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突然到访临渴掘井

A+A-

    艳阳高照,天气闷热。汪敏学吃过午饭,顺在堂屋里提了一把椅子,只穿了一条裤衩,坐在长方形院子出口的地方乘凉,里拿着半圆形扇子不停地扇着不是多凉快的风。长方形院子南面是出口处,面临江河,和山脉,有几棵高大的参天大树,还有石榴树,核桃树,花椒树,柿子树等。

    眼前这颗核桃树移栽过程,汪敏学坐在自留地石头垒的墙上玩耍,屁股底下石头突然松动,人连同石头一起滑落下来,所幸只是摔伤了脸部,鲜血直流,稍作包扎处理,从山上往下走,发现一颗绿色树苗长在山坡,一捂着伤,一只把核桃树树苗抛挖出来,移栽到自家门前,每天浇水。汪敏学看到自己亲栽的核桃树成活,喜上眉梢。到了秋冬,绿叶褪去,有朋友玩耍把树苗拦腰折断,汪敏学非常生气,但不知道究竟谁干了这样的坏事。无奈之下,找来一竹筐把核桃树盖住,进行保护。一日,哥哥把竹筐取走,垃圾倒在半截树苗上。汪敏学发现后,哭哭滴滴,心里想硬碰硬肯定打不赢哥哥,气急败坏在地上捡了一个破损碗片,向哥哥砸去,把哥哥的脚后跟砸破。汪敏学为此事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母亲知道后,硬是服三哥哥移走垃圾使核桃树苗恢复原样。令母亲没有想到的是,一颗不起眼的核桃树居然能引起轩然大波来。核桃树经受磨难之后,奇迹般存活下来。

    闲话休题。不经意,冉雯雯、罗丹一前一后摇摇晃晃从下面上来,汪敏学发现后顿时慌了脚,不知所措,不可能直接面对她俩,去打招呼,而是发现两人后,急急忙忙跑到邻居婆婆一家去,婆婆见汪敏学慌慌张张成这个样子问道:“敏娃子,什么人来了,让你这样惊慌失措,连衣服都顾不上穿,跑我家来了捉迷藏?哈哈!我猜到了,你该不是在外面借了高利贷,归还不了人家,来我家躲避债务的?”

    “不是那样的,我们家来了两个外地女孩,婆婆你快去我家一趟,让我妈把衣服找来,家里有人来。”

    “怎么来两个女孩?政策不是只允许找一个吗?我就嘛,从没有见过什么把你吓成这样,神不守舍的。”

    “一个是,一个是女朋友的朋友陪着女朋友千里迢迢从大城市赶到我们这里的。”

    “稀里糊涂,弄不明白。”

    “搞不明白没有关系,回头慢慢给您讲,婆婆先去拿衣服为上上之策。”

    婆婆两只裹了足脚,不紧不慢去汪敏学家取来衣服。

    衣服很快取过来了,时迟那时快,汪敏学先穿裤子后穿上衣,婆婆在一旁:“仙女一样的美人胚子,分不清哪个是你找的女子?”

    王汪敏学笑着:“过不了多久,女子变成了我们这里的一员分子,您老人家免不了要破费,她肯定还会孝敬您老人家的。”

    “人家白白净净,细皮嫩肉,哪有那份心情来孝敬我,我黄脸婆子松树皮一样的担当不起。”

    “不会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美德,没有哪个人会永葆青春不会老。”

    “你快回去吧!闲了再来唠嗑,人家还在急着等你。”

    “婆婆,我先去了,忙完了回头再来。”

    “快去吧!两女子正坐在堂屋没有事干。”

    汪敏学换好了衣服才去给冉雯雯、罗丹打招呼,这一切冉雯雯、罗丹不知道。

    缘分来也奇怪。不清楚怎么搞得,两人一到,汪敏学神志不清,昏昏沉沉,见到两人后汪敏学:“快开学了,我判断你不会来了。”

    冉雯雯:“我怎么不会来?!我是一定要来的。你以为我没有真诚是吧?!”也不知道怎么了,或许是急、紧张,她俩来,汪敏学就生病了,话都不想多。这里完全不能像大城市方便,简直是天壤之别,即使人们有钱也没有地方买东西,汪敏学的母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东拼西凑才拼了几盘菜。

    罗丹有啥话只是和冉雯雯嘀嘀咕咕,罗丹不轻易啥话,或许汪敏学是冉雯雯的朋友,只是些无关紧要的话,来的人想和冉雯雯、罗丹话,往往文不对题,找不到共同语言,对事物看法也不一致。

    找不到共同点,没有办法弥合,好心只能当成驴肝肺。

    到了晚上,冉雯雯和罗丹要休息,汪敏学来到上房,大哥从箱子里拿出一条崭新床单,大嫂看到后:“不能用,床单是我妈给我陪嫁的。”大哥要往床上铺,大嫂不同意,各自拽着床单一头,两人进行拔河比赛,汪敏学想到这些觉得丢人,一直念念不忘耿耿于怀大嫂所作所为。大嫂和大哥结婚后,不愿意和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吃不好,穿不暖,闹分家,要单干,母亲满足她的心愿兄弟分了家。分了家,特殊情况大嫂自己做饭吃,大多数情况下,母亲做好饭,大家一起吃。母亲辛辛苦苦打晒下来的粮食,大嫂趁母亲不留意,装进自家柜子,家贼难防,母亲:“看在你大嫂也是为我的孙子孙女着想,不计较这些区区事。”汪敏学大嫂卫校毕业被安排到乡**卫生所上班,大嫂嫌弃工资太低,自愿放弃当个工商个体户,生意越做越抠门。

    汪敏学安排冉雯雯、罗丹俩住在北面很简陋的单间房,两人挤在一张床上休息。

    雯雯、罗丹不,汪敏学敏感意识到城乡在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包括思想沟通方面。按当地的条件,汪敏学家不算多差,房子有许多间,用木板房盖成的大瓦房,砖房,土房,石头房,几处院子,要有尽有。当地人有人曾形容,:“房子真多,陌生人要是到家里去,搞不好,不知道怎么出得来。”厕所用石头垒成,周围邻居卫生条件脏乱差,吃水人到沟里去担水。不过空气新鲜,风景相当不错。

    汪敏学有病,根本没有精力陪伴她俩,认为冉雯雯和汪丹待一天,如同待一年一样难受,熬呀熬终于熬到了冉雯雯和罗丹离开那天。

    冉雯雯和罗丹也没有多待,要走时,冉雯雯避开罗丹单独对汪敏学:“真不凑巧,我们一来你却病倒了。”

    汪敏学呲牙咧嘴难受:“没有办法,吃了五谷得百病,我俩可能注定有缘无分。”

    “治病要紧,有什么等待开学再,现在什么也不用多想。”

    汪敏学勉强支撑地把冉雯雯、罗丹送到火车站,汪敏学后来晕晕沉沉也不清楚怎么回到家里的。

    截止把冉雯雯送走,汪敏学厌食,没有吃一口饭菜。

    当天晚上,汪敏学睡在木头床上,神志不清,乱胡话,母亲很担心:“孩子你究竟怎么了?会成这样子!”

    “我也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情?”

    “先将就一晚,明天清早我带你进城去医院看病去。”

    母亲问完话,汪敏学紧接着不停拉带脓带血的痢疾。

    冉雯雯、罗丹走的第二天,母亲带着汪敏学步履艰难到医院去看病,当时汪敏学的脑子记忆力衰退,医生得了急性痢疾并开了处方,母亲到药房拿了痢特灵,补脑汁。

    当晚,汪敏秉和汪敏学在一张床上睡觉,等汪敏学清醒后,汪敏秉:“迷信不信还不行,婆婆奄奄一息,胡话,口里不停念叨下大雨,二姑打着雨伞,从红崖梁上来了,要拽婆婆一起走,我在一旁听见,惊恐万状。”

    哥哥描绘的惟妙惟肖,令汪敏学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