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南宫寒辞官(上)
两日后,南宫寒一行人回到洛阳。
好事的百姓早早起来,想要一睹将军的风采。
南宫寒虽然已经花甲之年,却身材魁梧,精神抖擞,给人一种威严,他面无表情地骑在马上,目光直视前方,完全忽视两旁为之呐喊的百姓。
而身旁的南宫振华和南宫权则很照顾百姓们,他们边走边对两旁的百姓微笑,跟他们招呼,让人觉得很亲切,如此一来,人们完全忘却南宫寒的不理不睬。
不过也是正常,南宫寒本来就有冷血将军之称,他年轻时也一样,冷血无情,北漠人对他闻风丧胆,以至于这些年不敢有所行动,如今,南宫老将军已经年老,也不知道还能保西北多少年安宁。
好在南宫家几个儿郎都是青年才俊,年纪轻轻就能统领将士,有他们在,西北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安宁吧!
“祖父,我们到家了。”南宫莲率先跳下骏马,把缰绳交给上前的厮,自己则去牵着南宫寒的缰绳。
南宫寒难得露出一个宠溺的笑容,翻身下马,牵着南宫莲的手,走进南宫府。
看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南宫寒不禁叹了一口气,物是人非事事休,这些年一直在西北,洛阳变化得还挺大的。
“父亲,夫君!”这时,年氏领着一群人匆匆赶过来。脸上露着疲惫的笑容。
南宫寒看着年氏,露出一个慈祥地笑,“阿词,辛苦你了!”
“父亲哪里的话,这都是儿媳分内之事,谈不上辛苦。”
有他这句话,年氏再辛苦也值得。
南宫寒走在前面,而南宫振华经过年氏时,温柔地抓起她的手,握在自己宽大的手里,感激地了声,“这些年,苦了你了。”
年氏眼里含泪,“阿词不辛苦,夫君你在西北寒苦,才是真正的苦呢!”多少个日夜的期盼,这些年所受的苦,在这一刻完全释怀。她知道自己与别的妇人不一样,别的妇人有丈夫陪在身边,天塌下来,也有人替她们撑着,而她,独自一人在洛阳,自己的夫君虽然势力庞大,她却要过得战战兢兢,生怕一个不心就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祸端。
人,站的位置越高就越容易被人注意,千万双眼睛在盯着你,一个不心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如今,自己的夫君就在身边,年氏可以放下强势的一面,做一会真实的自己。
南宫寒看着理得井井有条的南宫府,不禁有些敬佩起年氏,他想起自己已经过世的妻子,不禁感叹道,“物是人非呐,南宫府还是原来的样子,却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
几名年纪轻轻的丫鬟和家丁一脸好奇地看着南宫寒,想必,他们是第一次见这位老将军,关乎他的传闻他们听过不少,没想到今日却能近距离地看一看他的真容。
“是啊,父亲,这些都是南宫府进来的丫鬟和家丁,上一次您见的那些,已经出府成家了呢。”
他们南宫府从来不签卖身契,进府的丫鬟和家丁只签了了一张四年为期的合约,到期便可出府婚嫁,而且每一个从将军府出去的人都能领到一锭银子作为贺礼,当然,也有一些一直留在南宫府,舍不得离开的老人。
“一代新人换旧人,也是正常,康叔,每个人发一贯钱,当做老夫给大家的新年贺礼。”
南宫寒难得回一次洛阳,自然会大方些。那些丫鬟家丁看南宫寒这么好相处,一点不像传中那般冷血无情,纷纷觉得传言不可信。
而南宫寒身边的康叔是陪了南宫寒几十年的老人,他比南宫寒还要和蔼许多,虽然他腿脚有些不便,但做事还是极其利索。
他把准备好的铜钱拿了出来,挨个分发,拿到铜钱的家丁和丫鬟都笑得异常灿烂,笑着道谢,“多谢老太爷,多谢康叔。”
看着这些天真的笑容,南宫寒心头一暖,破点财换来其乐融融的笑声,值了!
家里理完,要准备进宫去面圣了,“振华,权儿,你们准备一下,我们即可进宫面圣。”
圣上允许他们先回府,不代表可以藐视天威,拿圣上的话当令牌,迟迟不进宫。
南宫寒是陪着先帝天下的老人,倍受别人的尊重是别人给足他面子,而他也要给足陛下面子,居功自傲的人,从来没有什么好下场。
他南宫家能屹立几代而不倒,凭的是自己的实力,还有就是对圣上的尊敬与忠心,多少忠诚魂归他乡,就是因为不懂变通,太过刚直不阿!
南宫寒他也刚直不阿,却没有给人落下任何可以造谣的把柄,他能得到陛下的信任,当然也是因为自己对陛下毕恭毕敬,意见可以提,但不能在大庭广众下博了陛下的面子,更加不要在人前与陛下作对!这是他这些年总结出来的结论。
一切以陛下的利益为重,再谈其他。
他们休息了一下,立马又坐上马车进宫面圣。
此时,司马律义已经在宫殿上等待,殿上还有上官宫陵、言列和司马□。
“老臣、微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南宫寒、南宫振华和南宫烨齐齐跪下礼拜。
司马律义扬扬手,“爱卿平身!”
“谢陛下。”
“老将军多年不见,还是当年模样啊!”司马律义笑着开口。
“陛下过奖了,陛下才一点也没变,还是那般英姿飒爽。”
“老将军过谦了。”
司马律义和南宫寒互相夸赞着,大殿内另外几人默不作声地看着两位相互推让,脸带微笑。
“今日不是朝会,大家不必拘谨,朕本该设宴为老将军洗尘的,只是,这些日子事务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
“老臣惶恐,陛下这是要折煞老臣啊!”着南宫寒跪了下去。
司马律义连忙过去把他扶了起来,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
那么多年,老将军还是老将军,君臣之道还是那么分明,这他就放心了!
当年,先帝托孤,幸亏有南宫寒和上官琅,不然,他这皇位早就丢了,这等恩情,他司马律义还是记得的!
他信南宫寒和上官琅,所以才把兵权交到两人手中。当年,梁王不是没给他们好处,当初他们若是向着梁王,或许,今日他们就是一方藩王,但当时在强大的梁王而弱的司马律义之间,他们选择了接受先帝的重托,选择扶持年幼的司马律义。
也正因为这样,司马律义的皇位才能坐得稳,当然,这些年,他也没少依赖这两位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