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唐记小食

A+A-

    唐董的意思在场的人多少都能体会出来一点,毕竟他得还是挺明白的。

    在同熟悉的人相处时,唐董就是这样的人,他认为自家人话不用那么扭扭捏捏,明白点反而不容易引起误会。

    句心里话,苏高平是有一点点难堪的,这个难堪不是他对唐董有什么不满,就是单纯觉得自家人做事太不妥帖,让人不能信任,酥、糖两家明明是亲家,却弄得连陌生人都不如。

    缓了缓,苏高平问站在一旁没有怎么话的苏忻:“忻哥儿,那本书你还记得在哪里吗?我下次去苏家时找个借口,把那本书找出来,省得以后被他们发现。

    突然被点名的苏忻愣了下,他那时候就是想着找一个借口,没有想过苏高平会再次出现,这个借口现在看来到处都是破绽。

    “我”苏忻思索了一下,硬着头皮继续瞎编,

    “那本书我拿到的时候就已经很破旧了,我两年前看了第一遍,把书放了回去去年冬天再找出来看,但是看书的时候不心将书掉进火盆里,一眨眼书就被烧成了灰物的神态。

    苏忻为了让自己得像真话一些,尽量做出了难受、伤心、弄丢了心爱之

    虽然这番解释同样漏洞不少,但是因为的人是苏忻,这孩子难得一次性这么长一串话,苏高平和唐董他们听了后没有多想。

    苏高平觉得有些可惜:“我记得苏家的藏书大部分是我爹找一个落魄秀才买的,几大箱子,有些书好像是秀才自己抄的孤本,若是烧了恐怕很难再找出同本。

    可惜的同时,苏高平也松了口气,既然书已经烧了,那就明苏家那边以后不可能借着方子找事。

    苏忻舔了舔嘴唇:“那、要不我回去把还记得的内容记下来。

    因为苏忻知道自己的演技如何,他觉得很尴尬,担心继续同他们待在一起,多、做多、错多,还是早点把零嘴方子这个问题糊弄过去好些。

    在苏忻抬脚就要离开时,苏高平喊住了他:“忻哥儿,你默出来的方子不如就叫唐记食吧。

    他的话音一落,唐熙和唐董两人都惊讶了,这方子出自苏家,相公(哥夫)他就这样让忻哥儿改成唐记?

    一张方子不像一件衣裳、一块玉佩,只值固定的钱数,好的方子拿捏在上,是可以钱生钱,福泽子孙后代的。

    这一点苏高平何尝不知道,但他不能给这些方子加以苏家的名义,不提方子是从苏家的书册中找到的,让苏家知道了不好。

    就苏家是做布料生意的,若是突然加上零嘴的秘方,熟悉苏家的客人看到了不一定会认可,不利于他们做生意。

    反而唐家以前就是做糕点的,现在换成了零嘴,虽然严格来也不是一样的,但是好歹都是入口的东西。

    苏高平认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怎么挣钱,至于其他的问题,比如方子的名字叫什么,并不一定要较真。

    何况,这些零嘴方子又不是真的苏家祖传的,只是忻哥儿在一本书上看到的,叫什么对他而言无所谓。

    苏高平能这样想在这个时代挺难得的,苏忻点了点头赶紧离开,省得他爹再两句什么让他没法接的话。

    等苏忻离开之后,苏高平继续和唐董、唐熙他的想法:“忻哥儿喜欢做零嘴、糕点这些,咱们没必要拦着,我看他在这方面挺有天分的,我到喜欢做的事他的性子也比以前好多了,他以后想做什么就让他做吧

    苏忻的大部分变化是从他离开苏家开始的,在这之前还径历了丧父这样的人生大事。

    苏高平回来后,发现苏忻和以前有了不同没有怀疑,他听苏忻摔了一跤在床上躺了好些天,他心疼孩子都来不及,哪里来得及想别的

    刚离开苏家时,苏忻同唐熙提过一次卖糕点,唐熙不同意,苏忻就换了个思路找唐董做零嘴,打算从做零嘴开始,让家里人慢慢接受做糕点。

    苏高平的突然回归,虽然让苏忻的计划中多了一点不确定因素,但是大方向上没有变化,因为苏高平支持苏忻折腾这些,没有像有些人家那样不让孩子“乱来”。

    回到房间,苏忻开始默写他脑子里还记得的那些零嘴配方。

    为了让他笔下的方子贴合这个时代人的思维、用词,又要让方子不至于被人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他愁掉了不少头发。

    为了让这一本唐记食显得十分丰富,苏忻把他目前想起来的零嘴和做法都写了上去,不明白做法的就用“不详”二字代替。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后写出来的方子让唐董和唐熙两个出生糕点家族的人看,不少地方都是云里雾里的,看不明白。

    比如奶酪这个词,苏忻给它取了个新名字一奶块,并用了几个词加以描述制作步骤。

    大概意思就是奶块来自牛奶,经过去油、发酸、过滤、晾干等步骤,得出的略带酸味的块状奶。

    牛奶唐董和唐熙他们能看明白,牛奶是白色的,不少富贵人家的夫人、夫郎喜欢没事的时候喝一盅牛奶羹,美容养颜。

    可牛奶去油怎么去?牛奶里还有油?

    发酸又是什么意思,吃食酸了不就是坏了,哪能吃?不得吃坏肚子?

    牛奶是水,过滤后就什么都没有了,还能留下来东西?

    因着苏忻故意将有些步骤写得模模糊糊,用了点不太正确的词汇形容,成功将他们所有人都迷惑了。

    如果这一叠关于零嘴的方子落在了外人上,不了解原理的人,很难原原本本地根据食谱上的方子做出零嘴。

    起来,牛奶真的是个好东西,孩和老人多喝牛奶补充钙,对身体好。

    可惜南靖国的牛都是耕地的老黄牛,产奶的量和味道都赶不上专门的奶牛如果能够有大量的牛奶,苏忻倒是可以着做出不少好吃的糕点。

    不过苏忻最擅长的是传统糕点,用得到牛奶的地方不像西点那么多,南靖国现有的食材已经基本够他使用了,没有牛奶也没什么。

    南靖的冬天渐渐来临,外衫从两三层料子的秋衫,变成了夹了一层薄棉的冬袄。

    苏家想要挽回颜面,和唐家来回打了几次太极,没能把苏高平接回苏家后,他们好像放弃了。

    并不是苏老太爷放弃了,而是苏高义和简氏没有叫唐董失望。

    在唐董把苏高平过“不回苏家就不分苏家家产”的消息放出去后,简氏和苏高义就各种在苏老夫人耳朵边吹风。向了他们。

    再有苏若兰帮忙,大房成功把心已经偏向了苏高义的苏老夫人吹得彻底偏

    等到苏老太爷意识到过了这么久,苏高平还没有回苏家时,家里就他一个人还想要让苏高平回来了。

    苏老夫人不做出明着同苏老太爷唱反调的事,她就不话,苏老太爷让她表态的时候,她要么装不明白,要么就找借口不舒服离开。

    次数一多,苏老太爷哪能还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向来认为自己掌管着家里权利的他哪能忍受这样的事。

    奈何苏老夫人铁了心不同他站在一条船上,苏老太爷骂也好,劝也好,始终劝不动苏老夫人。

    苏老夫人的叛变让苏老太爷猛地意识到他在这个家的威信下降了不是一点点,而是非常多。

    原本在他将铺子的权利从儿子上抢回来时,曾经让他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苏老夫人一招釜底抽薪,让苏老太爷气得吃不下、睡不着,苏老太爷甚至冒出了休妻的想法,想着不可能,才堪堪把想法压下去。

    因为苏老夫人不配合苏老太爷,他们作为苏家话最管用的两人,当他们两人的意见相左后,苏家的气氛顿时变得比之前更微妙了。

    下人们比之前更心翼翼的,恨不得他们全都成为透明人,不会惹得各位主子不高兴,罚做更多事,或者扣月钱。苏家大门外。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苏高平躺在躺椅上,带着夫郎,由亮子等人抬到了

    他们这一行声势浩大,一路。上不少人都看到了,让这件本来已经在县城没有了多大讨论声的事情再度被人关注起来。

    苏高平他们不仅人去了苏家,还带了不少礼物前去孝顺苏老太爷和苏老夫人。

    这些礼物全都用大大的盒子装着,包装十分精美,尽管大家不知道里面都有些什么的东西,仅仅看着这样的包装,大部分人相信里面的东西价值不菲。木头摆件。

    实际上,这些盒子里面装的,是唐董让人找来的五谷杂粮和木匠做出来的

    都是些不怎么值钱的玩意儿,吃的倒是能吃,摆件就有些掉价了,苏家是不可能看得上的。

    然而,苏高平他们带了不少东西进苏家,等到他们离开的时候却两空空,苏家门房的脸色好像还有些不太好,看上去对苏高平和唐熙并不怎么尊重。(,更多精彩,阅读追寻梦想,写作创造未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