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太子被废
“想当初她过的多好啊,是金镶玉裹都不为过。”
宁桐闻言,冷冷的笑了一声,淡声道:“自作孽罢了,安安,你何必同情呢,你也许觉得我很冷漠无情,只是她坑害我多次了,我可没那么圣母。”
“上一次在宫宴上,她企图找人对我用强,毁我声誉,要不是我察觉不对,躲了过去,此刻在这儿聊天的就没有我了。”
“什么?竟有此事!”宁钰吓得差点扎着自己,“二丫,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不跟我们啊!”
宁桐宽慰的笑了笑,“没事,都过去了,她没得呈。”
“那也不行,二丫,这种事你应该第一时间跟我们走的。”
宁钰无奈的撇了撇嘴,“还是别了,这是要是被大哥知道了,他要是冲动之下提刀把人给砍了,那才得不偿失呢。”
“可她如此欺负你,我们如何能忍。”
宁桐给她嘴里塞了一块糕点,“这是我新做的绿豆糕,来,下下火。”
宁钰:
“我早就不生气了,她已经得到教训了,不是吗?”
胡菲菲沦落到这种境地,里头保不齐有陆戟的笔,陆戟也算是为她报仇了。
“不过,你们不好奇她为什么如此针对坑害我吗?我可没得罪过她。”
其他三人对视一眼,都挺迷茫,谁也没想到这一层来。
宁桐捏起一块芙蓉糕吃着。
还是陆安安先忍不住好奇,亲自给她到了杯奶茶往她边推了推。
“好安宁,你快。”
“因为她喜欢陆戟。”
“什么?”就连沈盈盈也惊讶了,“她不是一开始就要嫁给六皇子了吗,怎么也算是定了亲的,怎能如此”
“男未婚女未嫁,贵妃管得了她的身,又管不了她的心。”宁桐抱着杯子喝了口热奶茶,叹息一声,“只能我们家陆戟太貌美了,我的情敌是走了一个又一个。”
其余三人:
突然有点酸是怎么回事?
辛兰站在一边闻言,垂头,抽了抽,作为宁桐的贴身侍女,她打心眼里知道,做主子的情敌有多惨。
淳阳郡主被送走,在庄子过的很不好,时不时就有蛇啊,老鼠啊,冒出来吓吓她,是公子干的。
南麟公主被赐婚给六皇子,还没嫁过来,只怕嫁过来了,公子一定会出,让她过的不那么如意。
而胡菲菲呢,沦为侍妾,在府中生不如死,食不饱腹,衣不保暖,连个下人过的都不如。也是公子的笔。
所以,得出结论,只要有一丁点欺负主子就是得罪公子。
请慎重。
当然,主子是不知道这些的,公子怎么会在主子面前败坏自己英明神武的影响呢。
陆安安听完最生气了,一拍桌子站起来,急吼吼道:“原来如此,我呢,她干什么闲的没事干,总喜欢针对你,我还以为她就那样的人呢,没想到她居然喜欢陆公子。”
“那她岂不是岂不是”陆安安想了好半天才想到一个词,“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陆戟才看不上她呢。”宁桐道。
这句话,陆安安是认同的,安宁和陆公子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嘛。
“也对,还好她得到报应了,安宁,陆公子还是你的。”
“不,你错了,陆戟一直是我的。”
其他三人:
牙也有点酸了。
时间过的飞快,马上就要临进中秋,宁桐的生日也快到了。
今年她就要十五了。
这里的十五岁好像是成年了的意思,是要过及笄礼的。
及笄礼?
宁桐脑子里没有印象,从未见过及笄礼,姐姐大她一岁,生日在她之后,她也没过过。
肯定很麻烦,不过也罢,一个生日而已,一家人在一起吃个饭也就好了。
秋季过半,无忧阁快要装修好了,宁桐打算去看看,可总觉得今日大街上不同寻常,人很少,天空雾蒙蒙的,好像要下午雨。
看完装修的进度后,赶回家,雨突然而至。
宁桐看着这第一场秋雨,心里也闷闷的,总觉得不安心,便让辛兰去打听一番。
辛兰领命,正要出门。
“不用打听了。”
一道声音传进来。
陆戟将伞递给辛兰,走进来,辛兰见状,福了福身退下。
宁桐回头,“陆戟?你怎么来了。”
“来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事情。”
刚从外面走过来,身上还有些冷意,陆戟将披风解下,内力过了一遍后,走至宁桐身边,顺势将她往怀里一带。
宁桐早就习惯了,在她怀里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窝着,“那你。”
陆戟道:“太子在北方的私兵找到了。”
“找到了?这么快?”宁桐惊讶。
“这次去找的私兵的人,你猜是谁?”
宁桐沉吟一声,脑子里闪过一个人影,“莫非是镇北将军,卫光?”
“正是,随同的还有赵健。”
宁桐闻言点点头,是两个老熟人了。
“卫光第一时间便派人送了信回来,宣梁帝大怒,直接下令废了太子,此事圣旨应当已经送到太子府了。”
“太子失势,得意的便是六皇子了吧,现在只剩他了。”
陆戟却摇摇头,“还没完呢,太子还有用。”
宁桐扭头看了他一眼,“你还做了什么?”
“还?”
“卫将军能这么快找到私兵所在地,我猜的没错的话,有你的笔吧。”
陆戟闻言,勾唇,摸了摸她的脑袋,“桐还是一如既往的聪明。”
宁桐哼哼了两声,“那当然,也不看看我是谁。”
“嗯,是我未过门的妻子。”
宁桐被撩的脸一红,嗔了他一眼,“正经的,你打算怎么做?”
陆戟拥住她,低沉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容我卖个关子,只不过接下来的日子,京城可能会有异动,你尽量少出门,告诉其他人也是,要出门的话,多带几个人,回头我让暗一多送几个暗卫过来。”
宁桐点点头,异动?会是什么呢?
是有关废太子,还是燕景州呢。
当天,太子府。
御林军将太子府重重包围,大太监王兴贵带着圣旨上门。
没过多久,从府里出来,带走了一半的家产和下人,太子府的牌匾被摘下。
从此,太子府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