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
搁在以往, 谢建业就直接问出口了。
离谢琅撂狠话没过多久,谢建业担心把性子本就不好的大侄子惹生气,不再搭理他这个大伯, 就用胳膊肘子碰一下姚桂芝。
姚桂芝哪敢, 就戳一下谢伯文的妻子。
谢伯文的妻子也不敢,就捣捣谢伯文。谢伯文上次在谢琅面前闹了笑话,不想再丢脸, 就给谢广使个眼色,快问问你三郎叔。
谢广很佩服谢琅, 最近都把他的话奉为圣旨,此时也忍不住怀疑他,“三郎叔, 有句话我不知当不当讲。”
“那就别。”谢琅着把豆腐翻过来,臭味再次飘向几人。
谢广噎住。
“笑呢。什么事?”谢琅问。
谢广心翼翼“我觉得啊, 你可能被人骗了。”
“何出此言?”谢琅抬起头。
谢广犹犹豫豫伸出手指着瓦片上的豆腐, 这臭味都快赶上他家粪坑了。
“就知道你们不信。这东西呢,也有可能是真坏了。”
此言一出,五人同时变脸,扒着谢琅的膝盖蹲在地上的孩仰头望着他, 一脸的失望, 不能吃了啊。
随后谢伯文明白过来,“有可能?也就是靠气味分不出好坏。”
“告诉我的那人豆腐外面有黄色或红色的黏液, 甚至长白毛都属于正常的。他用老鼠和家里的鸡鸭试过, 吃了没事。”谢琅胡诌道, “如果是黑色的点点, 或者长出其他颜色的毛,散发恶臭, 就是真坏了。吃下去轻则上吐下泻,重则直接去九泉之下。”
谢广指着豆腐,“你敢拿过来,这个肯定没事。可这么臭怎么入口啊。”
“你们再闻闻除了臭还有什么味。”谢琅道,“是夏天的菜坏掉,没法吃发出的臭味吗?”
谢伯文吸吸鼻子,疑惑道,“不像。也不是你的恶臭。可这个臭,也没几人能顶得住。”
“糟鱼臭鸭蛋你们也没少吃。”
院中陡然安静的只剩油煎豆腐的刺啦声。
过了好一会儿,谢建业开口道,“我回家抓只鸡过来?让鸡先尝尝。”
“那还不如抓只老鼠。”谢琅顺嘴。
谢建业站起来,道,“好,我去抓老鼠。”
“行了。我家的鸡和鸭替咱们尝过了。”指着豆腐,谢琅对谢伯文,“在你家豆腐缸里拿的,和这个是一缸的。”
谢伯文长舒一口气,“吃不死人就没事。”
顶多味道怪点,难入口点,卖给喜臭的人还是能卖出去的。
“去拿几个碗。”谢琅道。
两个瓦片上有八块豆腐,谢琅给每人盛一块,自己留两块,稍稍吹一下,就往嘴里塞。
几人不敢吃,见他不怕死的咽下去,才往嘴里送。
喜好糟鱼臭鸭蛋的谢建业顿时惊得瞪直了眼。
谢伯文的妻子眉头紧皱,“什么味啊?”
谢广点头“就是,豆腐不是豆腐,烤也不是烤――”
“不吃给我。”谢伯文突然开口道。
谢广吓一跳,看向他爹,是你在话么。
谢伯文也不嫌他儿子啃过的,夹走就转向谢琅,“三郎,我觉得这个要比你的薄豆腐好卖。”
“还担心吗?”谢琅笑着问。
谢建业和谢伯文同时摇头,不担心,不担心。
“爹……”谢广不看好,“你喜欢不代表人家喜欢。我和我娘就不喜欢。你看这个奶奶也不喜欢。”对着姚桂芝。
谢伯文“那是你们没有口福。”
“……三郎叔。”谢广转向谢琅。
谢琅“你和嫂子不喜欢也正常,就像有的人嗜酸,有的嗜酒如命,你爹和我大伯正好喜欢臭。他俩喜欢,我大伯母是吃也行,不吃也行,明有一半的人喜欢,这东西就能卖掉。咱们做这个的目的不就是留着卖。”
对啊。
五人想起来,不是为了自家吃。他们都不喜欢,只要能卖掉也行。
谢琅见几人明白过来,才继续“咱们又不是经常做。下雨天没法卖豆腐的时候才做。再这东西费心,一不心一缸就全毁了,可不好做。像咱们要种地,家里还养着牲口,也没法天天做这个。何况赶上夏天,就算下雨也不能做。”
谢琅不知道夏天可不可以做,因为他前世的母亲都是冬天做臭腐乳,秋黄不接的时候做臭豆腐。还是在谢琅的时候。
等他长大,菜篮子进了超市,货架上的腐乳五花八门,谢琅就再也没吃过自家做的臭腐乳。
谢琅又觉得有油皮,有豆腐皮,足够谢伯文和谢大郎卖的,便,“我总感觉夏天做这个会生虫。”
“我也觉得会。”谢广跟着点头。
谢伯文不禁瞪他儿子一眼,连想都没想,你觉得什么?
“夏天咱们也没空,得收麦子,收糜子,还得种豆子。”谢伯文道。
谢琅恍然大悟,“对,我给忘了。”
后世的麦多是深秋播种,初夏收上来,导致谢琅潜意识认为夏天最热的时候百姓最闲。
“我再去弄点过来?”谢伯文道,“我把仲武、大郎和二郎兄弟也叫过来,顺便把三郎刚才的那些告诉他们,省得他们不知道,连坏的一起卖了。”
谢琅点了点头,就转向七,“好不好吃?”
孩抿嘴笑一下,就使劲点头。
“好吃也不能多吃,毕竟不新鲜。”谢琅道。
孩立刻“我不吃啦。”
谢琅把箸递给谢广,笑着把孩抱起来,让他面对着谢广的娘,“喊奶奶,叫奶奶给咱们一些鲜豆腐,咱们回家煮汤。”
“今天没了,我给你拿些油皮。”谢伯文的妻子着就往屋里去,用馍筐装一筐出来,递给谢琅就,“你要的我也给你准备好了,你看什么时候去?”
“去哪儿?”谢建业问道。
谢琅“王公子没吃过这个,早几天跟谢广聊天的时候提一句,谢广让嫂子给我做的。”
“怎么不让你大嫂做?”姚桂芝出来,自己先变脸了,“那个女人,唉,以前觉得她比老二家懂事,现在看来还不如老二家。三郎,以后再要什么,去找你二嫂。”
谢广的娘笑道“我们也一样。三郎带广去鹿,给他一个鹿腿不够,还又叫他给他爷送一个。我爹别提多高兴了。三郎离我家这么近,还跑去找二郎,传到我爹耳朵里,他一准得我和广他爹。”
“娘,我都十五了,别广广的叫。”谢广皱眉道,“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跟七那么大呢。”
谢广的娘瞪他一眼,闭嘴。就对谢琅,“早几天忙着种地,做薄豆腐的板子刚做好,还没做薄豆腐,那个得等几天。”
“没事。做好了我一块送过去。”谢琅怕谢建业回去又骂谢大郎,“大伯,不是我故意找伯文哥要这东西,也不是因为烦大嫂,连着二嫂也不想搭理,是她俩做的不如嫂子仔细,油皮大差不多,看起来齐整。”
谢建业和姚桂芝不信。
谢伯文的妻子听谢琅这样讲,便故意,“我也就这点本事。”
此话一出,倒是做实了谢琅的借口。
姚桂芝再看看他手里端的油皮,好像真没有破损的,大看起来也一样。可她心里还是不舒服,就问谢琅,“起那个王公子,他给你的布都还没用,是不是得用他的布做身衣裳,穿着新衣裳去他家?”
又不是去相亲,穿什么新衣裳。
“不用。他见我的那天我就穿着麻衣和草鞋,他也没嫌弃我。”
姚桂芝不赞同,“那时候你没有,现在不是有了么。”不容他拒绝,“去把布找出来,我给你和七做套新衣裳,再换上新鞋,王公子见了也高兴。”
谢琅心想,他不高兴才好。省得整天惦记我,做梦都想把我晕送去军队里,过两年再弄去匈奴。
“真不用。我现在穿的也是他给我买的,也挺好的。”
姚桂芝“你身上的都穿旧了。”
“还有几套没穿。”谢琅道。
谢伯文的妻子看出来了,就劝他,“三郎,听你伯娘的话。不然你明明去送东西,他家仆人还以为你去秋风呢。”
“好吧。”谢琅故作无奈地,“鞋也做,但得用我以前的破衣服纳鞋底。”
姚桂芝“当然。穿在脚底下那个王公子又看不出来,你叫我用他送你的布,我也不舍得。”
“那就好。”其实谢琅这样,是担心姚桂芝给他搞个草鞋底,“剩下的布留着给七做衣裳。我们家七要穿的美美的去学堂,最好能做五套新衣服,一天换一身。”
姚桂芝顿时后悔这事,“他一个孩子,今年做的穿不烂,明年就没法穿了。”
“给二哥的孩子,二哥要不?”谢琅出来,见谢二郎进来,干脆直接问他,“要不要?”
谢二郎不明所以,“要什么?”
谢广解释一遍。
谢二郎点头,“要啊。我家那子身上长牙,粗布麻衣都能穿的七个窟窿八个眼。”
“伯娘听见了吧。”谢琅笑着问。
姚桂芝点了点头。
翌日上午,到谢琅家,姚桂芝把布拿出来,用麻绳量一下谢琅和七的尺寸,三两下把卫青送谢琅的布全剪了。
剪好姚桂芝就拿着布回家缝去了。
下午,姚桂芝和她闺女给谢琅缝衣裳的时候,谢伯文一行才回来。
谢琅听到驴车的声音,抱着七出去就问,“酒肆要吗?”
“酒肆起初不想要,担心吃死人。做出一份,我当着酒肆的人吃两块,又跟他们套一下近乎,他们才收。”谢伯文把缰绳扔给出来接他的谢广,“我觉得还是因为我送他们的豆腐和油皮。”
谢琅笑道“不好意思拒绝?”
“是的。毕竟东西没事。”谢伯文道,“我跟酒肆的人,卖给喜臭的人,酒肆答应了,能不能卖掉还得看明天。”
谢琅“你这样一定能卖掉。”
“卖不掉就自己吃。”谢伯文脱口而出。
谢琅险些笑喷,“那么多你可吃不完。对了,那两家今天没跟你们一起?”
“没有。先前做的油皮卖了不少钱,最近天天做油皮,大概怕我们知道他们一天能卖多少钱。”谢伯文道。
人!
谢琅嗤一声,“少做点豆腐,多做点薄豆腐。”
“我知道。”谢伯文着个哈欠。
谢琅见状,就让他回家歇着去。
翌日,谢伯文和谢大郎又拉一缸臭豆腐去城里。而这天谢琅刚把晌午饭做好,就听到驴叫。
谢琅仔细听听,听到谢伯文的声音,顿时知道臭豆腐卖出去了。
不出谢琅所料,他和七刚吃饱,谢伯文和谢二郎先后过来,搬走两缸豆腐。
又过两天,他们几家放在谢琅家的臭豆腐就全卖光了。
最后一缸臭豆腐卖出去的当天下午,谢二郎和谢伯文联袂而来。
谢琅看他俩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就知道他们想什么,“继续做臭豆腐?”
“我想再做点。”谢伯文道,“一天做一坛。”
谢琅“什么样的臭豆腐可以吃,什么样的没法吃,你们都清楚。若是做坏了,可不能怪我。”
“不能。”谢伯文道。
谢琅“那你们想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做。不过,有件事我得提醒你们,农闲了,朝廷随时都有可能招你们去做工。”
谢广和他娘最近在学驾车,可一个十五岁,一个女人,力道不足,谢伯文很担心驴受惊的时候,把他们拉沟里去。
谢琅一这话,谢伯文迟疑了,“酒肆那边该怎么回?”
“臭豆腐费事费心,还容易吃出事。你就实话实。酒肆如果不信,你们把法子交给他们得了。”谢琅道。
两人同时惊呼,“交给他们?”
“一手交钱一手交方子,叫里正跟你们过去写个文书,吃出问题来跟你们没关系。”谢琅道,“教一家收四吊钱。跟你们有来往的酒肆都学,就一家收一吊钱。”
谢伯文和谢二郎相视一眼,两人同时决定,“我们回去商量一下。”
“你们四个商量,别让女人跟着掺和。”谢琅着看谢二郎。
谢二郎憋住笑,“你想大嫂吧。放心好了。”冲谢建业使个眼色,俩人直接去谢仲武家。
“他们什么时候来的?”
谢琅正想回屋,听到声音转过身,“伯娘?刚回来。你找他们?”
“不是,我随口一问。对了,衣裳好了。”姚桂芝把布包递给他。
谢琅接过来就忍不住问“这些全都是?”着就要拆开。
“先别拆,把碎布头和旧衣服给我,我给你纳鞋底做鞋。”姚桂芝道。
谢琅连忙把布包放地上“好,我去给你拿。”
送走姚桂芝,谢琅就把门关上,从灶房里,其实是江山图里放一盆水,把衣服放进去,傻眼了。
除了两套七的,剩下全是他的,甚至还有几条亵裤。
谢琅回过神来,好气又好笑。
孩好奇地问,“三爷,笑什么啊?”
“没什么。”谢琅苦笑着摇摇头,随后把衣裳捞出来,就拿着他买的细麻布去找谢伯文的妻子,请她再给七做两套。
姚桂芝去谢琅家裁布那天谢广的娘看见了,见他又拿着布过来,忍不住问,“你伯娘没做?”
“做了。但她做大了。”谢琅叹气道,“她一片好心,我也不好她,麻烦嫂子再给七裁几件合身的。”
谢广的娘笑道“你伯娘肯定是想今年穿不烂,明年还能接着穿。”
“穿不烂就给二哥的孩子穿,我都了。”谢琅没这话,姚桂芝不给七做,他还能埋怨她几句。
这种话都出来了还没用,谢琅就知道姚桂芝是真疼他这个侄子。
谢广的娘也是这样想的,“你伯娘疼你。不对,这不是王公子送你的吧。我听谢广和你伯文哥,王公子给你的都是绸缎。”
“我自己买的。没用到。”谢琅把七放地上,“叫这个奶奶再给你量一下尺寸。”
“不用。这么大的孩子我心里有数。给谢广他叔的儿子做过。”
“那就麻烦嫂子了。对了,有没有听伯文哥,咱们村的学堂何时开课?”盛放笔墨砚台的盒子,以及所需要的竹简他都准备好了,就等老师了。
“那边是土房子,早些天又下雨,里面很潮,估计还得再晾两天。或者你去找里正,叫夫子早点过来。”
谢琅想想,“我去找里正。趁着男人都在家,无需孩子帮家里干活,孩子也能静下心来跟夫子学。过些天都走了,孩子有心也没空。”
“这倒也是。草出来了,都得去放羊,你也抽不出空来。”
谢琅点一下头,出了谢广家就去找里正。
里正也考虑到孩子得帮家里放羊,薅地里的草,也希望早点开课,最近几日没事就在里面生火。墙壁被他烤的半干,但案几也是泥做的,案几得干透才行。
谢琅了解到这点,真想我赞助课桌。
可他是盖了房就变成穷光蛋的谢三郎,而且他教谢伯文和谢大郎做豆腐已很惹眼,也不能再高调,否则一定会招来偷。
谢琅从里正家回来,经过谢广家,就让谢广的娘给他留一板薄豆腐。
翌日,和七换上新衣裳,坐谢伯文的车前往城里。
谢伯文要帮谢琅送到卫青家门口,谢琅担心露馅,就让他送到路口。名曰他也不进去,听到王公子在家,花钱请人送进去。
谢伯文问为何,谢琅胡诌道,王公子的母亲心善,看到他又得拉着他不让走。
谢伯文觉得不大可能,可谢琅上次拉回来的那车东西又是真的,无法怀疑,就跟谢琅约好,未时在城门口见。
谢琅等谢伯文走远,立刻拿五文钱雇个人,叫那人给卫青送去。不过他不是担心盛情难却,而是怕见卫青。
可谢琅又怕那人拿钱跑掉,就抱着七跟着他到卫青家墙角处。
看到门开,仆人出来把东西接进去,谢琅松了一口气,“七,咱们回家。”
“回哪个家?”
谢琅头皮发麻,浑身僵住,随即拔腿就跑。
“为兄在问你话。”
谢琅的衣裳被拽住,不得不随着身后的力道转过身,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道,“卫,卫――仲卿兄,好巧啊。”
“是挺巧的,我回来拿个东西都能碰到你。”卫青量他一番,见他穿着新衣裳新鞋,竟跟城里的公子似的,有些意外,更多的是满意,“不错,不错,合该这样穿。”
谢琅“托仲卿兄的福。”
“既如此,为何见着我就跑?”卫青笑看着他。
谢琅心想,怕你揍我啊。
“七要拉屎。”谢琅脱口而出,就忍不住给自己点个赞,太机智了。
卫青轻笑一声,根本不信他,看向他怀里的孩,“这就是你收养的那个孩子?”
“是的。七,快喊仲卿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