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王允出场
“太师此次宴请,的确有点居心叵测,逍遥,要不,我们不去趟这趟浑水了,以你现在的名望,太师只怕不能拿你怎样。”蔡邕提议。
“不行,这次夜宴我还非去不可!”叶天摆了摆,微笑道:“我的名望在董太师眼中根本就一文不值,他想杀我压根就不会去找理由,想杀就杀,这才是他的本性,要不然他也不会做出迁都长安这种人神共愤的蠢事了。”
“好吧,那我今晚就陪你去吧。”蔡邕觉得叶天言之有理,像董卓那种人,杀人就跟杀鸡似的,完全不分好坏善恶,只凭个人喜好。
“不!”叶天摇头,“岳父大人,还记得婿昨天的话么,您老就呆在府里享福,不用去管任何事,如果有外人找你,就称病在床,概不见客!”
蔡邕点头,他知道自己女婿鬼主意多,恐怕一切都准备好了,自己只需照办就行。
只有一天的时间,虽然有些仓促,但也足够叶天处理所有事情了,今晚的宴会肯定不简单,一有不对就得跑路,所以还是事先做好准备为好。
太师府门前,一辆马车缓缓停下。
不一会儿,帘幕掀开,一道人影缓步而下。
他穿着一袭白色锦袍,长发飘飘,而如冠玉,执一把纸扇,正面写“难得糊涂’四个大家,反面则是题了一首诗:“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此人正是应邀而来的叶天。
“王伯,辛苦您老在车上呆一会儿,今晚只怕有大事要发生。”叶天淡淡道。
“姑爷放心,除非的死了,不然绝对不会离开马车一步。”
王伯是蔡邕的心腹,从看着蔡琰长大,叶天自然相信他。
逍遥居士前来,董卓听得下人禀报,立马出来迎接。
“居士能够应邀前来,令寒舍蓬荜生辉啊,快进快进!”董太师挂着一脸笑意,走上前,亲热地拉着叶天的,就好像分别了多年的兄弟一般。
叶天笑笑,回礼道:“逍遥何德何能,居然劳烦太师亲自屈驾迎接,罪过,罪过啊!”
“哈哈,哪里哪里,居士威名远播,能够请道居士你这尊大神可不容易啊,众位官员们早已等候在此,想一睹居士风采,哈哈请进请进!”
两人大笑,一同来到宴会厅。
长安城内四品以上的官员都被董卓给请了过来,宽敞的大厅围坐着一片片或穿官服或戴盔甲的文武大臣,这些都是整个长安的核心领导群体,如果掌握了这些人,那整个长安也就不在话下。
似乎是专门为了迎接叶天,二人才刚刚进入大厅,这些大官员们全部起身,向叶天敬礼问好。
“来来来,居士坐这儿。”董卓将叶天拉到主座左边的空位,待其坐下后才开口道:“来人,上菜,上酒!”
随着董卓一声令下,一群群只着透明轻纱,露着肚兜的俏丽少女端着一盘盘珍馐一壶壶美酒放在了众官员面前的红木桌上。
这些女子显然是经过千挑万选过的,清一色的都是百里挑一的美女。
看着那些衣着暴露的女子,不少官员眼睛里露出火一般的光芒,目光不停地在那上三路下三路溜达着。
瞧见这一幕,叶天嘴角微弯,眼睛眯起,那是一副色眯眯的表情。
既然你老董要看我的洋相,那我就做给你看。这副表情好吧,我都不用刻意去装模作样,因为爷我本性就是如此,不过,你弄来的这些女人也太水了吧,难道你不知道琰儿的惊天之貌早已把我养叼了么!
叶天心中暗笑,这群庸脂俗粉居然也敢拿出来卖弄,也太看我的意志力了吧。
董卓看见叶天的表情,心里笑开了花,看来传中的逍遥居士也不过如此,既然你有所需,那我就投你所好,保管把你治得服服帖帖。
推杯把盏,言笑晏晏,一时间,宴会会场好不热闹。
借着喝酒的功夫,叶天的目光一直在诸位官员面上转悠着,从他们的表情和一举一动,叶大帅哥瞧出了些许不同寻常的味道。
不一会儿,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端起一杯酒,缓缓起身,看向叶天道:“居士,彭城一战,徐州六万老弱残兵将兵强马壮的曹家十二万大军杀得落花流水,这份伟业实在令王某佩服,老夫在这里敬居士一杯,干!”
既然要来参加宴会,叶天自然早已将长安城内大官吏的资料全部熟知,这个敬酒人乃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王允。
到王允,那就不得不另外一个人了,东方四大美人之首——貂蝉。
壮年时任豫州刺史。因为在和中常侍张让的斗争中失败,王允被迫去官隐居,在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重新出仕,历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进被宦官诛杀,董卓掌权时,他已经代替杨彪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他反对董卓的暴政,和董卓义子吕布结为密友,利用吕布和董卓的矛盾,于初平三年,在吕布的帮助下刺杀了董卓。董卓死后,王允与吕布共执朝政,不过那时的他已经有点居功自傲了,他的态度也开始发生了改变,似乎有些飘飘然起来,曾经过:“连董卓这样不可一世的大奸贼都死于我的下,我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他便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每当群臣集会,王允很少像以前那样和大家推心置腹,共同商讨权宜之计,而是正襟危坐,面无和悦之色。慢慢地,群臣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推崇和拥护他了。后来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樊稠等率军攻破长安,吕布出逃,王允被处死,时年55岁。根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记载,王允侄子王淩被曹操赏识,在魏国官至太尉,但是在讨伐司马懿时兵败被杀。在三国演义中,他是貂蝉的义父,貂蝉是造成吕布和董卓反目,以致于吕布最终刺杀了董卓的主要原因。在讨论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和连环计时经常引用此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