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后话

A+A-

    一瞬之间,天差地别。

    宫中这一晚,注定是惊心动魄。刑房中传来凄厉的嚎叫和惨叫声,听的人不寒而栗,只觉得阵阵寒气侵入骨髓。这三名刺客必会吐出些东西,若是将刑房中七十二种刑法都来一遍,怕也只剩一口气了,哪怕是铁血铮铮的汉子,只怕也挺不过去。

    三皇子于满月宴之上蓦然薨逝,赵彦哀痛万分,皇后更是撕心裂肺,赵彦在留云宫中拥着皇后,温声劝慰:“云儿不要过于伤痛了,朕与你还会再有孩子的,不是你的错,勿要再自责了。”

    皇后点点头,却是一直在赵彦怀中抽泣不止。

    有时候,皇帝也并非坚强,骤然失子,自是悲痛万分。只是无事能大过国事,责任在上,也不得不收起哀痛之心。

    子初已经被送到了公主府内好生休养,悦兮捎去口信,让连姑姑好生照料,自己则带着烟雪匆匆赶去了慈宁宫中。

    慈宁宫中,悦兮的亲生父母宸王夫妇也在。眼见悦兮平安,方太后众人也都放下心来,方才杂乱无章,也并未看见悦兮握着子初的。

    方太后沉吟半晌,“明日一早,应该就能出结果了,快一些,就今晚,无人能抵得过刑房中的刑法。”

    宸王因是家宴,身着黑色便服,绣着皇室花纹,眉宇间沉静如冰,不怒自威之气势,这便是先帝的亲弟弟,宸王殿下,悦兮生父。见到悦兮,他如刀刻的脸也瞬间柔和了下来。旁边女子便是宸王妃了,她不似宫中妇人般温婉柔顺的气质,反而透着爽利之气,眉眼精致,却是锋利,与方太后眉眼间极是相似,她于方太后乃是一奶同胞的姐妹。

    彼此间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宸王妃道:“今夜倒是凶险,还好姐姐和兮儿无事。”

    宸王接着道:“今夜之事,好在也与我们没什么关联。”

    方太后摆了摆,“与我们无妨,那三个刺客咬上了谁,便算谁倒霉了。”她又看着宸王夫妇,“你们一会也速速离宫吧,宫中如今纷乱,离远点恐怕才是上上策。”

    于是,宸王夫妇便拉着悦兮的又了一会话,一家子骨肉鲜少团聚,倒也是可叹。又趁着宫门下锁之前,离了宫中。

    悦兮放心不下子初,便也急忙回了公主府。

    公主府内殿,子初悠悠转醒,望着身上染血的纱布,眼睛扫视殿中一圈,却未见到悦兮的影子,焦急问道:“公主可没事吗,她可有受伤?”

    烟华和连姑姑守在旁边,听见这句话,竟有些止不住地红了眼眶。她们有时总替悦兮担忧,天之娇女,与侍卫云泥之别,只是如今终于看见这侍卫如此情深义重,才想到,这情之一字,也便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罢。

    连姑姑忙扶子初躺下,“林侍卫放心,公主无事,多亏有你护着公主。”

    子初这才安心躺下,慌忙之间,扯动了伤口,发出嘶嘶的抽气声。

    正巧这时,悦兮回了公主府,赶忙过来,看见子初此时已经醒来,这才放下心来,担忧道:“子初,你怎能如此,你不在意自己的命,我还在意呢。”

    子初看见悦兮平安,扬起一抹虚弱笑容,“你无事便好。”

    殿内众人已经悄悄退下,二人相互倚靠着见证着所有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也紧握着对方的,不改初衷。

    这一夜过后,第二天清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三皇子赵凛薨逝,朕万分悲痛,册三皇子为太子,以太子之礼下葬,钦此。”

    长宁六年,秋,三皇子赵凛薨逝。

    丧仪之上,众人皆着素服,有法师在旁替三皇子诵经超度,以求早登极乐。皇后一声素衣在旁,未施脂粉,双眼通红,眼睛肿的如同核桃一般,显然,失子之痛对母亲来从来都是致命的。

    皇后尽管心颇深,但也总有些瞬间,她也只是个无助的母亲而已。

    刑房内经过一夜的惨叫,那三个刺客终究还是被刑具撬开了嘴,也许有些威胁恐吓还可以忍受,可若是加上轮番的刑具,便也如同身在地狱。

    一个刑房中的太监呈上口供,“启禀皇上,经三名刺客交代,他们皆是废后李氏从前昭阳殿中的宫女,昭阳殿中众人解散后,她们便混迹在宫女中伺报仇。”

    赵彦啪地放下口供,“废后李氏是自作孽,不可活,竟还牵连他人,接着上刑,看背后有无人指使。”

    过了几个时辰,太监便又呈上口供,“禀皇上,三人不肯招供,只是无人指使,为替废后报仇,才企图刺杀太后长公主以及三皇子殿下。而且,而且”

    “支吾什么,有什么话快。

    “三人皆服毒自尽了,她们后槽牙之上藏有毒药,奴才等事先并未发觉,皇上恕罪!”太监眼见赵彦脸色不对,迅速跪下请罪。

    赵彦暴怒,砰的一声摔了中的玉扳指,“如此训练有素,还无人指使,既是从前昭阳殿中人,便与李家是分不开了。”

    赵彦心中暗道,“宁可错杀,也不可放过。若等来日,只怕江山不稳啊。”

    数日之后,早朝后,李家一夜间从名门世家,有功之臣成为戴罪之身,欲刺杀皇帝谋反,一时也成为宫女太监茶余饭后的谈资。

    悦兮听闻,一时也是惊到了。素枝姑姑此时却过来了,是太后急忙传召悦兮去往慈宁宫,宸王与宸王妃此时也在。

    方太后默默道:“皇帝这是疑心,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无论此事与李家究竟有没有关系,这个谋反的罪名,李家都要担下了,君要臣死,臣又怎会不死?”

    宸王拧着眉道:“那我们”

    方太后打断他,“我们无妨,本也就是李家自作孽,与人无尤。”

    宸王妃笑道:“宸王与我方家忠心耿耿,岂能作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一席话下来,名门世家也都有所收敛,毕竟功高盖主,也是所有臣子的命门。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便是如此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