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诏书
从头到尾将圣旨看了一遍,连蒙带猜的,朱由检大概将圣旨的内容认了个遍,无非就是:
朕疾弥留,储嗣未立,皇五弟信王检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朕大行之后,承袭大统,嗣皇帝位,奉祀宗庙。
整份诏书中,最紧要的,也就八个字&p;p;p;d;&p;p;p;d;承袭大统,嗣皇帝位!白了,就是继承皇位!
这份诏书,虽然没有明着册封朱由检为皇太弟,但实际上,只要有这份诏书在,朱由检就已经可以名正言顺的在皇兄朱由校大行之后,继承皇位了!
也难怪当时皇后会忙不迭的暗示自己,将诏书好生收藏了,这诏书要是落在阉党魏忠贤的中,那还不知道会掀起什么风浪来呢!
对于明朝末年的历史,穿越之前的朱由检,其实并不是很熟悉,但却也知道,朱由检上台之后,阉党魏忠贤很快就倒了台,甚至连一年都不到吧?
在史书上,这么短的时间,那就是一笔带过的事情!
但实际上呢,几个月的时间,却可以发生很多事,甚至完全可以让一个人,死上无数次,特别是像朱由检这样的刚刚穿越来的菜鸟!
在另外那个历史时空中,朱由检继位,到阉党倒台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些什么事,史书没记载,朱由检自然也是不清楚的!
不过有一点,朱由检却是很清楚: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也咬人!
阉党魏忠贤,权势滔天,把持内外朝政,号称九千岁,他心里肯定也很清楚,一旦自己上台,第一个要对付的,肯定是他!
既然如此,魏忠贤怎么可能眼睁睁的就那么看着自己上台,然后铲除他的党羽,最后整垮他?
可能吗?魏忠贤又不傻,他可是一代权阉,掌控大明帝国内外朝政,一遮天,他怎么可能束就擒,心甘情愿的交出中大权?
那可是一个庞大的帝国的最核心的统治大权啊!如果没有失势,魏忠贤怎么可能交权?
朱由检想要成为大明帝国真正的统治者,少不了,还得从魏忠贤中,把皇兄交给他的权力,再一点一点的收回来!
而在这期间,还不能有任何的行差踏错,否则,等待朱由检的,绝对是死路一条!
而且死得可能比历史书上记载的魏忠贤的下场,还要难看十倍百倍!
而想要从魏忠贤中夺权,第一步,肯定就是要培养起一批忠心于自己的心腹!
单靠朱由检一个人去单打独斗,肯定永远都不可能从魏忠贤上夺回大权的!
而刚刚穿越到这个位面时空中的朱由检,对于周围的人,可以是完全陌生!
谁是忠,谁是奸,哪些是魏忠贤安排到自己身边的眼线,等等,这些情况,朱由检可以是一点都没掌握!
嗯,准确地,到目前为止,朱由检在这个位面时空中认识的人,扳着指头都能够数的清楚!
宫中的皇兄皇嫂,那就不了!
虽然皇嫂肯定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如果没有皇嫂在,自己恐怕还拿不到这份继承大统的诏书呢!
只不过皇嫂现在在宫中,她自个儿可能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不定还正指望着在宫外的自己,能够早日扳倒魏忠贤呢!
指望着皇嫂再帮着自己,应该是不大可能了!
至于皇兄,皇兄现在已经行将就木,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而且,就算皇兄还好好的,自己也根本指望不上他!
魏忠贤为何能够一党独大?还不就是因为他在皇兄面前特别得宠,皇兄特别的信任他吗?
否则,以魏忠贤一个惜薪司的太监,怎么可能一飞冲天,成为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因此,皇兄也是绝对指望不上的,甚至于就连皇兄派来信王府,保护自己的那些羽林卫亲军们,其中不定有多少人,是魏忠贤通过皇兄之,安插到自己身边的密谍暗探呢!
至于府中的太监,朱由检就更不敢相信了!嗯,也许,自己刚刚睁眼那会儿看到的太监,顺子,应该还是可以相信的!
朱由检怎么也是大明天子唯一的亲兄弟了吧?信王又是亲王之爵,虽然现在不过才十六岁,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都还没成年呢!
可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历史上,朱由检好歹也是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扳倒了阉党魏忠贤的少年天子,怎么可能会是个糊涂蛋?
能够被朱由检留在身边,贴身服侍的,如果都不可以信任,那朱由检就真的不知道这信王府中,还能够相信谁了!
嗯,以朱由检的聪慧,信王府中想必还是可信任的人居多,但也绝对不是全都都可以信任的,其中肯定混杂有魏忠贤安插进信王府的眼线!
在自己穿越来之前的那个朱由检,就算是明知道哪些是魏忠贤安插进来的眼线,也绝对不可能将之一打尽的,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让魏忠贤对朱由检更加的忌惮和猜忌!
将之留在信王府中,甚至故意透露些无关紧要的消息,让他们传递给魏忠贤,才是最好的处置方法!
只不过,现在的朱由检,人还是那个人,魂却已经不是那个魂了!
从穿越到现在,也不过才过去了几个时辰,认识的人,连一个巴掌都能够数的过来,身边认识的,更是只有顺子一个!
而朱由检现在唯一能够信任的,恐怕也就只有这么一个顺子了!
看来,自己想要成事,想要从阉党魏忠贤中一点一点的将失去的权力,再夺回来,还少不了要依靠顺子这个太监呢!
想到这些,朱由检便又高声叫道:&p;p;p;ldq;来人!&p;p;p;rdq;
房门推了开来,一个太监躬着身子,低着头,碎步走了进来,走到朱由检跟前,低声道:&p;p;p;ldq;信王殿下。&p;p;p;rdq;
朱由检抬头瞧了那个太监一眼,皱眉道:&p;p;p;ldq;你是谁?顺子呢?叫顺子来。&p;p;p;rdq;
&p;p;p;ldq;启禀信王殿下,顺子公公,刚回王府,就被徐公公给叫了去。&p;p;p;rdq;
&p;p;p;ldq;徐公公?哪个徐公公?&p;p;p;rdq;朱由检心中猛地一惊,急声问道。
&p;p;p;ldq;王府侍讲管事徐应元徐公公。&p;p;p;rdq;太监低着头低声道。
&p;p;p;ldq;王府侍讲?&p;p;p;rdq;朱由检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
侍讲,好像就是给自己上课的老师,没来的时候,可以代替老师给自己上课,或者在课后给自己温习功课的,类似于助教性质的教员吧?
我去,没搞错吧,自己的侍讲,竟然是个太监?一个太监,能教自己些什么好东西?难怪明朝会亡了!
微微愣了一下,朱由检旋即便又冷声道:&p;p;p;ldq;去,把顺子给我叫来!&p;p;p;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