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8章 阿济格最后蹦跶的坟场?
夜色沉沉,五指难辨,茫茫原野上,秋风扫过,树木荒草,沙沙作响。
袁宗第一抓着马缰,一握着双鞭,一马当先,向桐城县疾驰而去。
龙映真提马刀,紧随在袁宗第身后;念儿作为龙映真的亲兵统领,那自然是寸步不离的。
跟着袁宗第、龙映真作为前锋北上的是一万四千骑兵。袁宗第的第三军原本总兵力都不及一万四千人了,这一万四千骑兵都是从各个军抽调补充而来的。
这一万四千骑兵得知皇后娘娘就在他们的军中,并且知道皇帝陛下被建虏围困在了桐城县,他们此番北上就是为了去迎接皇帝陛下的,各个同仇敌忾,士气饱满。
由安庆往桐城一路之上都为平原,虽有丘陵,大多起伏不大。
袁宗第是一员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也知道,清军既有可能在半路伏击。从地形上看来,清军若要设伏,只能依托沿路的树林或者是起伏较大的丘陵。
所以,他在前进的时候,尽量避开清军有可能设伏的地方。
四万多只马蹄敲打着地面,势若暴雨,声如滚雷。
田见秀、高一功、李过和张鼐率领着将近七万步兵、弓箭、火铳兵和少量的骑兵,举着火把,铺天盖地轰隆隆的前进,大有横扫天下万物之势。
袁宗第的一万四千骑兵主要是从第五军、第四军和第六军抽调过去的,刘芳亮、刘体纯的第八军编制完整。
刘芳亮在进军的时候多留了一个心眼,他自己领着步兵走在前面,他让刘体纯领着骑兵走在后面。
第八军的参军赵印选对刘芳亮的这种部署深为敬佩。
刘芳亮之所以压着骑兵走,就是为了不让骑兵行进得太快。
如今精锐的骑兵都调拨给了袁宗第,而建虏又以骑射见长,如果建虏的伏击是放过明军的骑兵,专打明军的步兵,虽然中军有张鼐率领的精锐的火铳兵,但是一旦被杀个措不及,那是极容易被建虏杀得溃散的。
刘芳亮压着骑兵走,就是要保证自己里有一支精锐的快速动力量,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冲上去,虽然不能杀败建虏的骑兵,但是可以死死的咬住建虏骑兵,为步兵列阵争取时间。
果不其然,就在袁宗第的往前急进,和后面的步兵拉开距离的时候,忽然炮声四起。
对于建虏的埋伏,田见秀和高一功是有心理准备的,他们按照出发前商议的战法,高一功和李过指挥第六军,分别压住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四个阵脚。
盾牌在外,长枪在后,弓箭拉弓搭箭,等候将令准备发射。
田见秀则和张鼐指挥第四军的将所有的虎蹲炮冲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在虎蹲炮的后面是三排火药弹丸填充完毕,随时可以扣动扳射击的火铳。
少量的骑兵则在阵中,随时准备跃马出阵。
漆黑的原野上,五万清军的骑兵风驰电掣一般,从四面八方向明军杀来。
当然,阿济格决然不会将五万骑兵再八个方向上平均分配。
他在东西北三个方向上都只部署了少量的人马,主攻方向是东南面。
&p;p;p;ldq;嗡&p;p;p;d;&p;p;p;d;&p;p;p;rdq;
清军数万柄战弓同时拉响,声响骇人。
随即,数万支弓箭腾空而起,箭头与空气摩擦,发出&p;p;p;ldq;呜&p;p;p;d;&p;p;p;d;&p;p;p;rdq;的长啸,犹如暴雨一般落进了明军阵中。
&p;p;p;ldq;啊&p;p;p;d;&p;p;p;d;&p;p;p;rdq;
&p;p;p;ldq;哎哟&p;p;p;d;&p;p;p;d;&p;p;p;rdq;
&p;p;p;ldq;操&p;p;p;d;&p;p;p;d;啊&p;p;p;d;&p;p;p;d;&p;p;p;rdq;显然,这是中了两箭。
但是,明军的阵型没有乱!
这便是精兵和乌合之众的区别。
乌合之众一旦遭到了伏击,立刻四散溃逃,随之而来的就是敌军的追杀屠戮;精兵遭到伏击之后,不仅军伍不乱,反而能立刻形成战斗队形,迎击敌军。
这种精兵决然不是通过操练就能练得成的。
除了操练之外和实战经验相辅相成,在善于用兵的老将们看来,实战经验远比操练要重要得多。
拿破仑甚至过一番这样的话,大概的意思是,他从来不对临战的士兵做战前动员,因为老兵听多了听烦了,而新兵听的时候热血沸腾,炮声一响,他们就都忘了&p;p;p;ellp;&p;p;p;ellp;
战前动员也是操练的一种。由此可能实战经验的重要性。
阿济格如果这一回伏击的是朱聿鐭从南京带到山东,又从山东带到桐城县的三万新兵&p;p;p;d;&p;p;p;d;别是三万了,就是六万,阿济格只用一万骑兵就能将他们打垮消灭。
但是,阿济格面对的是久经沙场,并且是屡战屡胜的精兵!
张鼐下令开炮,李过大喝放箭。
因为明军为了赶路,都打着火把,这样虽然方便的赶路,但是也让他们成为了清军伏击的靶子。
但是,明军只给了清军一次放箭的会。
张鼐、李过的将令下达过后,以明军为中心的四面八方炮火骤起,铳声大作。
尤其方才是箭雨来得密集的方向,此时回敬的炮火火铳也是最猛烈的。
炮火过后,整个原野都被火光烧得犹如白昼一般。
如果刚刚的战斗是清军在暗,明军在明的话,那现在整个战场&p;p;p;ldq;灯火通明&p;p;p;rdq;,那两军就是在一个平台上了。
数万明军步兵立刻组成两三千个大明破虏阵与清军的骑兵对冲;火铳则排成密集的队形,冲着清军的骑兵射击。
袁宗第没有理会清军对中军的伏击,他只是不顾一切的往桐城方向冲击。
刘芳亮听见前面炮响,毫不犹豫挥动令旗。
刘体纯得了将令,将一招,大喊一声:&p;p;p;ldq;跟我来!&p;p;p;rdq;
三千骑兵紧随在刘体纯的身后,冲着火光和喊杀声冲了过去。
刘芳亮和赵印选则指挥步兵结成大明破虏阵,缓缓前进。
赵印选道:&p;p;p;ldq;军帅,咱们快些上吧,慢了上去,咱们连汤都喝不上啊!&p;p;p;rdq;
刘芳亮道:&p;p;p;ldq;赵参军,咱们是后军,后军就是全军的后卫,现在杀出来的建虏是不是阿济格的全部兵力?咱们这点有生力量得留着,不能匆忙的投入战场&p;p;p;ellp;&p;p;p;ellp;今天晚上,此时此刻,咱们要让这一片战场成为他阿济格最后蹦跶的坟场!&p;p;p;rdq;
对于闯军诸将而言,山海关的教训将成为他们一生的阴影。
刘芳亮总结的教训是无论何时,边都要保留一支有足够战力的生力军,以备突变。
赵印选虽然也称得上智百出,却决然没有刘芳亮的体会。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