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打听与找人

A+A-

    姚老夫人一行人是唐记被查封后第一批过来、并且似乎打算买字糖的人,这时候唐记的人和周围看热闹的人刚离开不久。

    唐记隔壁摆件铺子的伙计刚看了热闹,这会儿正无聊地靠在自家铺子外的柱子打盹,见有人过来问唐记的事,立马精神了起来,眉飞色舞地将刚才发生的事了一通。

    摆件铺子的掌柜见这会儿没别的客人过来,就没有拦着自家的伙计,任由他在外面,万一把这一行看着就富贵的人家吸引了自家铺子,再顺便买点东西呢?

    何况有人在自家铺子外面,会显得铺子人气旺,更能聚财,掌柜高兴还来不及呢。

    要今天发生的最要紧的事,那就是唐记的字糖方子被人是偷来的,官府的人来后把唐记查封了,是要好好查一查。

    总管事之前跟着唐董去看过他们做字糖和其它食的作坊,他虽然没有亲眼见字糖是怎么做成的,但是因为各个作坊都干净整洁,他对唐记和字糖的印象很好。

    没等伙计将整件事完,总管事就已经明白,这是有人眼红字糖的方子,想对付唐记呢,唐记这是遭了无妄之灾。

    总管事听着唐董脾气来了揍得地痞满头包,跟着骂了一句活该,谁叫他嘴贱,出言不逊被打了还敢讹钱,也不看看唐记的那几个伙计,哪个是好惹的

    就总管事当时在唐记的作坊中看到的情况来看,唐记的人各个都厉害着呢,像是练家子,不知道唐董是怎么召集这么一批人做事的。

    在总管事打听事情时,姚老夫人和宁蔚在外等了一会儿,她看着这家铺子卖的东西新鲜,就进了这家卖摆件的铺子看看。

    他们两人一进去,铺子掌柜就满脸笑容地招呼他们,总管事见状就没有跟进去。

    店里只有一个客人,有掌柜的亲自招呼,铺子的伙计看了掌柜的脸色后拉着总管事继续。

    因为得比较多,他不仅把今天唐记发生的事了,还连带着把之前唐记的那些事也了,苏家和唐家的纠葛,算得上是去年最后那几个月大家闲着没事聊得比较多的话题了。

    到苏忻这个苏家三老爷的二公子穿上了伙计的衣服来唐记做事时,伙计的神情有些感慨。

    当时听着苏家的大夫人当众把苏家四公子,也就是苏三老爷家二公子的身份出来时,他们这些听到的人都特别惊讶,像那样人家的公子,怎么会来外面做事呢?

    后来苏三老爷过来了,双方各执一词),将这些有钱人家的纷争暴露出来。

    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总体来大部分人觉得是苏大老爷和大夫人不对劲,毕竟苏三老爷都被逼着不继承家产那样的话了。

    伙计一边着这些事,顺带发表了一下他的个人看法,对苏三老爷一家表示了一点点同情。

    别看大户人家有钱,生活在其中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糟心着呢。

    不过他们这些给人做伙计的,自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来那么多心思关心别的事。

    伙计的这件事发生时,总管事其实就在这里,只是那时候他对这些事没兴趣,就在外面喝茶,没有凑进去听。

    最近几天总管事正按照姚老夫人的意思找一位公子,听着伙计叭叭地着苏三老爷家的事,突然灵一动,问了一句:“这位苏三老爷的二公子长什么样,是不是孕痣在额头左侧?

    总管事这样问,是因为他突然想起当时随着唐董去看唐记的作坊时,好像听到唐董以前县里就有唐记,只是那时候是唐董他爹姆在卖糕点。

    “客人您怎么知道的?”伙计惊奇地问。

    他之前了这么多,这位客人都一直安静地听着,伙计以为他或许是才从外面回来的,又或许是以前没有关注过唐记、对唐记和苏家的事不了解,所以他刚才的时候才会这么仔细。

    总管事随便找了个理由:

    “我们刚才走在路上的时候,好像看到过唐掌柜他们,我不确定有没有看清。

    总管事他们过来的方向,确实就是唐董他们离开的方向,伙计算算时间一想,他们真的很有可能会在路上碰面。

    伙计没有多想,乐呵呵地:“是的呢,之前那位苏二公子不知道怎么做到的,把孕痣遮了完全看不出来,今天他没有遮,我好奇多看了两眼,确实孕痣在左侧额头。

    “真的是额头左侧吗?”总管事忍不住多问一次确认下。

    “您放心,我们做伙计的最重要的就是眼力,客人来了不能看错,肯定就是左侧额头。”伙计拍着胸脯保证。

    他天天要接待的客人不少,要是眼神不好使,把这位客人当成了另外一位客人,让客人不高兴可不就惨了,来做伙计的第一天,掌柜的就告诉他,一定要练好双眼,牢牢地记住客人的特征,尤其是铺子的常客。

    总管事不由自主思索起来,之前他按照老夫人的吩咐在县里找一位公子

    总管事打听了好几天,已经把县城目前的糕点铺子找遍了,打听明白了他们家人的情况,就没有哪家有左侧额头上有孕痣的哥儿。

    家里有哥儿的人家不算多,孕痣不在眉心正中,在额上偏左或者右的就更少了,恰巧唐记以前卖过糕点,会不会这苏家的哥儿就是自家老夫人要找的人?

    之前一直没有找到人,总管事有些担心,万一老夫人离开这个别庄了他还没把人找到,老夫人会不高兴,怪他不尽心。

    皇天不负有心人,今天总算让他找到了一个可能的人。

    因为伙计给他提供了一个可能会非常有用的线索,总管事从袖袋中取出一个银角子赏给伙计,把伙计乐得眉开眼笑。

    姚老夫人在铺子里逛了一圈,看中了一种用胡桃木雕成的匣子,用来装镯很合适,

    一口气选了十个。

    她老人家买这个匣子不是打算自己用,是准备回省城了送给晚辈们。

    这个晚辈不是姚家或者杜家的晚辈,是给她相看后,觉得可以进一步让宁蔚接触的那些晚辈,既然打算把人请来家里做客,总得准备点什么礼物。53

    宁蔚孤身一人在军中,平时花费不大,在秦博打算做买卖时还将攒下来的银子给了泰博做本钱,他现在也是一位不缺钱的主。

    陪着姚老夫人在铺子内逛着,宁蔚没有干涉姚老夫人挑选东西,等到付钱时,他直接把钱付了。

    姚老夫人看了他一眼,想了想没有拒绝。

    拿着沉甸甸的银子,掌柜的满意极了,这个大的匣子当时东家一共让木匠做了二十个,因为太了装不了什么东西,掌柜当时便觉得不会好卖。

    果不其然,去年在店里放了大半年,统共才卖出去五个,没想到过了年突然转运,一次性卖出去十个,下次东家过来盘账的时候,肯定不会再因为匣子卖不出去不高兴了。

    不过就算这回匣子一次性卖了这么多出去,掌柜决定还是建议东家以后别让木匠做这种大的匣子了。

    买了匣子,他们一行人便离开了这边,姚老夫人买了匣子,还想去金银楼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镯子。

    路上,总管事把他从伙计那里听来的事了出来。

    唐记的事姚老夫人听完直皱眉头,这些商人这般行事着实有些过分,她活到这把岁数,新鲜的玩意儿见过不少。

    不仅仅洛南省内,外地的东西有两个儿子时不时送来,就是境外的东西她都见识过,以前从未听闻字糖,她不认为字糖会是某家所谓的祖传方子。53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