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户部条陈,没了?
咬了咬牙,把心一横,朱由检摆了摆,道:&p;p;p;ldq;罢了,崇祯就崇祯吧,老&p;p;p;ellp;&p;p;p;ellp;朕的年号,就叫崇祯好了!&p;p;p;rdq;
情急之下,一句&p;p;p;lq;老子&p;p;p;rq;差点就脱口而出了,还好及时改了口,才没闹出笑话来。
完,略微停顿了一下,朱由检又道:&p;p;p;ldq;年号的事情,已经定好了,继位大典呢?什么时候举行继位大典?&p;p;p;rdq;
朱由检话音刚落,黄立极便又出班躬身行礼,道:
&p;p;p;ldq;启禀皇上,钦天监经过观星测日,推算黄道吉日,发现本月二十四日,也就是三天后,便是黄道吉日,此外,二十九日,九月初五,十七,二十一日,也都是良辰吉日,皆可举行继位大典。&p;p;p;rdq;
他是内阁首辅,先皇谥号,新皇年号,等等这些事情,本来都应该由六部拟定之后,先送到内阁,经过内阁阁臣商量之后,再由他这个内阁首辅,面禀皇上,或者直接呈送司礼监,批红,送到皇上上。
但是刚才,礼部呈上来的三个年号中,却并没有&p;p;p;lq;崇祯&p;p;p;rq;二字,而最终皇上决定的年号,却是礼部尚书李思诚提出来的,再加上英国公和定国公的一唱一和,最终决定下来的!
虽然也是当着他这个内阁首辅的面,但对于黄立极来,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甚至可以认为这是对内阁权威的挑战!
大明朝没有实际的宰执官,内阁之所以成为虽无相名,却有相权的实际意义上的宰执官,原因是什么?不就是因为内阁有票拟之权,朝中大事,都要先在内阁过一遍,再送到御前吗?
如果朝中大事,都像刚才那样,不经内阁,直接送到御前,又或者虽然经过内阁,但却有所隐瞒,那内阁还能成为有实无名的政事堂,内阁阁臣,还能被称为宰执官吗?
因此,在听了朱由检的话后,黄立极便当即又抢先,回答了朱由检的话。
听了黄立极的话,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
在此之前,定国公徐希皋就已经过了,继位大典要趁早,最好就在这个月内,就先把继位大典给弄了,真正颁诏天下,大赦天下!
让天下亿万臣民,都知道,大明朝已经改朝换代,天启朝结束了,接下来是他朱由检领导下的崇祯朝了!
现在看来,钦天监还是很好的领会了自己的意思的,将日子真的定在了这个月内,而且就在三天之后!
朱由检不知道,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大明朝的崇祯皇帝是从什么时候,正式继承皇位的,但想来,时间应该也不会拖得太久!
毕竟,崇祯皇帝继位的时候,阉党魏忠贤还没倒台,对于朱由检来,时间拖得越久,风险就越大,危险也就会靠得越近,自然也会跟自己想的一样,越快举行继位大典越好了!
只是,眼看三天之后,就是继位大典了,时间上会不会有些太紧了,能来得及吗?
朱由检微微有些担心地瞧了黄立极一眼,然后才又道:&p;p;p;ldq;黄爱卿,三天以后举行继位大典,时间上能够来得及吗?&p;p;p;rdq;
&p;p;p;ldq;启禀皇上,时间虽然有点紧,但也完全能够来得及的,皇上无需担心。&p;p;p;rdq;黄立极急忙躬身行礼道。
朱由检微微点了点头,然后道:&p;p;p;ldq;既然如此,那便定在三天之后吧。&p;p;p;rdq;
着,朱由检又瞧了黄立极一眼,然后道:&p;p;p;ldq;继位大典之事,就交由爱卿一力操办吧。&p;p;p;rdq;
&p;p;p;ldq;臣,遵旨。&p;p;p;rdq;黄立极急忙又躬身行礼道。
着,微微停顿了一下,黄立极却又道:&p;p;p;ldq;皇上,臣还有一事启奏。&p;p;p;rdq;
&p;p;p;ldq;爱卿请。&p;p;p;rdq;朱由检客气地道。
既然要分化黄立极和魏忠贤之间的关系,那自然就得对黄立极表示出足够的尊敬和信任了,最好能让所有人,包括魏忠贤和黄立极自己,都认为自己是真正无条件的信任黄立极,那就最好了!
这样一来,魏忠贤想不怀疑黄立极都不可能了!
略微沉吟了一下,黄立极这才又一狠心,朝朱由检行礼道:&p;p;p;ldq;启禀皇上,户部条陈,皇上可曾看过了?&p;p;p;rdq;
听了黄立极的话,朱由检微微愣了一下,转头朝王承恩瞧了一眼,却见王承恩微微摇了摇。
朱由检一愣,旋即便明白了过来,内阁肯定是已经接到过户部条陈了,而且还已经票拟批文,送到了内宫,只不过却没有送到他这个皇帝上,而是被送到了司礼监,然后被司礼监给压了下来!
所以,王承恩那里才没有看到户部的条陈,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现在自己面前了!
司礼监,魏忠贤,还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连户部的条陈,都敢瞒下!
想到这些,朱由检脸色不由得一变,急声喝道:&p;p;p;ldq;传司礼监掌印、秉笔!&p;p;p;rdq;
&p;p;p;ldq;是,陛下。&p;p;p;rdq;王承恩急忙应了一声,转身朝身旁的另外一个年纪比他还大了几岁,品级也比他高的太监,示意了一下。
那个太监却没有任何的不满,相反,反而还屁颠屁颠的,后退了几步,转过侧廊,离开了乾清宫,一路急跑着,朝司礼监跑了过去!
王承恩现在虽然还只是个太监,连总管、副总管太监都还没做上,就更别首领太监了!但是,王承恩却是天子御前侍奉的太监,皇上身边的红人!
别看王承恩现在的年纪品级虽然低,但未来的前途,却不可限量,甚至于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进司礼监,成为总管太监,甚至是首领太监!
现在就开始巴结王承恩,总好过等王承恩真的成了总管太监、首领太监,甚至是司礼监的管事太监,大貂珰的时候,再去巴结好吧?
让王承恩派了人去叫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王体乾和秉笔太监魏忠贤后,朱由检这才又对黄立极道;&p;p;p;ldq;黄爱卿,户部条陈,了些什么,爱卿可还记得?&p;p;p;rdq;
&p;p;p;ldq;回陛下,户部条陈,汇报了今年户部收支情况,以及对于天启皇帝大行和皇上登基,继位大将,犒赏百官、三军将士,所需银两钱帛的开支预估情况等。&p;p;p;rdq;黄立极躬身行礼道。
听了黄立极的话,朱由检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黄立极不,他还差点搞忘记了,大明朝现在,可谓是时政维艰,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几乎已经处于快要断粮的地步了呢!
而因为平辽平乱,练兵练勇而增加的&p;p;p;lq;辽饷&p;p;p;rq;、&p;p;p;lq;剿饷&p;p;p;rq;、&p;p;p;lq;练饷&p;p;p;rq;,三饷更是压在百姓头上的三座大山,也是压垮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茅草!
辽饷,顾名思义,自然就是为了防备平定辽东野猪皮子叛乱而增加的饷银。
辽东野猪皮子,从万历十几年开始闹起,闹到现在,已经三四十年了。
虽然前两年,辽东鞑子的大汗已经死在了宁远城下,但辽东鞑子的继汗黄太吉,那却是比努尔哈赤那个野猪皮子,还要更难以对付的鞑子头儿!
而辽饷,就是为了防备和平定辽东鞑子而增加的饷银,到现在也已经有好几年了,恐怕都已经形成惯例了!
不过剿饷和练饷嘛,剿饷是为了平定国内农民起义而增加的,练饷是为了让地方招募训练兵勇而增加的!
现在才天启七年,要转过年后,才会到崇祯元年,想来国内的农民起义,形势应该还没那么严峻!
终结大明王朝的农民军领袖,闯王李自成,现在应该还是山西的一个邮递员,还是公务员的编制,还没被改制改掉铁饭碗!
如此看来,这剿饷,现在应该也还没有!而既然剿饷都没有,那练饷肯定也还不存在的!地方军事也还没有糜烂到,需要地方自行招募乡勇,抵抗农民军的地步!
嗯,还好,三座压在大明朝农名伯伯头上的大山,现在才只有一座,还算不上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