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顿悟
第三十一章顿悟
秦见微顿了顿,看着外祖母还是一副和蔼却还在等着她回话的模样,便知今个儿是逃不过这一遭了,心中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才答道:“是,阿娘正在替我相看,不过八字还没一撇呢,您就先别惦记啦。”
听她这么,齐太后摆了摆,兴味盎然地道:“别想糊弄哀家,我都听你母亲了,正在相看的那一家,人家郎君的阿娘可喜欢你了,这八字的一撇,不早就划好了吗?”
竟然是这样的大事!
一旁悄悄听着的池程不由得对安阳长公主,秦岭他阿娘肃然起敬,外头还一点儿风声都没有呢,她自己便快要干成这样一件儿大事了,真是了不起。
虽然他一直以来都不甚关心外头的事儿,但清嘉郡主在那些郎君们心中的地位他还是清楚的,那可是山上雪,云间月,天上星,不知道是哪个郎君,竟然能让安阳长公主看上眼,若是让那些倾慕秦家阿姐的郎君们知道了,估计得对那人群起而攻之。
然而齐太后的下一句就把他惊得险些就从矮凳上掉下去。
“那个池家三郎啊,应该是个好孩子,哀家在宫里也听过他,这个月是不是被举荐入朝了?我记得皇帝好像跟我聊起来过,还他是整个临安城里长得最俊的郎君呢。”
秦见微:
她耳根有点儿发热,不由得下意识道:“外祖母,我跟他没什么缘分的,这件事儿不会成的。”
“胡。”齐太后一听就不乐意了,“怎么不成?我们家知知貌美又温婉,一看便是个贤良淑德的女郎,身份又高贵,怎么就不成了,你这样的条件配他,他们家还嫌不够?”
秦见微刚想不是这么回事儿,齐太后自个儿就反应过来了,中摩挲着腕上挂着的一块儿沉香木的佛珠,又道:“不应当,要是他们家觉得不相配,他阿娘就不会跟你阿娘接触了,既然你阿娘能到我跟前来,这证明基本上也差不离了。”
听外祖母旧话重提,秦见微心道,之前池夫人还算喜欢我,但后来自己受难连累池脩也发了一场热,不得人家现在已经觉得不合适了,虽然不知道临安城中那个他们俩不合的传言是怎么起来的,但看如今的情况,似乎还是有点儿道理的。
若不是来救她,他也不会平白遭那一回罪。
只不过想虽然这样想,她心里却不知为何难得的不舒服起来。
见外孙女儿不愿意,齐太后也不勉强她了,摇了摇头,只当她女孩子家脸皮薄,心道改天还是让阿嬛再进宫一趟,儿女大事,还是要跟父母商量才是。
放过了秦见微,齐太后终于想起了一旁坐着的外孙子,仔细一瞧,差点儿把她给逗乐了。
只见披着秦岭壳子的池程还陷在方才听到的那个消息的震惊之中,整个人恍然就是个神游天际,双目无神地直视着前方,他眼前那根柱子都快让他盯出花儿来了。
怎么会呢?!
卧槽!他阿兄跟秦家阿姐不是不合吗!
怎么阿娘会跟安阳长公主两个人还议起亲来了!
他万万都没想到,跟秦家阿姐议亲的那个人会是自己阿兄,这个消息来的太过突然,他一时之间有点儿不能接受,实在是因为受临安城里的传言荼毒太深,心里怎么想都觉得他们两个对头不可能会凑成一对儿去。
震惊,太震惊了。
以至于他到现在都还没缓过神儿来,也就没注意到那两个人的对话已经告一段落了,两个人都在盯着自己看。
齐太后瞧着好笑,外孙子极少会露出这么一副呆头鹅的模样来,不由得用眼神问外孙女。
“议亲的事儿没跟六郎过?”
秦见微看懂了,也摇了摇头,示意没跟他过。
齐太后见状想了想,也是,他姐姐议亲的事儿还没一撇呢,也不宜得谁都知道。
不过还是觉着好笑,声音放大咳了一声,把边的一碗杏仁儿露就要递给池程,“六郎,回神儿了,来,用碗这个。”
池程这才惊醒,神思不属地谢过齐太后,伸就要去接那个白瓷碗。
只不过就在他的刚伸出去的时候,就被身边的秦见微“啪”地打了一把,盯着他瞧了一眼,奇道:“没事儿吧,忘记自己杏仁儿过敏了?”
它这句话同时惊了两个人,齐太后是年纪大了,边是个什么饮品也忘了,这才直接就想给外孙子,不由得抚了抚额角,摇了摇头,道自己也是糊涂了。
池程是真的惊出一身冷汗,浑似一头冷水当头浇下,给他里里外外来了个透心凉,压根儿不敢想要是自己方才直接露出个这么大的破绽该怎么办。
还好还好,另外两个人自觉就给他找了借口。
秦见微安慰完齐太后,又深看了池程一眼,这才给他找补道:“怕是我们方才的那件事儿对他冲击过于大了。”
齐太后也笑了,玩笑道:“是该让六郎好好急一急,你们姐弟俩岁数差的不多,自幼一块儿长大,感情好得很,只不过这个书呆子,一直都爱书胜过其他,若不是方才那个反应,我还看不出来你这个姐姐在他心里地位如此重要呢。”
她得高兴,秦见微见状也放下心来,凑了几句趣儿。
心里却还想着自家弟弟方才的异常反应。
秦见微与池程在慈安宫陪齐太后了好一会儿话,又陪她用过午膳,这才告辞出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