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唐记字糖

A+A-

    但是,唐董能送了糖出去,却留不住客人?

    他故意挑了那些带着孩的人送,大人能够忍住,孩子就不那么坚定了听送的是甜甜的糖块,跟在身边的孩子立马缠着自家大人想要尝一口。

    有了孩子做突破口,唐董这时候就会继续发挥他的嘴皮子,指着唐记食又新又亮的牌匾:“您放心,这是我们铺子正在卖的糖,这个糖是我们唐记特有的,叫做字糖。

    “这上面的字分别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字,代表了一年四季,您再看看这糖的颜色,不同的颜色代表了一种糖,每个糖的味道各有不同。

    “春糖有一股甜甜的梨子味,是所有糖里面味道最淡的一种,字的颜色是黄色的。

    “夏糖我们原本想用荷花,但是这个季节找不到荷花,就用的苹果代替,以后有了再替换成荷花。

    “秋糖做成了桂花的口味,您闻闻这个香味,是不是桂花味十足?若不是为了保证字糖的字颜色纯正,桂花的味道还能做得更足些。

    “冬糖是山楂味的,酸酸甜甜十分开胃,保管吃了一颗还想再来一颗,最适合孕妇、孕夫。

    “我个人觉得有个意见您要不要听听?您看糖上面还着字,照我,若是孕妇、孕夫吃了,生下来的孩子指定聪明又伶俐。

    对一个带着孩子的妇人,怀孕的人吃字糖对孩子好这样的话,目的当然不是把糖卖给怀孕的孕妇、孕夫,唐董是想告诉带孩子的这位妇人,吃了字糖孩子聪明伶俐,你还不赶紧买些回去给你家的孩子吃?

    有句古话叫,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再这时候的人十分相信以形补形,字糖里带着字,字迹清晰,字形方正,是不是自家孩子吃了真的能够读书脑子灵光?

    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妇人带着自家孩子走进了唐记,扫视了一圈,直接走到卖字糖的位置。

    苏忻亲眼看着自家舅舅是怎么忽悠人的,在味道添加剂和颜色添加剂种类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其实他调制出来的颜色和口味没有很大的差别。

    舅舅刚才的什么春夏的梨子味和苹果味,实际上吃起来苏忻是觉得没有多大差别,倒是秋冬的桂花味和山楂味更像话一些,但是味道也挺淡的,因为加多了各种味道会影响糖的硬度。

    心里是这般想着,苏忻当然不会出来拆自己的台,他站在卖字糖的柜台后,扬起一抹还算热情的笑容,开口就问:“这位夫人,您要买哪几个季节的字糖呢?

    “唐记今天开业,买一斤送一两,买得多送得多,价格很优惠哦。”

    看着一块块类方形的糖块中间真的有一个个字,进门的妇人心动了,不别的,这些糖块这样摆着就已经特别好看了。

    苏忻个人,这个时候的人认为字糖特别,是带上了他们对字的特殊崇拜后才能看出来的,像他这种见识了后世各式各样更加精美的糖果,对字本身也没有特殊崇拜的人看来,字糖也还好。

    喜欢是喜欢,但是一想想字糖高昂的价格,妇人没有脑袋一发热,直接就要买多少多少,犹豫了一下,谨慎地问道:“这个字、这个字糖,是怎么卖的?

    “一百二十文一斤。”看出来了对面妇人的犹豫,苏忻扬着嘴角继续解释

    “夫人您放心,字糖就我们唐记独一份,您不可能在别的地方买得到,我们这个价格特别公道。

    “您想想,没有字的饴糖要卖五十文一斤,白色的砂糖也要一百文一斤,字糖上有字不,每一种口味都不同”

    本就挺心动的,妇人看着实物被,苏忻得更加心动了,但是字糖的价格比普通饴糖贵了一倍多,超过了金贵的砂糖,超出她平时的预算。

    苏忻把自己该的、能的完,就不再对着这个妇人一个劲地推销字糖,等她自己做决定。

    但是妇人根本没法仔细想到底买还是不买,因为跟着她的孩子等不及了,吃掉了免费送的那一块后,进了店能更加清晰地闻到糖特有的香甜,这是孩子们很难抗拒的诱惑,缠着他娘一个劲想吃。

    一百二十文一斤,以家里的条件不至于买不起,被孩子闹得烦了,这妇人一咬牙,每一种字糖都买了一点,一共称了一斤。

    询问之后,苏忻给她另外装了一两冬糖作为赠品。

    花钱买的妇人舍不得吃,送的她稍微没那么心疼,拿出一块冬糖给闹个不停的孩子,也另取出一块塞进自己嘴里,尝一尝贵这么多的字糖到底是个什么味道?

    妇人仔细地品尝了一番,不仅从冬糖里吃出了山楂味,她想着这糖这么贵,上面还有字,她觉得吃着是比普通的糖味道好像要好上不少,没有一丝涩味。

    字糖的味道经过苏忻的调配确实有所不同,但主要的味道依旧是糖的味道,到底味道比这个时代的糖好多少,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位妇人不是第一个走进唐记食买字糖的,也不是最后一个。

    唐董一边送试吃的给路人,一边留意着苏忻那边的情况,他担心在家里不爱话的苏忻应付不来各式各样的客人。

    一开始把苏忻安排到卖字糖的柜台后面,唐董既想着字糖那边地方,适合他一个人,同时也想让苏忻知难而退,一个人应付所有客人。

    谁曾想,苏忻做得居然还不错。

    虽他总是同客人了几句之后就安静下来,不再主动同客人介绍,但是只要有客人问他,他都会耐心地回答。

    人稍微多起来也没有忙脚乱,整个上午表现得特别好,比卖花生瓜子的那边还顺利,没有出乱子。

    到了午时,街面上的人渐渐少了起来,唐董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决定中午休息一会儿,大家都去吃饭,吃了饭再过来继续开。

    原本他是打算安排大家分批去吃午饭的,中午就算人再少,还是会有人路过,不准就能趁多卖出去几笔。

    但是为了让非要跟着他过来的苏忻不至于和一群大老爷们一起吃饭,唐董只能选择在这个时候先把门关了。

    大家都在唐记于活,自然不可能让众人各回各家吃,吃饭的地点是唐家,等会儿大家一齐吃饭前,他找借口单独把苏忻提出来。

    一个月前,唐熙他们买的宅子弄好后,苏家三房就搬过去了,唐家这边就又成了唐董一个人住着的状态,周正他们过去哪用避讳。

    为了让苏忻的身份继续好好藏着,一进唐家,唐董就让苏忻去厨房找椿婶因为周正他们去哪里都不可能去厨房。

    刚做好了十几号汉子的午饭,椿婶忙得酸脚软,刚准备坐下来歇口气,等他们吃完了还得收拾锅碗,她转身就看着一身汉子装扮、遮了哥儿红痣的苏忻,一个没站稳,跌坐在地上。

    女子扮男装,或者哥儿装扮成男子出门,或许在电视剧还有各种、戏曲里能看到不少,但是现实中这样的事是很少的。

    装扮成了男的出门,听上去就不像是好人家教出来,没有出嫁的女子、哥儿若是传出去这样的事,肯定会坏了名声。

    椿婶毫无心理准备,看到一身这样装扮的苏忻,惊讶得不出话来。

    苏忻见状咳嗽了两声,走上前明知故问:“椿婶,你没事吧,怎么摔了?

    他顺便把椿婶给扶起来,面色挺正常地:“之前我就对舅舅提议直接找饭馆订一桌午饭,椿婶你平时没有做这么多人的,之前那段时间又忙着做字糖没有休息好,可不得累着。

    椿婶被苏忻带跑偏了思路,站稳了道:“就十来人的饭菜而已,累不着,我用不着做精致的菜色,大肉大菜一锅炖,很好打发。”

    没有让苏忻把问题糊弄过去,椿婶抓着他紧张地问:

    “二公子,您这个装扮没有其他人看过吧?

    “我这样怎么了?”苏忻装傻充愣地眨了眨眼,“你是我把红痣遮住?我上午就跟着舅舅去了店里看了看”

    苏忻的话还没完,就被椿婶急吼吼地打断了,她压低了嗓门:

    “我的二公子,您咋就胆子这么大,把红痣遮了穿成这样跑出门?

    普通人家、穷苦人家的规矩没有那么多,家里的女孩、哥儿偶尔会出门购买东西,或者帮家里办点事,那是生活所迫,家里人不够的时候他们必须要做事,毕竟没有什么比填饱肚子更重要。

    但是像苏家这样的就不一样了,没有家里的少爷、公子、姐出门做事的,养着那么多家丁不是?

    再怎么着苏家三房没有分家。苏家还算是崇安县的大户,苏忻是苏家的公子,他出门就算了,有长辈陪同是可以的,可他穿成这样出门,传出去了名声不知道会受多大影响,椿婶想想就觉得头晕眼花。(,更多精彩,阅读追寻梦想,写作创造未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