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押去柴房
再三思考之下,言芷画还是决定不再出去,外面闹就让她闹吧,丞相府总有人会帮她坐上喜轿,也会护送她到禹王府。
上官菲菲的事她没有权利去理,也没有那个能力,司马煜的事,似乎和她没有什么关系。
上官菲菲就交给司马煜去摆平吧!
“上官菲菲的事与我无关,她爱闹就闹吧。”言芷画终于坚定地叹了一口气。
她心里还是有恐惧,但她知晓这之间孰轻孰重,既然那日在大殿上她向司马煜发出求救的信号,就不能临阵倒戈,置司马煜于危险之地。
“姐,你想通了?”欣儿异常欣慰地笑了起来。
“欣儿,谢谢你拦着我。”言芷画给她一个感激地笑。
若不是欣儿方才拉了她一把,估计现在的局面已经无可挽回,欣儿常她是欣儿的贵人,欣儿何尝不是她的贵人呢?
相互扶持的主仆才是最难的的,除了忠心,还有真诚。
欣儿摇摇头,“这都是奴婢应该做的,姐能够如此,奴婢应该替大家感谢姐才是。”
“欣儿,我……我很怕,我……”言芷画紧张地看着欣儿。
似乎此时此刻,只有欣儿才是她能信任之人。
欣儿把言芷画拥在自己怀中,“姐,会怕是正常的,不过,奴婢会一直守在姐身边,和姐共进退。”
言芷画只不过是一个十六岁未到的女孩,平时,她太过坚强,太会强装自己,如今即将嫁入王府,破了现有的生活,自然会恐惧,会迷惘。
只是,这样的时刻是每个女孩都需要经历的事情,美好而充满恐惧,甜蜜而无措,反正五味杂陈。
此刻,她一定需要一个人在她身边,给她足够的安全感,欣儿不是最合适的一个人,却是唯一能给她安慰的人。
丞相府里,也只有欣儿对她是最真心的,而其他人,最多只是利益。
在这个世界,有的时候亲人比陌生人还要可怕,陌生人想伤害你不容易,而亲人想伤害你却轻而易举。
毕竟,朝夕相处已经把你的习惯摸清楚。
“姐,奴婢出去看看,外面的情况如何了。”
上官菲菲大闹丞相府,终归要有一个结果,她得出去看看情况如何,好早些想办法应对。
言芷画点了点头,同意欣儿的想法。
丞相府前院。
上官宫陵带着上官夫人一起来劝上官菲菲,但上官菲菲丝毫不为所动。
“我不回去!我要阻止这门亲事,煜哥哥是我的,他娶的人只能是我!”上官菲菲大吼大叫道,完全没有半点大家闺秀的样子。
上官宫陵无奈,“菲菲,不许胡闹,跟爹爹回去,听话。”他上前一步,靠近上官菲菲。
“爹!你不是位高权重,权倾朝野吗?你去和陛下,禹王妃,只能是我上官……”
上官菲菲没有话,一个巴掌落到她脸上。
“啪”一声巨响,狠狠地把上官菲菲到了地上。
这场变故把在场所有人都看傻了,尤其是上官夫人和上官寒羽。
他们两人不约而同上前,拉住正火冒三丈的上官宫陵。
上官宫陵一掌下去,还没解气,正想继续教训,但被身后两人死死地拉着,只好作罢,“孽障!我上官宫陵算是白养你了!为了一个男人,要死要活的,你!你这是要把我给气死吗?哈!”
上官宫陵涨红着脸,气得胸膛不断起伏。
“爹,你消消气,妹妹她也只是一时想不开。”
“对啊,老爷,都怪我,都怪我教导无方,老爷,别再菲菲了。”上官夫人死死拉住上官宫陵的衣袖,不让他继续上前。
而倒在地上的上官菲菲坐在地上愣了好久,她忘记了哭泣,忘记了吵闹,像是被抽干了灵魂一般,呆呆地看着上官宫陵。
最疼她的爹爹也不管她了,还了她,为什么,为什么受伤的只有她上官菲菲。
为什么没有人理解她内心的痛,为什么!
“爹……”
“来人,把姐给压回去,关进柴房里!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准靠近。”上官宫陵下了死命令,没人敢阻止,身后的家丁把地上的上官菲菲架起来,心地扶了出去。
上官菲菲意外的没有反抗,而是怔怔地任由他们把她拖走。
她似乎还在被的错愕中没有醒来。
原本吵闹的画面突然沉默得可怕,最后还是老夫人破这僵局,“陵儿,菲菲还是个孩,你不要吓坏了她。”
“姑姑,各位,菲菲方才胡言乱语,还望各位不要放在心上,是老夫给大家添麻烦了。”完,他向老夫人他们拜了一拜,以表歉意。
老夫人疲倦地摇了摇头,“无妨,只是菲菲这孩子一向固执,不知道能不能走出来呢!”
上官菲菲虽不是她言家的孙女,却也是她看着长大的,她自然不希望上官菲菲受到什么伤害。
再,若是上官菲菲因为言芷画而受伤,他们丞相府也难辞其咎,还是大家都相安无事的要好。
“这可由不得她,都是陵儿平日里太惯纵她了,才导致她今日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今日菲菲大闹姑姑府上,都是陵儿的过错,还望姑姑不要和菲菲她一般见识。”上官宫陵内疚地道歉。
幸好因为司马楠的婚事耽搁他们会边城的行程,不然,还不知道上官菲菲会闹出什么祸事来。
“胡话!菲菲什么了?菲菲只是伤心了罢,回去好好安慰一下她,她还是个孩子,千万不要太过责备她。”老夫人叮嘱一番后,才让上官宫陵离开。
上官宫陵也急着回去照看上官菲菲,无心逗留,寒暄几句后,匆匆离开。
这次不重罚上官菲菲是不行的了!都怪他以前太惯纵她,才导致她今日不知轻重。
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也敢,真的不知天高地厚。
如今他们上官家已经备受猜疑,多少人想要削弱他们的兵力,幸好这是在丞相府,不然还不知道该如何收拾这残局呢!若是传到司马律义耳中,司马律义对他们上官家的猜疑就更重。
老侯爷已经年事已高,精神时好时坏,他们的地位岌岌可危,在这个时候,一定不能出什么纰漏,否则,上官家就算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