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崔呈秀闭门待罪

A+A-

    在没有办法确定是敌是友的情况下,朱由检只能采取一种应对之法,那就是留中&p;p;p;d;&p;p;p;d;将所有的奏章,全都留中不发,也就是收起来,但却暂时不对这些奏章进行处理。

    让王承恩下去将那些弹劾臣子的奏章收起来,可没想到的是,那些后来跳出来弹劾什么主事、郎中、御史的,竟然一份奏章都没有!

    这也更加让朱由检确信了一点,那就是,这些后来跳出来弹劾人的臣子,都是临时起意,或者可以认为,这些都是阉党羽翼,对杨维垣和杨所修参劾崔呈秀的反扑的开始!

    当然,这其中,可能也有想要趁投取巧,参劾阉党党羽,好在自己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好名声的两面派。

    不过,既然连奏章都没有,朱由检也就懒得理会了,直接起身,冷声喝道:&p;p;p;ldq;退朝!~&p;p;p;rdq;转身便往皇极殿后面走去。

    满朝的文武百官急忙又跪倒在地上,磕头道:&p;p;p;ldq;臣等恭送皇上。&p;p;p;rdq;

    等朱由检的身影,消失在皇极殿后殿之后,满朝文武这才从地上爬了起来,刚刚起身,朱由检身边服侍的乾清宫副总管太监王承恩,便又从后面钻了出来,拖长了声音,尖锐地叫道:

    &p;p;p;ldq;皇上口谕,宣内阁辅臣,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副都御使,及英国公、定国公、成国公,入乾清宫觐见!~&p;p;p;rdq;

    被王承恩点了名的那几个内阁辅臣,六部尚书,都察院都御史,以及张维贤、徐希皋、朱纯臣等文武重臣,只得又留了下来。

    而朝中其他文武大臣,却带着各种疑惑、不解,甚至有些幸灾乐祸的表情,纷纷退出了皇极殿,对殿中出班参劾同僚,还跪倒在地板上的那些臣子,投去了同情、可怜等复杂的表情。

    朱由检直到退朝的时候,都没有让那些参劾同僚的臣子起来,包括杨维垣和杨所修,那些臣子也只能继续跪倒在那里!

    想来也是,这些臣子,有事没事的,选择这么一个时,弹劾朝中众臣,而且还是阉党重要头目,兵部尚书崔呈秀,想也知道,皇上是绝对不可能当场拍板,让三法司去调查一个堂堂二品大员的!

    这些人又是何必呢,现在又不是天启朝了,阉党当政,阻塞言路,上意难以下传,民意也难以上达天听!

    前几天,皇上才刚刚下达了明发诏书,京师六品以上文武官员,都可以以&p;p;p;lq;建献&p;p;p;rq;的名义,直接向皇上呈递奏疏。

    虽然,建献奏章,还需要经过六部和内阁审核这一道关卡,可六部和内阁之中,未必就没有对皇家忠心耿耿,对阉党恨之入骨的忠良之辈!

    那些贴着&p;p;p;lq;建献&p;p;p;rq;二字的奏章,就算会被阉党刷掉一部分,但肯定也还会有一部分,能够被送到御前。到时候,皇上对阉党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自然也就了若指掌,扳倒阉党,自然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可是杨维垣和杨所修,却选择了这样一条笨法子,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接弹劾当朝二品大员,阉党核心人物!

    这不是自寻死路么?相信要不了多久,甚至不用等到明天,弹劾杨维垣和杨所修亲眷,或者朋友的奏章,就会铺天盖地的呈了上去!

    刚才在退朝前,那些被弹劾的工部主事、户部郎中、都察院御史,可不全都是阉党羽翼,其中大部分,可都是平时跟阉党关系并不怎么好,而跟杨维垣和杨所修却走得比较近,甚至就是杨维垣和杨所修亲眷、同僚的臣子!

    这,已经是阉党反扑的开始了!

    而阉党疯狂反扑,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天启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很多例证,多少上言参劾阉党党羽的忠贞之士,被阉党反攻倒算,倒打一耙,被赶出朝堂,甚至是栽赃陷害,残害致死的?

    现如今,圣意未明,杨维垣和杨所修参劾阉党头目,还不知道会被阉党如何反攻倒算,栽赃陷害呢!

    很快,皇极殿中的文武大臣,就散的已经差不多了,黄立极等内阁辅臣,六部尚书、侍郎,也多半已经在宫中太监的引领下,一路上没有任何交谈的,去了乾清宫。

    只有六部尚书中的兵部尚书崔呈秀,并没有跟着黄立极他们一起去乾清宫,他现在被人参劾,已经是戴罪之身了,在事情没有结果之前,他是不可能再进入乾清宫,与其他朝中众臣一同议事了。

    私下里的弹劾,崔呈秀还不知道被人参劾,或者,就算已经知道有人参劾他了,但只要皇上还没有派人调查他,还没有定他的罪,他都可以完全装着毫不知情,继续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入乾清宫议事。

    可是,这种在大庭广众,文武百官的众目睽睽之下,当众指名道姓的参劾,就算崔呈秀想要装聋作哑,也根本不可能!

    现在的他,只能以戴罪之身,回府闭门待罪,以示清白。当然,这同样也是在表明自己的一种态度。

    既然被人参劾了,这姿态总是要摆得低一点,才像那么个样子嘛!因此,就连义父魏忠贤派人来传他到府一叙,崔呈秀都婉言拒绝了。

    崔呈秀是真的没有想到,前两天刚刚在义父府外匆匆一晤的杨维垣和杨所修,自己还好心的提醒了义父一句,让他心这两个刚刚从外道御史,回京述职的青衣官。

    可没想到的是,杨维垣和杨所修,这么快就真的对义父下了!虽然,他们弹劾的目标,不是义父,而是自己,将所有的火力,全都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上。

    可是这满朝文武,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崔呈秀是义父九千九百九十岁的人,攻击他,可不就是变相的攻击义父吗?

    到底是谁,给了他们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攻讦自己,敢攻讦义父?

    在回府的路上,崔呈秀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他下了马车,进了崔府,也根本没有理清楚头绪来!

    进了崔府后,崔呈秀很快便让人,将崔府的大门,关了起来,并且嘱咐房门,任何人登门,都不许开门,然后才有些意兴阑珊的,走回了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