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苦痛

A+A-

    记忆像是倒再掌中的水,无论你是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滴流淌干净。

    “可是儿臣还记得。必不能如同母后所言,藏于心中。我只要路过这宫中的一草一木,便都能忆起与莲儿曾经经过的点点滴滴。儿臣忘不了。”

    方太后幽幽叹息,“母后对你父皇的感情,也从来不曾忘怀过。这些年偶尔午夜梦回,也依然能够忆起你父皇的音容笑貌,那些曾经甜蜜的过往,也并非轻易能够忘怀的。只是,身为皇上,你有着更重要的责任,你肩负着的是天下黎民百姓的安危,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一个家。情意存在心底,并非是消亡。”

    赵源静静地坐在一旁,沉默不言。

    方太后见此,轻轻叹息一声,“皇帝,哀家劝不动了,你自己好生想想吧,心结上的苦痛终究只能一人消解,旁人也是奈何不了的。”

    完,便转身离了昭阳殿,只留赵源一人沉默地怔愣在原地。

    门外等候的群臣眼见方太后出来,忙上前七嘴八舌地问着,事关朝堂以及国家存亡的发展,他们也顾不上什么体统和礼制了,“太后,皇上可是好些了?有没有听了您的劝,理一理朝政啊!”

    周溪也急忙上前问道:“太后,皇上可解开心结了吗?”

    方太后只得无法顾忌众人希冀的眼色,只得缓缓摇了摇头,“朝政之事暂由周大人、曹大人、宋大人、彭大人、柏大人几位商议着来吧,一切按照规制体统办事,不得有误。再者,若是有要紧的事,便先过来回禀哀家吧。哀家昔日也曾处理过朝政,放心吧,诸位大臣,哀家虽然年迈,却并不糊涂。”

    方太后缓慢而又低沉的声音缓缓传入所有大臣的耳朵,声音苍老却富有威严,没有人可以质疑这位几乎历经四朝的太后的杀伐决断的智慧头脑。

    “臣等谨遵太后懿旨!”

    “方才哀家提到的几位大人随哀家来慈宁宫中一趟吧,哀家有事要吩咐。”

    “是。”周溪等人便迅速跟在了方太后的身后往慈宁宫中走去。

    “皇帝颓唐,不知何时才能走出心结,哀家既劝不动,旁人便更不劝不动了。可如今这样,确也并非长久之计。哀家年迈,经历自然不同以往,太子也是过于年幼,暂代一时之政事可以,长久下去,岂非酿成大祸?”方太后端坐于慈宁宫主位之上缓慢地着。

    “众卿若是有什么好办法,不妨一,解一解燃眉之急。”

    众人面面相觑,沉默半晌,周溪却是走上前,“启禀太后,臣以为现下有一人选,不仅可以主理政事,还可以劝谏皇上,使皇上走出心结。”

    “谁?”方太后眼前一亮,忙问道。

    周溪缓缓吐出几个字,众人眼中的光亮却又瞬间熄灭了,“长公主殿下!”

    曹利瞬间皱了眉,“长公主殿下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有一点,长公主殿下已然和亲韩川,现下已是韩川王的王妃了。既是王妃,又怎能再回来,即便能回来,却也不知韩川王是否能放长公主归来啊。”

    柏涵却是上前轻声道:“臣认为,长公主和亲韩川,自是保我永安与韩川之间永修旧好,既然已是结盟友邻的关系,又怎么会不放人呢?再者,韩川与北凉在皇上的御驾亲征之下,兵力损失惨重,无力与我永安抗衡,若是如此,韩川必会让长公主回来代政。事情一了,我等自然会亲送长公主回到韩川。”

    方太后点了点头,“众卿所言有理,长公主的确是最好的人选,传信吧,给韩川王传信,也给长公主传信。京中如此要事,想必韩川王定会体谅。”

    “周大人,你与悦兮相熟,此事就交由你来办吧,书信之中内容定要妥帖。”方太后脸色和缓地吩咐着。

    “是,那臣等告退。”众人纷纷行礼退下。

    宋连幽幽叹息,“那韩川王会将长公主放回来么?按理,长公主殿下已是韩川王的王妃,我们如此贸然,是不是也有些许的冒进了。虽长公主殿下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但那也毕竟是走投无路的法子了。周大人,你当真能将长公主劝回来吗?”

    周溪淡淡道:“会的。长公主殿下心系朝政,定会回来。韩川王待长公主百依百顺,也是定会允准的。”

    众人面色皆是一派忧虑,他们的前途命运、理想抱负,都系在这个方面,又哪里不会为此忧心呢。

    周溪心中却是胸有成竹,他了解悦兮,悦兮想做的事情,素来没有做不成的。韩晨一向唯悦兮马首是瞻,待悦兮千依百顺,悦兮若是想走,是谁都拦不住的。他快速地拿起纸笔,在纸上面缓缓地写着,“长公主殿下万安。皇后娘娘崩逝,皇上忧思万分,辍朝数日,不理政事,唯在饮酒与缅怀自责中伤心度日,臣等忧心万分。太后之劝慰,未能起效,皇上依旧于昭阳殿中闭门不出,朝堂之事无人主理,还望长公主殿下能够回京理事。臣周溪敬上。”

    方太后此时在慈宁宫中也正在写着给悦兮的书信,“吾儿悦兮,哀家甚念,皇后崩逝,皇帝终日忧思不理朝政,哀家年迈,太子年幼,未免有力不从心之感,还望兮儿能够早日回京,主理朝政,以慰哀家思念之情。”

    方太后写完,便方方正正地将书信折起,轻声道:“若是真能成,哀家也能借此与悦兮再次相见了。哀家真是高兴,源儿如此,哀家又是十分地担心,他若是终日如此,岂不是国朝危已?”

    “皇上不会的,”素枝姑姑轻声劝道,“皇上心里最是明白了,只是一时走不出而已,若是长公主归来劝慰,不定一切便又是柳暗花明了呢。太后放宽心吧,莫要担忧太多,伤了身子。”

    方太后点了点头,“但愿如此吧,叫人好好照顾皇上。”

    “是,太后放心。”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