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帝心

A+A-

    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坐在龙椅上的永康帝的目光扫了一圈,把他的臣子们的反应都看在眼里,顿了顿,才继续开口道,“册立太子一事,朕的心中已有了决定。”

    “大皇子凤凌承为朕的先后所出,先后是朕还是太子之时就嫁与朕的太子妃,只可惜......先后早早地就走了。大皇子凤凌承多年为吕太傅所教导,诗书礼仪,满腹才学,品行温良,德行端正,朕心甚慰。大皇子凤凌承为朕的嫡长子,按照祖制,立嫡立长,是以,朕决议册立大皇子凤凌承为太子。”

    捧着圣旨的宫侍宣读了圣旨,册立太子一事将会广告天下,择日完成太子的册封大典。

    左右丞相辅助太子、吕太傅,以及朝中的重臣辅助太子管理好天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朝中的百官叩拜。

    册立太子一事朝中百官争论许久,至此才有了定论。

    凤凌承傻愣了一下,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他会被册立为太子,他父皇对他并不满意,他以为自己和太子之位无缘了,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亲耳听到他被立为了太子,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是惊还是喜,反应不过来地站在那里。

    被旁的人提醒了一声,凤凌承连忙地跪了下来,高声喊道,“臣叩谢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坐在龙椅上的永康帝看见跪下来的大皇儿,目光掠过跟着在后面的四皇儿,心情略微有些复杂。

    皇帝的心里知道让谁人来当这太子是对大凤最好的,能把大凤治理地最好的,只是帝心难测,只有皇帝的决定才是最后的决定。

    和所有人一样,凤凌霄跪在下面,神色平静,这一日他早已经预料到了,若是他父皇有朝一日册立太子,太子之位绝对是轮不到他。只是,这个天下能不能坐稳那个位置,就看你的本事了!

    有的人,就算是把龙椅捧到他的面前,他也不见得能坐地好、坐地稳。

    没到最后一步,谁又能知道是不是是谁坐的那个位置呢!

    为什么会是凤凌承?!凤凌澜的心里愤愤不平,明明他的四哥是所有皇子里面最优秀的,为什么他父皇不立他四哥为太子,而立那个什么都不会的草包为太子?

    百官里听到陛下立大皇子为太子,拥立大皇子为太子一派的老臣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就应当如此,立嫡立长,大皇子为先后所出,理应立大皇子为太子。

    其余的就算是心里不服的,今后所出的五皇子带兵指挥不当,了败仗,让兹奴入了吾大凤,想必等五皇子归来还要被问及罪责,这罪责是逃不了的。

    至于其余的皇子,二皇子和五皇子为贵君所出,身份上就不过来,七皇子的君父身份卑微,才几月大的十二皇子还,后面的就更不考虑了。因而这立大皇子为太子,实则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就算是心里有其他想法的,也不得不接受他们陛下立了大皇子为太子这个事实。

    最高兴的莫过于凤凌承,感觉脑袋被天上掉下来的金子砸了似的,这会儿起了身他都还觉得晕乎乎的,一脸傻笑。

    “李家一门忠将,为吾大凤镇守边,驱逐兹奴,立下赫赫战功。”到李家,就连老皇帝都抹了一把泪,他少年时候还被已逝去的李老将军教过骑射,来他还要喊李老将军一声老师,就算是他的心里对李家有多少的顾忌,如今李家没了,在永康帝的心里剩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他会想着若是李老将军还在,兹奴就攻破不了镇门关,也进不来他们大凤了。

    只是,往事已矣,李家一门忠烈全部都战死沙场。

    “今朕追封李成李老将军为昌平侯,谥号为安。”永康帝封了已逝的李成为昌平侯,其实也是为了安抚他的四皇儿,李家人死绝了,但是这里还有一个是李成手把手带出来的外孙不是?

    李家还在的时候,凤氏忌惮手握兵权的李家人,如今李家一门都死绝了,倒是给封了昌平侯。

    人死如灯灭,再多的功名也不过是虚名罢了。

    “四皇子凤凌霄文韬武略,智勇双全,是以,册封四皇子凤凌霄为镇北大将军,赐虎符,管西北军权,即日起带兵前往西北,驱逐兹奴出吾大凤,安吾大凤百年。”他的四皇儿的身上流着一半李家人的血,另一半可是他们凤氏的血脉,永康帝知道他这个四皇儿的才能在所有的兄弟之上,太子之位他不能给这个四皇儿,把兵权交与他的手中,永康帝觉得这样安排他是最满意的,兵权还是要掌握在自己人的手里最为妥当,这样整个大凤就在他们凤氏一族的手里。

    只可惜永康帝不知道,他今日把兵权交给了凤凌霄,才是他最大的错误。

    吕太傅一听陛下把兵权交给翼王,他的心里下意识地就觉得不好,他一张嘴立刻就闭上了。他可没忘记了他的外孙儿刚被册立为太子,若是这个时候他反对陛下把军权给翼王,这事他改变不了什么不,也会被朝中百官看在眼里,被翼王殿下记在心里。

    只要有朝一日他的外孙儿当上皇帝,想要把兵权要回来还不容易吗?

    宫侍宣读了圣旨,“......不得诏令不得回朝,钦此!”

    永康帝把兵权给了翼王,也等于让翼王去继了李家人的职责,镇守镇门关,不得诏令不得不回朝,否则视为抗旨不遵!

    “儿臣,领旨,叩谢父皇!”凤凌霄抬起头,看了一眼坐在龙椅上面的父皇,跪下来行礼,一字一句地道。

    听到这里,梁相的脸色微变,心里有些焦急了。

    “父皇......”凤凌澜的心里就急了,他的父皇怎么可以如此,册立了凤凌承为太子,却是让他的四哥去和兹奴战,去和兹奴仗不,还让他四哥去镇守镇门关,不得诏令不得回朝,若是不诏他四哥回朝,那岂不是他四哥一辈子都要在镇门关那里守着了?

    李家人为了守.cheńxitXt.|镇门关已经全部都战死沙场了,他父皇还如此地对待他四哥,这不是太不公平了。

    “嗯,起身吧。”永康帝为自己这安排感到很满意。

    被他四哥看了一眼,凤凌澜就闭了嘴,也不敢为他四哥抱不平了。

    再者就是南边瘟疫的事,永康帝指了一名文臣前往,一名武将辅助,两人带着几位太医以及朝廷发放下去的钱粮一同前往南地去治理瘟疫一事。

    这事情一件件地吩咐下去,永康帝心里头的大石也一颗颗地放下来了。等北边驱逐了兹奴出吾大凤,南边的水灾瘟疫都治理好了,他们大凤定然是能继续再几个百年之久。

    “退朝一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翼王府里

    匆匆的脚步往府里进去,急急进去的奴才喊了一声“主子”,行过礼就凑过去他主子的耳边低语了几句。

    “什么?”梁君一听到了奴才带回来的消息,一脸的不敢相信这事是真的。

    陛下册立了大皇子为太子,他们王爷被封为镇北大将军,即日起就要带兵前往西北去驱赶兹奴出去,还不得诏令不能回来凤都,这和变相的驱逐出去凤都有什么不同?

    “主子,这事千真万确,圣旨都已经下来了。”奴才道。

    他们王爷要去往西北镇守边关,那岂不是这府里所有的人都要跟着一起去?

    圣旨里的是即日起翼王带兵前往北地去,那就是今日就要启程了。

    怎么会如此的紧急,连一点让他准备的时间都没有,梁君的心里顿时就慌了,他没想过这事会来地如此地突然。既然是圣旨都已经下来了,那这事肯定就是真的。

    他想过有朝一日他的夫君登帝为王,他母仪天下,却是从来没想过他们王爷会去往西边镇守镇门关,而他要带着孩子跟着过去那里。听镇门关外都是风沙,连一口吃食都要拿着捏着,日子过地很苦,这可怎么是好?

    但是现在怎么办?

    年幼的孩儿还什么都不懂,仰着头看着他阿姆,咿咿喔喔地着话,见阿姆没回应他,还伸着手去拍了一把。梁君才回过神来,伸手摸了摸他的孩儿,嘴角挤了挤,都挤不出笑来,只好是哄一句,“天儿乖,不闹。”

    “咿喔......”孩儿不是一句话就能哄乖的了,见阿姆敷衍他,顿时就不高兴了,闹了起来。

    平时把孩子捧在手里的人,今日见到孩子闹腾,本来心情就不好了,这会儿孩子一闹,梁君就凶了孩子一句,被宠惯了的孩儿顿时就哭了起来。

    “王妃,主子的肚子可能是饿了,奴才带主子下去喂羊乳吧。”伺候的奴见他们王妃不高兴,主子还在哭闹,忙地就带主子下去。

    “嗯,去吧。”

    得了回复,奴才就抱着主子下去了。

    委屈的孩儿憋着嘴,眼里还含着眼泪,眼巴巴地看着越离越远的阿姆。

    坐在那里的人一手支着脑袋,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王爷回来了就请王爷过来。”梁君吩咐道。

    “是。”

    “让人往相府那里送个信。”

    “奴才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