两人内不相合;两个月前,李傕、郭汜又迫使朝廷降旨,迁杨定为安西将军,比三公,位愈高於段煨,段煨与他由是亦就更不和矣!

    “如果段煨被将军动,不肯出兵,那么杨定为其自身安全考虑,又怎会肯尽起精锐,来与将军战?弘农而下的凉州兵总共就是这三支,段煨、杨定不动,张济孤军矣,他定然也就不会出兵了。”

    华阴县属弘农郡,在弘农郡的最西北角,西邻京兆尹。

    张济、段煨、杨定,正好是三支兵马,故此刘备“弘农而下共有凉州兵三支”。

    是乃为一个和尚有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弘农郡中,三支凉州兵,只要动一个不动,那么其余两个也就不会动。

    比之徐荣的三个人一起去书,不分主次地劝,刘备的此策的确是高明许多,也就难怪徐荣称赞不已,并从善如流,就按照刘备的此条建议落实起来。

    话再回来。

    如此,则徐荣遣去见段煨的使者,却又为何迟迟不见回音?

    原因也很简单,还真是被刘备料中了,在看到徐荣信中建议自己不妨征询一下贾诩的意见后,段煨经过犹豫,最后果派人去长安见贾诩,询问贾诩的意见。

    从华阴到长安虽不远,亦有两百多里地,路途来往,耽误时间,因此段煨的回信到现在还没有送到颍川。

    长安城里,贾诩府邸。

    贾诩写完给段煨的回信,将墨水吹干,细细地用印泥封好,把之给了段煨派来的心腹,打发了他回华阴去给段煨复命。

    服侍贾诩写信的,是个年轻人,二十多岁,不到三十,相貌与贾诩有几分相似,此人是贾诩的长子,名叫贾穆。

    等那段煨的心腹离堂出去,贾穆问贾诩,道:“阿父,河南尹既是洛阳之所在,且又临我关中,此地若被荀镇东得去,徐州之势必然大涨,并还会对我关中长安造成不的威胁,却不知阿父为何建议段将军对徐荣进兵河南尹,最好不做阻挠?”

    ——段煨和李傕、郭汜不太算一路人,故是董卓死后,李傕、郭汜掌权以今,他的官职还仍是之前董卓授任他的“中郎将”。

    贾诩轻轻地叹了口气,道:“观镇东以往行事,足可见其人胸怀大略,当世之英雄也,河南尹现在早已是荒废之地,他却派徐荣领兵来取,他之目的,又怎会是单单为徐州涨声势、威胁我关中?”

    贾穆问道:“若非是为此目的,阿父以为荀镇东是何意也?”

    贾诩道:“用意不外乎二者。”

    贾穆道:“敢问阿父,是哪两个?”

    贾诩道:“拿下河南尹,就能形成对冀州的两面包围,在战略上,对袁本初形成优势,此应是荀镇东要取河南尹的目的之一。”

    贾穆问道:“之二呢,阿父?”

    贾诩犹豫了下,道:“这之二,我现下还有些拿不准。”

    贾穆笑了起来,道:“居然尚有阿父拿不准的事情!”

    贾诩道:“我又非神人,镇东且英杰也,我一时拿不准他的所思,有何奇怪之处?”

    贾穆道:“那敢问阿父,拿不准的这一点是什么?

    贾诩道:“你适才所言不错,河南尹是洛阳所在之地,镇东遣徐荣取河南尹,或许?

    贾穆问道:“或许怎样?”

    贾诩道:“非仅仅是你所言之欲胁我关中,我猜他或许是迎天子,还洛阳!”

    贾穆吃了一惊,道:“迎天子,还洛阳?阿父,他若真是有此目的,那河南尹就更不应该让给他了啊!”

    贾诩道:“不让给他,又有什么办法?你且看着,李、郭二位将军,早则今冬,最晚也不过明年,必然就会发生内讧。他两人一旦发生内讧,势必两败俱伤,我下无兵无将,你我又非武勇之士,则我父子两个,到时该如何自保?”

    “阿父是?”

    贾诩道:“我之旧主董卓废立天子、焚洛阳、杀名臣,已是惹得天怒人怨,现下李、郭二人所为,更甚董卓,更被千夫所指,真到了他两军内斗,我凉州军覆败之际,你我父子,若是没有一个新的靠山,只怕也就唯有死无葬身地这一个下场了。”

    贾穆道:“阿父,李、郭二将军不是挺听你的话的么?虽然二将军是有些不和,但以穆愚见,倒也不至於会生内讧吧?”

    长平观之战,击败了马腾后,李傕、郭汜、樊稠三将,就借助此胜之势,分别给自己加官进爵,并皆开府如三公。亦即,朝廷现下不止有三公之府,实乃是共有六府。公府有举荐官吏之权,李傕等人各欲用其所举,如不如意,就愤恨恼怒,主者患之,难以平衡,畏彼辈淫威,便只好满足他们,凡任官用人,先从李傕举荐的人开始用,继而郭汜所举,继而樊稠所举,真正的三公所举,则是终不见用。

    如此行为,岂能得朝中众心?此贾诩认为李傕、郭汜必败的缘故之一。

    李傕、郭汜、樊稠三人权势大增后,互相之间争功争权,差点刀兵相见的情况已经常出现过好几次,贾诩每次都以“大体”,也即整个凉州军团的利益责之,虽然到目前为止,他们彼此间内虽不能相善,表面看来,还算是能够坐在一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只会越来越激烈,李傕、郭汜、樊稠三人的内讧早晚会发生。

    贾诩岂会看不出这一点?此贾诩认为李傕、郭汜必败的缘故之二。

    从初夏四月起,一直到这个月,长安城一滴雨没有下过,城中的谷一石已经值钱五十万,长安城中百姓人相食,这样的背景下,李傕、郭汜等没有想着尽力赈灾,养护百姓,反而却还纵兵劫掠,搞得民怨沸腾。

    这样的为政又岂能长久?此贾诩认为李傕、郭汜必败的缘故之三。

    贾诩是个智者,他早就把这一切都已经看透,而之所以现在还没有离开李傕、郭汜,仍旧身在长安,其原因不外乎就是他刚才所的,他之前是董卓的谋士,现在是李傕、郭汜所倚重的人,换言之,他身上凉州军团的痕迹太重,他现在委实是无人可投,无处可去。因而,虽然是已经看到了危险,可也还不得不暂时留於长安。

    而就在此时,段煨向他请教的书信来到。

    确确实实如同刘备所料,他果然是从中看到了一丝他以后去处的曙光。

    如果他现在帮一下荀贞,那就算是与荀贞结了个善缘,不定,在他日后无处可去的时候,就能借此投奔荀贞,在荀贞那里重新找到安身之所了。

    贾诩把这番话与贾穆了一遍。

    贾穆十分佩服,道:“阿父在回信中,对段将军,朝中群臣、关中百姓对李、郭二公现皆是极有怨言,狡兔尚且三窟,况乎智者?今徐荣既将军之故交,其来取河南尹,何妨且由之,亦是为将军预留一后路也。

    “阿父原来不只是在为段将军找后路,也是在为咱们家找一条后路!”

    贾诩叹道:“以为父智谋,设若於太平之时,为一州、郡长吏,以取富贵不为难也,而今却也只能把我的智谋用到这些地方,以希望能使你我父子苟全性命於乱世吧。”

    贾诩的回信送到段煨处,便是李傕、郭汜对贾诩的谋略都佩服到忌惮,何况段煨?

    段煨於是不再犹豫,便就给徐荣回信。

    在信中答应,如果徐荣进兵河南尹,他绝不出兵阻挠。

    颍川郡中,终於收到了段煨的回信。

    徐荣阅罢大喜,适逢孙策的兵马来到,——孙策没有亲自将兵来,任了程普为主,将便就两军合作一部,於这日出颍川郡,西入河南尹。

    河南尹骆业接到急报,大惊失色,一边赶紧飞书长安求援,一边遣吏逆迎,至徐荣军前,责问他:“将军无故犯我郡界,是何因也?洛阳,汉家之东都,天下瞩目之所在,将军就不怕朝廷发兵来讨,及激起袁本初、袁公路等群雄之众怒么?”

    徐荣回答道:“自被董卓焚毁,洛阳至今未得修缮,宗庙荒芜已久,又前闻天子令旨,改葬灵怀皇后入文昭陵,虑及洛阳於下民力不足,我是专门带兵,来帮助骆府君修缮城池、改葬灵怀皇后入文昭陵,及为朝廷清扫、祭祀宗庙的!”

    程普怒声道:“我主追循父迹,亦欲为汉家重整宗庙,以表忠诚,也有错么?”

    “灵怀皇后”,是今天子的生母,本为美人,因为得到了灵帝的宠爱,被灵帝的皇后何氏,即何进的妹妹忌恨,被迫服药自尽,早已故世。今年初时,今天子追谥她为灵怀皇后,下旨改葬入文昭陵。这件差事,骆业是协办者,才办成不久。

    明知道徐荣、程普这是借口,骆业所遣之吏却也没有办法,只好还回洛阳,去向骆业回禀徐荣的答复。

    河南尹境内如前文所述,没有多少兵马驻扎,徐荣、程普率兵入境以后,长驱直入,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阻挡。出颍川西北界,到洛阳只有百余里之遥,行军两日,已至伊水东岸,过了伊水,再往前行过洛水,便是洛阳城了。

    黄河北岸,河内郡郡治,怀县。

    袁绍接到了紧急的军报,立刻传令张扬,命他出兵南下,阻止徐荣兵进洛阳。

    张扬却是按兵不动。

    又过两日,徐荣、程普所部渡过洛水,兵近洛阳城。

    这个时候,骆业派去长安求援的使者才刚进入弘农郡。

    张济闻知此事,便忙传檄段煨、杨定,令他俩带兵来与他合,共往洛阳迎击徐荣、程普所部,但是段煨却推脱,不肯奉令,段煨不动,杨定本来是要出兵的,也不敢出兵了。张济没有办法,遂亦只好勒兵不出,等待李傕、郭汜的命令下来。

    洛阳城,东城门,城门大开,百余官吏鱼贯而出,迎接先至城下的徐荣等骑。

    那为首之人正是骆业。

    捷报传回,先到了孙策处。

    孙策接报,其父孙坚之前讨董时曾入洛阳的往事浮上他的心头。孙策转入密室,打开了一个匣子,那匣中有一物光彩盈盈,却可不就正是孙坚从井中所得的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