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出招

A+A-

    江晴容进城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人赶制面罩和防护服。虽出门前,也有准备,来到这里后,才知道远远不够。

    此外,她还开了个捐赠处,不要银子,只要衣服,粮食和药材。

    特殊时候,特殊对待,这种时候,银钱反而无用。

    另则,城门口是有守卫的,县衙早就知道太子妃会来,早早就派人盯着。这会儿江晴容刚进门,那头就已经着人前去报告。

    江晴容没进县衙,而是驿站歇下。因为有着被掳一事,护卫队将整个驿站看着十分严实,连只蚊子恐怕很难飞进去。

    县老爷很年轻,看上去不过是二十来岁的少年郎,生得唇红面白,风致楚楚,一脸傲气。

    听闻,还是许知府的侄子。

    景林来报时,江晴容刚换了身衣服,洗去了一路风尘和疲惫。

    “看着不像是能担事的样子,娘娘可要见一见。”

    “既然与许知府有亲,见与不见有什么重要的。想来,早早就得了话的,让他将县衙的人马调过来,人可以回去了。”

    景林心想:也是这个理。

    许知府看上去一脸老实,却长了一颗玲珑心。那么多难民被隔开,毫无做为,县衙的那位联着亲更加是不靠谱,指望他帮忙,太不现实。

    景林暗道:太子妃太难了。要是太子的话,起刀落,办掉几个人,下头都老实了。

    景林的想法,江晴容无从得知。

    身份这东西,有时候是个累赘,有时候却很管用。捐赠令发出去后,城中百姓起先只是好奇观望。江晴容考虑再三,让苏醒的林婉代她颁了一道太子妃令,但凡此次捐赠者,来日必得朝廷数倍偿还。

    林婉醒来时,人还是恍惚的,看到江晴容平安归来,还没来得高兴,就被赶鸭子去颁令。她头皮都是麻的。

    好在,这些年跟在江晴容身边,大风大浪也是经历过的。

    这种场合下,倒也镇定。她本就是猎户出身,与兄长相依为命,最了解底层民苦。对着围观的一街百姓,也没有装腔作势,出什么冠冕堂皇的话来。

    大水无情,人间有情,都是易江县百姓,抬都不见低头见,那个被限制阻隔在城外的人,也有他们的父母,兄弟姊妹,甚至是儿女,本就难以割舍,若非官府无能,谁愿意眼看着亲人去死。

    林婉虽不是贵族出身,却也经历了宫廷,她浑然不觉,自己已是今夕非比,她又是太子妃身边的女使,往那里一站,不知不觉之中,就带着不容质疑贵重之气。

    那是代表着太子妃的贵重,是朝廷的贵重与态度。

    有人试探性的拿出粮食,林婉笑着向那人道了谢,又请人前往侍卫登名造册,以便朝廷后期方便。

    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

    既然已经开了个好头,陆陆续续就有人送来衣物和积攒的药材。

    看到有人递上药材的瞬间,江晴容是感动的。这种时候,药材是最珍贵的。能捐赠出来的人,或许并没有抱着多大的希望,可她却知道,这份力量十分重要。

    这个时候,她甚至还挺为凤云霁高兴,庆光帝为父为夫都不怎样,却不否则,他其实算得上是个好皇帝。他掌政时,朝堂如何姑且不提,至少百姓还是能丰衣足食的。

    “县衙的人已经调过来了,”景林的脸色很不好看。

    “怎么了?”江晴容望向他。

    景林青着脸,气道:“属下若是没有记得,一个富足的县部,除去知县,县丞,县尉,医官等文职,光兵房就该有足百人!”

    “哦?”江晴容脸色沉静,听出有异,便问:“可有什么不妥?”

    景林:“娘娘,县衙虽,可这种时候,正是齐心协力之际,那县令只调了十几个人过来!连医官都没有过来!他们难道不知道这个时候,救人要紧,医官应该首当其中吗?!”

    地方官府配制,身后大内侍卫,景林本来也不太了解。但自从知道自己经护太子妃南下,他便在程清的授意之下做足了功课。

    太子殿下担心太子妃安危的同时,自然也是担心她会被下头的人糊弄。景林不敢大意,记得十分牢固。

    “原来是这样。”江晴容早就料想到了,不以为然地摆了摆,“城门处还有布防,县衙也要有人把守,县令也不是虚职,总要领着人四处查看民情,能给你派几个人过来,已经很不错了。”

    景林觉得不可思议,急了,“娘娘!您怎么能为他话!”

    江晴容转而冷笑,“听这位年轻的县令,与许知府关系亲密,你觉得真能借足人?”

    景林:“”

    想到许知府那个滑头,景林脸色又是一黑,“可娘娘要调人,他们不该如此。若让太子知道,定会治他们的罪。”

    江晴容摇摇头,“强龙不压地头蛇,这个道理你懂吧。”

    “那娘娘可有何安排?”景林有些泄气,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随行南下,景林的首要责任是护太子妃安全,他虽然带足了人。但太子妃来此事事都要亲为,他带来人的,还要分派别的任务去做,这种时候,不好与人起冲突。

    江晴容想了想,“只十几个人,就先让他们维持秩序吧,盯着点,但凡有不老实的重罚。”

    景林一愣,“娘娘的意思是?”

    江晴容斜了他一眼,“毕竟不是熟悉的人,趁此敲打一番,日后才不至于出错。”

    景林一个灵激,反应了过来。

    既是敲打,那必然是要先犯了错,才有借口,才能立威。最好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样的敲打才是最有力的。

    景林面上一喜,“是,属下这就去办。”

    江晴容进了驿站就没有出来,易江知县许满,很早就得了上头的指令,不必与太子妃对着干,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制造出一点混乱,让这位京都来的娇贵知难而退即可。

    江晴容没有召见他,他也没恼。

    有叔父在上头顶着,他实在是很硬气。太子妃派人来调人,他也只是露了出个不过如此的讥讽表情。

    县衙不过百来人,除去老弱残病,能用的也就那几十人。他虽将让权,将人借调过来,可真正来的也就十来人。

    且全都是与他一条心的硬茬,被调过来,表面顺从,实际只会阳奉阴违,暗中使绊。

    他想,这位太子妃怕是要当从出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