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回顶住压力寻找突破

A+A-

    毕业分配有正式职业不安心好好在单位上班,辞职下海经商,在当时所面临阻力非常大,人们的思想受传统观念影响没有根本转变,考学的目的停留在分配就业层面上,一个学生毕业没有多久不要工作去投倒把还不让笑掉牙。

    想当年,即将面临分配,汪敏学联系大城市一单位,两哥哥各自给单位请假,连班都不上,请假来到大城市,吃住在宾馆几星期,硬是把汪敏学联系的单位给搅黄才纷纷撤离,汪敏学后被分配到边缘山区,这次汪敏学又旧事重提,使几个哥哥非常恼火,好处是都已经成家立业,有了自己老婆、孩子,分散精力,顾不上弟弟的事情了,认为由他性子折腾去好了。

    家里没有人支持,周围没有人理解,汪敏学个性很强,根本不打算回单位,自己又没有多少经验,只好也只能做些本生意。

    无奈之下,汪敏学来到辖区的一个乡村,去找周太舟,一打听周太舟离开了原住地,到其它地方,做了倒插门女婿。

    汪敏学顺藤摸瓜继续寻找周太舟踪迹,在路上他看到清幽幽的泉水,不停地流向稻田,流向村庄,流向田野,最终汇聚一起流向河流,路的两边是数不清各种果树,梨树、苹果树、橘子树、桃树、杏树、枇杷树、樱桃树、核桃树、石榴树、柿子树、枣树要有尽有。又行走了一阵子,迎面遇见盘了两个扎辫子漂亮的姑娘,她们只是相互扫了一眼,各自按各人的方向行走,汪敏学好多年没有来过这里不知近来情况,又转过头来问道:“姑娘,你知道周太舟现在在哪个地方居住呀?”

    姑娘回过头来道:“早沟那里,站这里能看到。”姑娘停住脚步指了大致方向。

    “周太舟来这里,过得还好吧。”

    “找了个地方,盖了新房子,娶了媳妇,又能带头勤劳致富,本身有点文化底子,又能吃苦耐劳,大伙有目共睹,很短时间当上了村组长,他可是三喜临门。”姑娘边边继续走。

    汪敏学客气的:“谢谢你了,不然可能要走不少冤枉路。”

    姑娘面带笑容:“不用客气,举之劳。”

    汪敏学按姑娘指的方向找到周太舟新家,耀入眼帘的是一个别具特色的三层楼,不是很大的院子,两只一灰一黑色的大狼狗看到有陌生人来,在院子大门附近汪汪狂吼,周太舟出来看是汪敏学高兴的嘴都合不拢,赶忙招呼汪敏学到家里坐,汪敏学走进会客厅,先是左顾右盼,看看这几年周太舟都干些啥。确实变化很大,自从土地包产到户,粮食价格倒是基本稳定,可某些农产品,农副产品由于供求关系,价格节节攀升。周太舟从中受益,盖了崭新三层楼,家具也换上新的,和汪敏学上学前的情况大相径庭,面貌焕然一新。

    周太舟见汪敏学来了,一边忙倒水,一边招呼汪敏学到沙发上坐,等汪敏学坐下后热情地问:“敏学你分到哪里?”

    “我被分山里的一个镇。”汪敏学回道。

    “那个地方蛮好的,我有时间也到你那里去玩玩,整天待在家里闷得慌,出去好散散心,见见世面。”周太舟轻松自如的。

    “我辞职,不上班了。”汪敏学声音不大,周太舟以为汪敏学是犯了错误,单位不要他了,问:“你上班时间不很长,都干什么了?他们要辞掉你。”

    “是我不想干了,没有人辞退我,在单位上班太憋屈。”汪敏学解释道。

    “那你又在哪里找到了好工作?”周太舟不解的问道。

    “没有,我今天来想让你帮忙,在这里找个适合养猪的地方。”

    “你搞错没有,这些是我们这些泥腿子人干的活,那是你干的?!让我摸摸你头上发烧不。”周太舟一本正经生气挖苦道。

    “你就帮我一下,算我求你了成不成?!工作我已经辞了,总要给我找个暂时能立足的地方,不至于颠沛流离当流浪汉。”

    “事关重大,给我时间。容我好好想想给你答复。”

    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确是,汪敏学要走,周太舟像是要打架一样硬是拦着不让走,:“老婆回娘家不在,指望不了了,我亲自下厨,炒几盘菜,咱们好好痛饮几杯,来个一醉方休。”

    “也行,好几年都没有见了,在一起好好开诚布公聊一聊。”汪敏学。

    “我也是这个意思,你就没有必要急于要回去家。”周太舟。

    “老婆又不在,我不想麻烦你。”汪敏学。

    “不要瞧我,我的厨艺比老婆要好得多,要是客人来到家里,都是我亲自下厨,她最多打个下。”周太舟信心满满。

    周太舟来到厨房,汪敏学跟了过去,汪敏学:“我炒菜不咋样,做饭有点门外汉,只能打个下。”

    周太舟:“我是主,你是客,啥也不用你动来干,你就坐在堂屋耍,我不像你,对待干活习以为常,你干活,我看到了心里着急。”

    “不让帮忙算了,那我就饭来张口。”汪敏学。

    周太舟使出看家的本领,拿出自己平时没有舍得吃的山珍,炒了几碟菜,酒是自家酿造的玉米酒,山里人一般不爱喝瓶装酒,自己没有酒才喝瓶装酒。周太舟菜炒好后,招呼汪敏学道:“不怕你见笑,就这条件,只能和以往相比好多了,可是和你在外面无法进行对比。”

    汪敏学道:“外面有外面优势,这里有这里的特色所在,各有千秋。”

    酒桌上汪敏学莫名其妙问道:“你的大哥、姐姐、妹妹包括你本人,都成家立业,整天为自己日子忙得不亦乐乎,你二哥找到女朋友没有?听他没有啥能耐眼头还挺高呢。”

    “以往我当你面提过二哥的的终身大事,河边有一家女子,长相绝对没有啥挑剔的,就是性格开朗一些。二哥封建思想严重,因循守旧,嫌人家花里胡哨,作风有问题,人家现在孩子都好几岁了。当今社会剩男不剩女,女子即使丑陋都剩不下。”

    “你二哥太槐的的确确老大不了,找个黄花闺女困难重重,几乎是不可能的,四处打听打听哪里有离婚的,以及别的原因中年妇女,总不能一个人东游西逛,孤独终老,一辈子连个女人味也没闻过,多没劲。”

    “二哥一没有钱,二没有权势,长相就那样一般般,寡妇跟总要有跟他的理由,我们无能为力,帮不上他的忙,又不是缺钱啥的,只能听天由命,顺其自然吧!”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谈论了分开后各自所见所闻,各人对社会变革生活的深刻体会,周太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期待,汪敏学则想过着与世无争,世外桃源的生活,两人痛痛快快在庄里一起痛饮了一场酒。都喝得烂醉如泥,不省人事,一觉醒来已是黎明时分。

    醒来后,周太舟问汪敏学:“你需要吃点什么?”汪敏学:“酒喝多了,来点稀的就行。”周太舟洗了点大米放上大红枣熬成稀饭,动做了可口菜。

    周太舟经不起汪敏学死磨赖泡,答应给汪敏学寻找地方。汪敏学要走时对周太舟:“多留意一下,一有消息就通知我,不然我整天在家,无所事事,心也烦。”周太舟:“你放心,我尽快给你答复,绝对让你满意为止。”

    周太舟再三考虑,找到一个比较大周围环境不错的地方。这个地方,面对着河流,和别的地方有所区别,树木茂盛,一年四季,雪、雨较多,要是有雪、雨,每一次要先于别的地方下雪、雨,有时这里下雪、雨了,别的地方还不一定下雪、雨。这个地方自然环境独特,气候变幻无常,不但有肥沃的土地,还有广袤的原始森林。

    倘若你站在山巅望去,茫茫一片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时不时还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鸟类飞翔,偶尔有野兽出没,七十年代初,从城里来了一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响应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知识青年自带行李,曾在这里安营扎寨,劳动生活过,大部分知青后来返城,极少数人却留了下来。可能从古至今没有文人墨客来过这里光顾过,不然在他们的笔下又能描绘出另一番景象。

    此地离汪敏学家要隔一条河,周太舟要是进城或从城里返回一般要经过汪敏学家所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