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第一个心腹
明白闻言也是身体一震,他知道杜国强的这个要求也是向他的,忙答道:“领导您放心,看我表现。”
杜国强满意地点点头,又问道:“对了,陈县长的后事现在谁在负责?他的秘书和司家里的情况如何?那他对口的县府办副主任又是谁呢?”
明白听到后,想了想,就开口道:“陈县长的后事,现在由张主任全权负责了。他的秘书江是陈县长当时从市里面一起带过来的,他家里的情况也还可以。而他的司林军是我们双河县的,据他家里还有父母双亲,孤儿寡母,好像她老婆又怀了第二胎,刚六个月了,家里好像也不殷实了。”
“至于陈县长对口的副主任覃东林同志,他去年底就不再对口服务陈县长了。”明白继续道。“我听是覃东林似乎在某件事情上,做得很不好,惹怒了陈县长,所以后来就被陈县长弃用了。”
“哦,这样啊。”杜国强眼睛一动,心道,看来覃东林此人应该得知陈宝国发现了什么事情,并且告诉了其他人,之后就发生了陈宝国的车祸,从时间线上来是比较符合,关键是能不能打开覃东林的口,他到底把这个事情告诉谁了,又陈宝国到底发现了什么。
“嗯,那你继续帮我了解一下这些后续情况吧,看看他们家里人有什么样的困难,能帮忙解决的,尽管跟我了。”杜国强想了下,随后又道,“好了,现在也是中午了,我们一起出去吃个饭,也算是我到双河县的第一餐了,找个土家族味道正宗的地方吧。”
“行啊,那我们就去孙记土楼吧,那里的土家风味绝对正宗。不过现在这个点过去,人会比较多了。”明白欣喜地答道,“杜县长,您稍等片刻,我先去打个电话了。”能够和杜国强一起吃饭,那明两人的关系又近了一步。
杜国强随关上房门,道:“你不用回去了,就用我打吧。咱们再去叫一下大牛。”杜国强笑着从自己的包里,拿出递给了明白,他已经发现了,这边似乎还只有县领导才配备了,而科级干部基本上还在用中文传呼了。
接着杜国强又道:“吃好饭,你再帮我拿一份咱们县里的联系电话吧。还有,如果县府配给我工作,平时就放在你这边了。”
明白忙点头称是,接过杜国强的,拨打了孙记土楼那边的电话,问他们要了一个包间。然后,他带着杜国强来到院子一侧的停车场,叫上了石牛,三人就走出了县委大院。
孙记土楼坐落在通河镇狭长地带的南部区域,由于距离县委大院也不算太远,走路过去也就二十多分钟,路上需要穿过几条街道和溪流了。
“这边的环境确实不错,空气也很好。”杜国强由衷地道。
“领导,如果是春暖花开或者是秋高气爽时节,那才是我们通河镇最美的时候了。”明白起这个,更是面露出自豪之色。
“对了,按理,这样好的环境和诸多历史底蕴,你们以前怎么不去尝试一下旅游开发呢?”杜国强随口问道。
“这个以前也有相关领导提出过,也请了省里不少旅游公司来参观过,只是后来就不了了之了。里面具体情况怎么样?我也不是很清楚。”明白解释道。“去年陈县长来了以后,也想把旅游这块搞起来,不过却遭到了县委大部分领导的反对,是耗资太大,收益太慢了。”
杜国强点点头,也没再问下去,他也知道他们反对的理由就是害怕旅游资金投入太大,而双河县太穷,承担不起旅游开发这个需要长期投入,缓慢出效益的规划了。当然全部靠双河县自身,或者再加上滨州市,也不太可能全面盘活双河县的旅游开发,光修路建桥就是一大笔开支了。
孙记土楼并不土,是临江的一个方正院子,里面最靠江岸的是一座二层楼的楼,楼顶上还挂着鲜红的四个大字,孙记土楼。
院子的左右两侧是大厅位子,而每个大厅里面也摆放了近十个大方桌,此刻也坐了不少人,都在大快朵颐着。
明白指着已经引出来的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介绍起来:“领导,这位就是孙记土楼的老板,孙达牛。他也是我表舅,他们家在这里经营了有五十多年了,从他爷爷开始,就打理这家土家风味馆了。”
杜国强笑了笑,接过孙达牛递上来的红塔山,也同他点点头。
孙达牛忙高兴地点头哈腰,道:“杜县长,我想早上院子里,怎么喜鹊叫得那么欢呢,原来是您这样的贵客驾临了。快请进,屋里暖和。”
杜国强笑着和孙达牛客气了几句,就被簇拥进了二楼的一个包间,窗户外面正是波光粼粼的滨江水面。虽然冬季江面上少有船只,但他还是能够见到远处,有好十几艘盖着绿色帆布的运输船,并排在一起缓缓前行着。
杜国强收回目光,向正在点菜的明白问道:“咱们双河县是不是也出产矿材?”
“矿材?哦,您是指江面上的那些运输船吧?”明白点了几个菜后,回过神来,道。“那应该是北部石沟子乡的,他们乡有不少石灰石了,据那是可以用来制造水泥的。这些船应该都是运往滨州市的水泥厂了,听还有不少是运到邻市和邻省的。”
“哦。”杜国强此时才想起来,好像黄凯给的资料里面,也有过这样的介绍,他记得好像规模也不大,不过现在看起来好像并不如资料上所记录的。“石沟子乡离我们通河镇远吗?看上去生意好像还不错,大冬天也有那么多船在运输了。”
“那生意很是不错了,石沟子乡可是富得很了。除了通河镇以外,他可是咱们双河县最富的一个乡镇了。”旁边的孙达牛拎着一个大铜壶,走了进来,笑呵呵地道。“杜县长,您先尝尝这个油茶汤,可是我们土家特有的,冬天喝一杯,暖胃。”
完,就给杜国强等人分别倒了一碗。杜国强接过后,端着喝了一口,香浓鲜滑,味美适口,提神醒脑,内腹温热,不由赞道:“嗯,真不错。老孙,你们这个土家油茶汤,可是一绝了,做起来复杂不?”
孙达牛笑眯眯地道:“您喜欢就好,我们土家人每天都要搞几碗喝喝的,一天不喝,心里就发慌了。我们这边还有句话,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得就是这个油茶汤了。”
“要这个油茶汤可是我们悠久传统了,做起来也不算太复杂;两三个人,一上午就可以弄出我这里一个星期的量了。”孙达牛答道。“今天明点的都是我们土家特有的风味,我去厨房催一下,您几位先坐着多喝几杯。”
等到孙达牛出了屋子,杜国强看向明白,继续着刚才的话题:“石沟子乡那么有钱?那他们生活得很好啰。”
“领导,我表舅的话您不能全信了,他看到的都是石沟子乡的有钱人。那些都是靠承包石山,开采石灰石发起来的,不过乡里的大部分老百姓也都就那个样了。”明白叹了口气道。“而且也就这两年,石灰石需求稍微大了点,但是承包山石矿的人太多,没有形成规模,基本是都是作坊式的,大点的也就二十多人,的就是一家几口人了。”
“这样啊,那石沟子乡和我们县里怎么不去好好管理呢?”杜国强眉头一挑,问道。“这样散乱,价格也上不去,而且我估计浪费也很严重,环境破坏得肯定也很厉害,这些石灰石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能够让他们挖多久了。”
“谁不是?我去石沟子调研过,其实一大半的利润都给中间商、批发商赚走了。您不知道,那些作坊都是开采出来卖给一个批发商的,这些货船就是那家批发商的。”明白点点头道。
“现在就一个批发商?这个批发商是市里过来的?”杜国强忽又问道,“对了,你知道对岸汪家渡口是我们哪家公司承包的?”
“这个批发商确实是市里过来的,好像叫滨江资源开发公司,那个老板据在市里挺有能量的,和我们杭县长的关系很不错。去年初,石沟子乡有几个承包石灰石开采的闹事,也是杭县长出面给摆平的。杭县长以前就在石沟子乡担任过乡长和书记的。”
明年喝了口中的油茶汤,继续道:“汪家渡口以前确实是我们双河县的,清朝时候我们县里一个姓汪的人,他从临河县那里买下来后,把渡口建立起来的;解放后,这个渡口被国家收了回来,两个县都想要经营权,相争到现在了,所以都不肯先行投入了。”
叹了口气后,明白又道:“后来被以前的梁市长划给了滨州河道管理局,而他们又交给了我们双河县的一家私人公司来承包,这个私人公司的老板名叫勾俊,他是县里负责河道管理的副县长勾布坪的儿子。”
“是他?怪不得。”杜国强总算明白为什么勾俊能够拿到汪家渡口和轮渡的承包权了,有个当主管部门的老爹,那市里的河道管理局也要给几分面子了,看来近水楼台先得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道理,演绎很完美了。
两人话间,孙达牛和一个服务员端着几盆热气腾腾的菜肴进了房间,他边放下菜盘,边介绍着:“杜县长,这个是我们土家腊肉、家常豆干、酥油糍粑、莼菜汤,这个是张关合渣也叫懒豆腐,都是我们土家特色菜。这个红烧鱼虽然不是我们土家族的,但是里面放的辣椒可是我们土家族特有的鲊广椒,如果你能吃辣,就多吃几口。”
“这么多菜,辛苦孙老板了。”杜国强笑着掏出中华烟,散了一圈后,就把剩下都塞给了孙达牛,喜得孙达牛眼睛都睁不开了。他可是知道中华烟老贵的,也只抽过一次,没想到今天杜国强会送他一包了,下午可有的他吹嘘了。
“领导,你不用客气的,我表舅就喜欢在外面瞎吹嘘了。”明白本想阻止,但是又怕坏了杜国强的美意。
“一包香烟而已。对了,大牛等下你拿两条中华给明吧,他以后跟我出去也要招待别人了。”杜国强道。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