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回睹物思人情景再现

A+A-

    汪敏学望着刘蕾家会客室桌子回忆起了和刘蕾父亲一段往事,刘蕾哥哥和嫂子你情我愿算得上自由恋爱,刘蕾父亲死活不同意,自始至终得不到认可。

    有一年的春节,刘蕾父亲利用会客厅桌子热情款待汪敏学一行情景,历历在目。刘蕾、刘蕾哥哥和刘蕾未过门的嫂子,节日假期即将结束,各自陆续按行程回到单位上班去了。

    一天下午,汪敏学来到刘蕾家找辉光,一进屋,刘蕾父亲很客气笑脸相迎:“快坐,一年到头了,很难见上一面、两面的。”

    汪敏学笑容可掬,一屁股坐在屋里沙发上,心里清清楚楚毫无顾忌有意这样问道:“听您还没有过门的未来儿媳妇也回来了,人呢?”

    “昨天坐火车走了,回单位上班去。”刘蕾父亲很客气回道。

    “唉!我早知道,他俩走,早来一天就好了,可以和他们见上一面,好好聊聊。”

    “那行,叔,我走了,就不打扰您了。”汪敏学从沙发站起来告别道。

    “正月天遇见,哪能不喝上几盅就想走,看叔管不起一顿酒咋的?!”刘蕾父亲面带笑容,诚恳邀请道,到这份上,汪敏学不好再走了。

    刘蕾母亲补充道:“叔好心留你们,可不能把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冷落刘叔的一片心意。”

    汪敏学笑着:“不走了,有吃有喝的,正巴不得呢。”汪敏学只好一屁股又坐在沙发上。刘蕾母亲见留住了上门客人,便到厨房炒菜去了,刘蕾父亲在会客厅陪伴汪敏学。

    刘蕾父亲从柜子里拿出平时都舍不得喝的茅台酒,:“今天我们不喝别的其他酒,就喝这个酒,不会酒不好吧!?”

    汪敏学道:“喝档次低一点的酒行了,何必破费?!茅台酒留着应酬其他客人吧!”

    刘蕾父亲指着茅台酒:“不要那么多,就用这酒好了,不来个一醉方休别想走!”

    刘蕾父亲真正把汪敏学当作贵客看待。

    不一会,凉菜、热菜陆陆续续端上桌来,刘蕾父亲招呼道:“来坐,别耽误时间。”

    汪敏学起来,来到饭桌旁,坐在椅子上。当时汪敏学和刘蕾没有啥交往,自然酒桌上无所顾忌,无话不敢讲,很随便,根本不担心惹恼刘蕾父亲,使刘蕾父亲生气,针对刘蕾哥哥和未来的嫂子劝道:“两人在一个单位工作,感情上你情我愿,自由恋爱,一些人求之不得,叔应该支持才是,不应该竭力反对,百般阻挠,我不知道您心里是怎么想的?”

    刘蕾父亲回道:“两人只是在交往,普通朋友关系。”

    汪敏学去过刘蕾哥哥所在的单位宿舍,两人密切来往信件都亲眼看过,清楚知道当时刘蕾哥哥和未来嫂子如胶似漆,到了难舍难分地步,不可能改变什么,道:“您不认可,反对无济于事,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反而得罪未来的儿媳妇,那样得不偿失,反倒不好,不如顺水推舟,做个整人情,免得自己给自己气受。”

    “两人不合适,不可能有结果,我已经给我的儿子四处张罗找好了女朋友。”刘蕾父亲坚持己见。

    汪敏学劝道:“鞋子大合适不合适,只有自己穿了才会知道,您给儿子介绍的对象人家要认可,不认可也是白费心,徒劳无益。”

    刘蕾父亲固执任性道:“由不得他了算,他必须听我的话,不然我就当没有抚养他这个儿子。”

    汪敏学哭笑不得反驳道:“人家两人你情我愿在一起,您凭啥反对,这不行那不行的?!实在很荒唐可笑至极!这样和过去包办婚姻有啥两样?!亏您还是走南闯北的人!人人都为了儿女能幸福美满,您倒好是千方百计去破坏阻挠,生怕子女幸福,您怎么是这样不可思议的人?!只要他俩满意,您就不要管那么多了,操那么多闲心!人家已经上班了,自己挣钱不靠你养活,认不认无关紧要,为此事闹翻完全没有那个必要!问题出在您身上,也很不值得,叔,您是不是这个理?”

    “反对的理由,我抚养了他,是他老子,他是我的儿子,这种关系永远无法改变。我还不是都为了他好,他在外地上班,我还得想方设法赶快把他调回来成亲,不然夜长梦多,不然我和她妈老了无人照顾,有啥事指望不上。”刘蕾父亲强词夺理。

    汪敏学据理力争提醒道:“您这样不是为了他们,而是在害他们!国家为什么反对包办,提倡自由恋爱?是很有道理的,是用无数人的痛苦甚至付出了了生命血的代价的代价换来的,不可能之女都按照您自己意愿行事。不信七里看账本走着瞧好了,您的任何方法不会奏效的!”

    “是我的孩子就得按我的要求去照办。”刘蕾父亲面无表情严肃口气坚定的。

    不过无论汪敏学话得有多么难听,刘蕾爸爸没有恼羞成怒,暴跳如雷发脾气,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张,一而再再而三强调,辉光和叶音英春节到家只是普通朋友,没有丝毫的改变。

    刘蕾爸爸反对刘蕾和汪敏学在一起,与这次汪敏学为了刘蕾哥哥和嫂子能在一起,不留情面,当面针锋相对顶撞刘蕾父亲或许有直接或间接关系。但,刘蕾根本不知道其中原因,只是认为爸爸反对她和汪敏学在一起。

    汪敏学从没有见到过像刘蕾父亲这么固执任性的人,无言以对,啥都白费口舌,徒劳无益,改变不了什么。刘蕾的爸爸多疑、烦躁、抑郁,为何和一般父母对待之女的态度不一样,大相径庭?根本不顾及考虑自己子女的感受喜爱,把自己正确或不正确的观点强制强加灌输给自己子女,一时令汪敏学煞费苦心,百思不得其解,反复寻找答案,只能一个解释,青春期恰巧撞上了更年期。要不然有心理或其他疾病缠身,突然看起来只是病就去世了只是表面现象,有点牵强按理不过去,站不住脚,不清楚是否正确与否。

    刘蕾父亲已经与世长辞,什么也不知道了,可对于之女一生伤害程度远远没有结束。

    刘蕾哥哥曾拿父亲给哥哥介绍的女孩在大桥下面,坐在沙滩照的很自然的一张相片,让汪敏学瞧过,从相片表面来看女孩温顺善良贤惠乖巧,模样倒也很标致,刘蕾父亲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世界观审美观在审美。

    由于刘蕾父亲的竭力反对,刘蕾的哥哥曾和未来嫂子结婚前,闹得鸡犬不得安宁,周围许多人议论纷纷,刘蕾未来嫂子受到空前的压力。

    刘蕾哥哥和嫂子,没有听刘蕾父亲的话,和刘蕾未来的嫂子喜结良缘,刘蕾父亲无可奈何,一直闷闷不乐,面子上过不去,台阶下不了,直到临死前还在耿耿于怀,心里一直不满意没有经过他批准认可同意,这门自作主张的婚姻,刘蕾的嫂子结婚后后来很少回家,看望父母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刘蕾或许看到父亲对哥嫂情况,不想令父亲再生气,倒是听了父亲的话,为了父亲做出极大妥协让步,忍痛割爱,其结果不言而喻。

    刘蕾性格柔软腼腆,恋爱婚姻问题上,表现的软弱无能,不明白父母的观点只能是用来参考而已,不是父母让你爱谁你就爱谁,不让爱谁就不爱谁的,全凭自己感觉判断。切实利益可以妥协让步,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幸福,做出妥协让步恐怕就不对了。关于这一点,无论刘蕾后来婚姻幸福与否,辉光无可厚非是非常正确的。也不能把恋爱婚姻与孝敬不孝敬放在一块事,听了父母的话就是孝顺父母,不听父母的话就是不孝顺父母,父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自己觉得道理能站住脚的话才能听,必然父母是过来人,有实践经验,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给自己造成终生遗憾。事物是在发展变化的,看问题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尽可能挖掘发现各个人的潜能,亮点,不能只看到表面现象,看不到事物本质的东西来。有人议论:“那是父亲太爱自己女儿的缘故,女儿也爱自己的父亲才那样百依百顺听父亲话。”但要清楚一点事物不一定总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