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回传统观念误人不浅

A+A-

    自从土地实行包产到户政策后,一些庄稼人认为孩念书没有啥用,能认几个字不当个睁眼瞎能算算账别让人哄了就够了。每年高考结束得到消息,能考上学的孩子寥寥无几,提倡读书对山里人缺乏吸引力,不如早点让孩不上学回家帮大人干农活,减轻劳动压力。在一些庄稼人看来孩子上学浪费时间,还得花冤枉钱。不像生产队那时期都吃大锅饭,以混不值钱工分为目的,混来混去混自己,越混越穷,学生劳动,生产队不给记工分,纯粹义务劳动,谁也不傻,强制让家里孩到学校去读书。

    包产到户,大大调动农民积极性,同样的土地不一样的收益,简直是天壤之别,丁是丁卯是卯,一个萝卜一个坑,学生逐渐减少了,想继续上学的学生只能转到其他学校上学。这样翟刚青不得不告别教书生涯,当农民没有人竞争,不用求爷爷告奶奶,走后门托关系,是最可靠最稳定的就业门路之一。

    对勤快能干人来,没有啥了不得。对翟刚青来,心里非常清楚在山里当农民意味着一辈子肩扛背驮,不情愿不甘心又没有其他门路回家干农活。焦点还不在这里,翟刚青在农村显得年龄大了,在农村男子年龄大要是没有钱媳妇不好找的。近来,家里托人给翟刚青找了一个女子名字叫沈洁,沈洁身材苗条,皮肤洁白如玉,漂亮,无可挑剔,翟刚青见了女子面非常的满意,有点急不可耐,恨不得早晨提亲晚上就完婚。

    改革开放人们思想观念逐步在改变。当一个名不经传看来不起眼的临时代课教师,女方家看到希望,对彩礼钱要求也不是过分,虽然没有转成正式教师,不定哪天政策起变化转正不是不可能,起码给人有念想有盼头。教师这个头衔不少人可是梦寐以求,也能顶一部分的彩礼,头衔没有了,女方家彩礼一分钱也不会少的。对翟刚青来,面对家里目前处境,一时拿不出多少彩礼,想娶上天仙一样媳妇变得遥遥无期,又生怕夜长梦多,非常苦恼,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不由自主叹息道:

    “雨夜沧桑人憔悴,何时抱得美人归!”

    沈洁对翟刚青过去一无所知,要是知道了或许不会去斤斤计较,或许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对翟刚青来曾经有过一次不堪回首的恋爱往事。

    翟刚青家附近不远处开一工厂,生产人们生活用品,效益不好也不坏,比较稳定,从城里分来了一个姑娘杨云薇,长相过得去,气质倒也不错。

    杨云薇打算到城里找个对象。工作在深沟里,花开花谢,几人知?翟刚青在不大一所学校学校教书,和工厂一个伙关系走得近,有来有往,伙已娶妻生子,一天把翟刚青带到生产车间来,翟刚青见到了杨云薇,可谓一见钟情。翟刚青把心思告诉伙,伙:“关键要靠自己,我左右不了人家的思想。”翟刚青来工厂次数更多了,起初杨云薇没有对翟刚青感兴趣,只是觉得翟刚青体格健壮,人倒是很不错。

    人员有限,就那么一些人流动,杨云薇心想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不行,一时期也没有遇到合适能处在一起的对象。

    男怕磨,女怕泡。久而久之,杨云薇经不住翟刚青穷追不舍追求便同意翟刚青相处一段时间再定。

    两人正当风华正茂,干柴烈火,一点就然,两人如饥似渴有生理需求。按理到最安全隐蔽的房间进行,不知是咋滴,鬼迷心窍了,或许是带有一定浪漫色彩,居然用玉米杆做床垫,玉米杆叶子还是绿黄颜色,两人在地里亲热了起来。不巧的是,地里主人女儿远处发现了还没有砍下的玉米杆绿芝麻杆摇摇摆摆,以为谁偷玉米棒烤着吃,悄悄告诉了家里父亲、哥哥,父亲、哥哥又把左邻右舍秘密召集起来,组织人数不少,拿着锄头、铁铲、木棍等家伙,悄无声息四面合围方式溜到两人正在剧烈运动的地方,多数人居高临下站在石头墙上,当两人发现了来人为时已晚,来不及躲避,慌忙拿起衣服,捂住私密地方,羞得无地自容,来的人埋怨:“真够倒霉,原来人家正在地里干见不得人龌蹉事呢!被我们这帮人撞见了。”

    翟刚青觉得没有啥,知道人越多越好,反正是奔着结婚去的,不是耍流氓,杨云薇迟早是自己的人了,以后没有哪个人再会去追杨云薇。作为杨云薇认为未婚在野外同居被人发现是奇耻大辱,无脸面对亲朋好友,要是家人知道了,还不把自己打的半死不活。工厂人多嘴杂,唾沫星子淹死人的,无论如何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丢死人了。想到这,杨云薇心里苦闷一时半会儿解脱不了,选择了用服毒自杀的方式来结束年轻宝贵的生命,实在令许多人匪夷所思无法理解封建思想害人不浅。

    翟刚青非常痛苦,跪在墓地前,自言自语:“你怎么那么糊涂,想不开呢?!为此轻生不值得,也犯不着。”

    人们当时所能看到的是一个孤零零的土坟墓,上面插了不多退了色的花圈,耸立在半山腰,人们议论纷纷,随着时间推移,很少有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