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怎奈冕服未备耳
普通的大明百姓,他们自然不知道,大明的天启皇帝,其实早在两天以前,就已经龙驭宾天了。
他们只知道,城东钟鼓楼里的晨钟暮鼓,每天都是按着时辰,按时敲响的,敲击的次数,也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
而一旦钟鼓楼的钟鼓声,没有按照时辰敲响,而且是一下接一下,一连敲上一百二十八下的时候,就意味着大明,又有大事发生了!
不是太皇太后仙逝,就是皇帝老儿龙驭宾天!
前一次,钟鼓楼的钟鼓声,没有按照时辰敲响,还是七年前,泰昌皇帝驾崩的时候。再前一次,同样也是七年前,万历老皇帝驾崩的时候!
嗯,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城东钟鼓楼的钟鼓声,便两次没有按照时辰敲响,带给大明京师臣民的印象,虽然已经过去七年了,但却依然记忆犹新,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样!
万历老皇帝,那应该是大明朝立国以来,在皇帝的位子上坐得最久的一个皇帝老儿了,而他的儿子,泰昌帝,则可能是在皇帝的位子上,最短的一位了,连金銮殿上的龙椅,都还没做热乎,就双眼一闭,两腿一蹬,呜呼哀哉了!
虽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议论皇帝老儿,大明朝北京城里,天子脚下的治民们,还没有那个胆子,但是私下里,议论一两句皇帝老儿,上几句大明朝的国事国政,却还是可以的!
而在大明京师的百姓看来,自从万历老皇帝驾崩之后,这大明朝的皇帝啊,那是黄鼠狼下崽&p;p;p;d;&p;p;p;d;一代不如一代了!
泰昌帝在位一个月,听服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双眼一闭,两腿一蹬,驾鹤西去了!
而现在的天启皇帝呢,虽然已经做了七年的皇帝了,可听这天启皇帝,别的都不喜欢,连后宫嫔妃,都很少能见着皇帝老儿的面,可偏生却喜欢做木匠!
而且以做起木匠活来,就没完没了,国家大事,全都丢给了一个太监大魔头魏忠贤,搞得大明江山是一片乌烟瘴气,天怒人怨!
这不,南边听又大旱了,而东北边那一片呢,来自深山老林的野猪崽子黄太吉,自称什么鞑子王,把个辽东打得稀巴烂,几十万大明边军,全都集中在了山海关内外。
每年那金山银山,真个儿往辽东投去,而那辽东,却像是个无底洞一样,再多的金山银山,再多的大明边军,投到辽东去后,连个水花花都没溅起来!
而在年前,北京城里,更是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对于那次爆炸,北京城里的百姓,到现在都还记得一清二楚,甚至于基于这次大爆炸而流传出来的各种传奇故事,更是经久流传,成为酒肆茶馆中,书人最爱的一桩了!
对于那次大爆炸,北京城里的百姓们,虽然没人敢明着议论,但私底下,却有很多人,将那次大爆炸,归咎于皇上&p;p;p;lq;德政不修,宠信阉党,残害忠良&p;p;p;rq;,以至于天怒人怨,上天降下惩罚,警示皇上!
而现在,大明的天启皇帝,也总算是龙驭宾天,上仙升天去了!
至于继承大明皇帝宝座的新君嘛,就算是北京城天子脚下的大明百姓,其实都不是很在意的,他们更加在意的,还是一日三餐,衣食住行!这才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
&p;p;p;ellp;&p;p;p;ellp;
天亮后,紫禁城皇极殿里,信王朱由检,正带着英国公张维贤、定国公徐希皋、成国公朱纯臣、内阁首辅黄立极,次辅施凤来,以及其他内阁辅臣、六部尚书、侍郎、左右都御史、佥都御史等整个大明朝,位于权力最顶层的几个文武大臣,在天启皇帝的灵柩前,拜祭先皇。
而皇后张嫣,作为天启皇帝的原配妻子,跪坐在天启皇帝灵柩左侧,在信王朱由检拜祭的时候,微微低头,算是搭礼。
而身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王体乾和秉笔太监魏忠贤,虽然是内官之首,号为内相,权柄极大。
但在天家眼中,却不过是天家豢养的奴才,根本算不上皇帝的臣子,自然也没有资格,跟朱由检和张维贤、黄立极他们这样的王侯将相,一同祭拜天启皇帝。
甚至于,若不是司礼监还带着&p;p;p;lq;司礼&p;p;p;rq;两个字,魏忠贤和王体乾,根本连进入皇极殿的可能性都没有!
这就是内官和外官的区别!
外官是臣,内官是奴!
臣子与奴婢,谁的地位更高一些,还不是一目了然吗?
在太常礼官的主持下,朱由检三拜之后,长身而起,站到了天启皇帝灵柩的另一侧。而张维贤,和内阁首辅黄立极,则分别带领文臣武将,分成左右两班,依次进拜。
三拜之后,在太常礼官拖长的一个&p;p;p;ldq;起&p;p;p;rdq;字之后,张维贤和黄立极以及其他文武大臣,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
但随后,张维贤和黄立极,便又再次面对着朱由检,跪拜行礼,磕头道:&p;p;p;ldq;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请信王殿下,秉承先帝遗旨,于柩前承袭大统,即皇帝位!&p;p;p;rdq;
&p;p;p;ldq;请信王殿下,秉承先帝遗旨,于柩前承袭大统,即皇帝位!&p;p;p;rdq;
其他文武大臣,也跟着一起朝朱由检跪拜行礼道。
&p;p;p;ldq;吾,才疏学浅,恐难以当此重任。&p;p;p;rdq;朱由检假模假样的推辞了一下,道。
三辞三让的把戏,刚才在御街上,有魏忠贤在,朱由检真要玩这种把戏,还有些担心,会被魏忠贤从中阻挠,或者横生枝节!
但是现在,自己在御街上已经答应继位了,现在当着天启皇帝的灵位,谦让一番,也可以表现自己谦虚恭让的好品格嘛!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假模假样的做样子,皇位在前,谁也不可能真个儿就把皇位给推辞了出去!
许由洗耳的故事,那不过是三皇五帝,上古时代,虚无缥缈的传罢了!从上古三皇到现在,泱泱五千年历史,也不过只出了这么一个许由而已!
可见,不是人心不古,而是皇位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没有谁,当一个皇帝宝座,摆在面前的时候,是真正能够拒绝得了这种诱惑的!
凡夫俗子,不是上古贤士,自然也不可能如许由那般,连帝位也能推掉的!
听了朱由检的话,张维贤、黄立极等人再拜再请:&p;p;p;ldq;先皇升仙,江山无统,内忧外患,臣民翘首,以盼新君!&p;p;p;rdq;
&p;p;p;ldq;殿下光宗子嗣,先皇御弟,天潢贵胄,理应继承大统,嗣位为君!还望殿下以大明江山为重,天下亿兆臣民为重,早登大位,早安社稷!&p;p;p;rdq;
&p;p;p;ldq;吾,德才不显,于江山社稷,并无寸功,恐有负皇兄所托,臣民厚望。&p;p;p;rdq;朱由检再次推辞道。
朱由检话音刚落,张维贤和黄立极等人便再次叩拜行礼道:&p;p;p;ldq;殿下事父忠孝,事兄礼义,待人以仁,忠孝礼义仁,五德皆备,何来德才不显?皇明社稷安稳,江山永固,百姓乐居,便是天子之功,天下之福!&p;p;p;rdq;
&p;p;p;ldq;殿下心怀天下,有为皇明江山社稷,建功立业之心,便应早承大统,统御万民,以庇护天下苍生为己任!&p;p;p;rdq;
已经三请了,差不多了!
朱由检暗暗松了一口气,然后了一句:&p;p;p;ldq;怎奈冕服未备耳!&p;p;p;rdq;不是我不想当皇帝,而是冕服都还没准备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