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皇权与阁权
听了朱由检的话,徐希皋也不由自主地微微愣了一下,虽然朱由检的这句话,对他这个定国公,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他又不是内阁辅臣!
只是,如此一来,朱由检可就彻底的把内阁辅臣也给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去,推到了魏忠贤一边去了呢!这样一来,拉拢分化内阁和魏忠贤阉党之间的关系的计策,岂不是已经没用了?
而且最主要的是,如果没有内阁辅臣帮助,朱由检一个刚刚继承帝位的十六岁年轻皇上,怎么可能处理得了那么多建言献策?
就算不涉政务,只是六品以上京朝官的建言献策,只要朱由检今天在乾清宫里的话,传了出去,传到京朝官的耳朵里,那些京朝官还不如同茅厕里的苍蝇一样,蜂拥而至啊?
在京京朝官,哪怕不算六品以下的,少也有几百上千人,这些六品官,除了极少数内阁、六部和都察院三法司的主官,能够时常见到皇帝外,其他绝大多数的六品官,根本就没多少会见到皇上,更别当面向皇上建言献策了!
而现在,一个斩头露角的会,就摆在面前,那些京朝官,还能不蜂拥而至?
每天不定会写多少所谓的奏章条陈,向皇帝陛下建言献策,以期能够获得皇上青睐,鱼跃龙门,步步高升啊?
甚至于,很有可能,一些弹劾举报其他官员,通过正常途径,很有可能被内阁甚至是司礼监阻挠的条陈奏疏,贴上&p;p;p;lq;建献&p;p;p;rq;两个字后,岂不是同样能够绕过司礼监和内阁,直接便送到朱由检上了?
此举有利,的确是有利,如此一来,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大为削减,皇上权力增加,魏忠贤和内阁辅臣,想要再如同之前那样,只遮天,阻隔言路,闭塞圣听,自然是不可能了!
可同样的,此举的害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若是真如此执行,司礼监就不了,看皇上的样子,是铁了心的,要把司礼监越来越膨胀的权力,再收了回去,司礼监现在这些太监大貂珰,有一个算一个,一个都别想跑!
可是内阁,内阁不是司礼监,内阁阁臣,也不是皇上家奴,他们是臣子,是大明文官体系的首脑!天下文官,成千上万,人人都以能够入阁拜相为荣!
皇上此举,得罪的可不仅仅是司礼监和内阁辅臣,还有天下那些以辅臣为目标的大量中下级文官!
而且,就如刚才自己所担心的一样,自己都能够想到,利用&p;p;p;lq;建献&p;p;p;rq;,将奏疏条陈直达天听,直接送到皇上跟前,朝中文武大臣,又岂能想不到这一点?
若是有人利用这个漏洞,以&p;p;p;lq;建献&p;p;p;rq;之名,行诬陷攻讦,排除异己之实,那朝中文武大臣,可就都要人人自危了!
被人举报弹劾了,连是谁举报,什么罪名都不知道,这岂不是又一个厂卫组织么?嗯,就算算不得厂卫,可这也相当于是另外一个都察院啊!
朝中有一个都察院,就已经很是让人头痛了,若是再加一个,那些朝臣们,心中还不知道会怎么想呢!
这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扳倒司礼监了,而是上升到皇权和阁权,皇上的权力和内阁阁臣的权力之争了!
总之,这个计策有利有弊,而且明显的弊大于利,有些得不偿失呢!若是真的执行起来,不定皇上这皇位,还真就有些不保了呢!
得不到大臣的拥戴,皇上这皇位,那能够坐得安稳吗?
想到这些,徐希皋在心里微微叹息了一声,旋即出班,躬身行礼,道:&p;p;p;ldq;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p;p;p;rdq;
&p;p;p;ldq;百官奏疏,经内阁票拟,而送禁中,此乃成例,若是不经内阁,直达天听,陛下纵是英明神武,天纵奇才,但却也分身乏术!&p;p;p;rdq;
&p;p;p;ldq;大明江山社稷,万千重担,皆系于陛下之身,陛下为了大明江山着想,也需要保重龙体,方为上策。臣等身为大明臣子,身为皇上臣子,为皇上分忧解难,乃是臣等的本分,陛下又何须&p;p;p;ellp;&p;p;p;ellp;&p;p;p;rdq;
听了徐希皋的话,朱由检也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他可没想到,自己这句话一出,满朝文武,竟然没一个人应答的,全都沉默不语。最后开口话的,还是自己的盟友!
嗯,因为徐允辉的关系,定国公徐希皋,应该算得上是自己的铁杆盟友之一了吧?另一个是英国公张维贤!
可没想到,徐希皋的话,竟然不是赞同自己,而是反对自己的提议!
想想也是,自己刚才那一句话,相当于将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全都收了回来,这是加强皇权的象征,是中央集权的象征!
但同样的,对于内阁和司礼监来,这可绝对算不上什么好事,甚至可以完全是个噩耗!
一个强大有力的中央集权,未必是什么坏事,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华夏,早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就算是那个华夏,中央集权,也绝对不是一言堂,由皇帝一个人了算!自己是大明皇帝不假,大明朝是封建王朝,皇权社会,这也没错!
但如果,大明王朝,真的变成自己的一言堂,对于大明朝,对于天下的百姓来,也未必便是什么好事!
对于自己,朱由检还是有一定的信心,就算七老八十了,也不见得会老糊涂到听不进任何的忠言劝告!可自己的继任者呢?
就算自己为大明朝续命,延续了大明皇朝的统治,延续了自己家族对大明帝国的统治,可谁能够保证,自己的继任者,继任者的继任者,就一定是个贤明之君呢?
皇权要加强,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现在看来是有点大,有点不合时宜,但却绝对不能因此而取消掉!
就算没有内阁,没有司礼监,也必须要有另外一个构,来替自己处理和决定一些日常事务,就比如办公厅,秘书处之类的构!
想到这些,朱由检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瞧着徐希皋道:&p;p;p;ldq;定国公,那你可有什么更好的建议?&p;p;p;rdq;
听了朱由检的话,徐希皋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嘴里还没完的话,也咽了回去。
微微愣了一下之后,徐希皋这才又道:&p;p;p;ldq;陛下,臣以为,京朝官中,无论品级高低,无外乎都属于内阁、六部、三法司都察院等所部,武将也大多归属于天子二十六卫以及五城兵马司、上京三大营等。&p;p;p;rdq;
着,徐希皋飞快地抬眼瞧了朱由检一眼,然后才又接着道:&p;p;p;ldq;既是如此,臣以为,何不命内阁、六部、三法司都察院以及二十六卫、五城兵马司、京城三大营等,各司其责,各部各司臣僚,进献陛下之建言献策,先呈送各部各司自检,却有建献者,再直呈陛下御览,亦不为迟。&p;p;p;rdq;
着,又停顿了一下,徐希皋又加了一句:&p;p;p;ldq;如此一来,也可将无用之策,拒之于外,可使真正于家国天下,于江山社稷,天下臣民有用有益之建言献策,送于陛下面前,供陛下挑选抉择。&p;p;p;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