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在家就是卡

A+A-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

    这是佛家一句偈语,意思是,世间一切的相,一切因果的存在,都是因为“心”的变化。

    比如你的情绪、心态,还有走过的路、看过的书,都会呈现在相貌里。

    所以,以貌取人,其实很公平。

    你的心态藏在长相里

    关于相由心生,古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少时贫困的唐朝政治家裴度,在路上遇到了一行禅师。

    一行禅师看了看裴度的脸,发现裴度嘴角纵纹延伸入口,怕是有饿死的横祸,便劝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听从了禅师的劝告。

    当裴度再次遇到禅师,禅师发现他的相貌完全改变了,便告诉裴度,日后可以成为宰相。

    听上去是不是像是迷信?

    但宋朝也有这样的故事:

    有一天,北宋开国名将曹彬遇到一位精于相术的陈博先生,陈博对曹彬:

    “你的颐削口垂,怕是晚年无福。

    今后你在打仗的时候,可以开一面,看能不能留些晚福。”

    曹彬听了陈博的建议后,觉得很有道理,便在行军打仗的时候,要求部下不可屠城;

    面对被掳获的妇女,也不许部下有邪淫的行为。

    渐渐的,曹彬的德政深入人心,百姓对曹彬十分爱戴。

    数年后,再次遇到陈博的时候,陈博惊讶地:

    “数年前,我看你的相,颐削口垂,是没有晚福的样子,

    但是现在看你的相,口角颐丰,金光聚耀于面目和须眉,可以是后福不尽呀!”

    果然,曹彬的晚年很幸福,活到了96岁安详去世,子孙也很昌盛。

    其实,这不是迷信,相由心生也不是无稽之谈。

    裴度和曹彬的相貌之所以改变,是因为他们在修善,也就是在修心。

    因为心境的变化,相貌便也发生了改变,便有了大师对他们相貌的评论。

    日本文学家大宅壮一:

    “一个人的脸就是一张履历表。”

    心理学家也研究发现:爱发火的人,脸上看起来要乖戾一些,即使是做温和的表情,也没有办法掩盖。

    的确是这样,一个人的脸,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心态:

    内心残暴的人,即使长相好看,也不是好人的样子,而内心宽广的人,即使丑陋,也不是坏人。

    也就是我们常的,性格写在唇边,幸福露在眼角。

    你的自律藏在身体里

    塞尼卡:

    “能自制的人,就是最强有力的人。”

    与陆曼并称“南唐北陆”的民国名媛唐瑛,在年过六旬的时候,依然身材窈窕,这便来自她骨子里的自律。

    从,唐家的规矩就很严格,唐瑛的每顿饭便都是按照合理的营养要求进行搭配的,甚至早饭、午饭、晚饭是几点吃,都有明确的规定。

    而唐瑛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家里的其他孩子会在饿了或者嘴馋的时候,偷吃点心,但唐瑛从来不会这样去做。

    不仅如此,唐瑛在学习舞蹈、昆曲等才艺时,对自己的要求更是严苛。

    不仅课上认真学习,课后还会成百上千次反复练习,每一次舞台上精彩绝伦的演绎,都藏着她努力的汗水。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律,唐瑛的美不仅体现在身材中,更让自己的气质与众不同。

    以至于“云裳”幕后管理者张幼仪在和唐瑛吃了一顿饭后,立刻决定聘请她为首席模特。

    要知道,为了这个模特,张幼仪几乎找遍了上海滩所有名媛,最终却被唐瑛打动了。

    就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

    “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

    自律,就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唐瑛的自律,让她美丽优雅了一生,而齐白石的自律,换来了健康的体魄。

    齐白石是我国颇有盛名的书画家,也是当代的老寿星,年仅百岁时,仍然精力充沛。

    “一戒饮酒,二戒空度,三戒吸烟,四戒懒惰,五戒狂喜,六戒空思,七戒悲愤。”

    这是齐白石一生恪守的“七戒”,齐白石以过人的自律,一直都坚持着。

    到了晚年,齐白石更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去菜园子除草施肥,达到身体的锻炼,他的画室还有一哑铃,在绘画之余就会练一练自己的臂力和腕力。

    日积月累,齐白石的身体一直很健康,精力也很充沛,据不完全统计,他存世的作品就有近4万余幅。

    一个厉害的人,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齐白石不仅在绘画方面,做到了极致,对自己的自律,也让人佩服万分。

    而这样的人,不管做什么,运气都不会差。

    你的态度藏在着装里

    礼记记载: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在古代,开学的第一课就是“正衣冠”,让学生注意自己的仪表整洁。

    因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