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定伦
三个孩到底还是离开了,街上变得愈发的空寂,只有风钺和黄老头交谈的声音,变得愈发清晰。
缭绕的青烟随风而逝,黄老头看着风钺,他笑问道:“你明知晓我别有用心,为何还愿意回来?”
风钺顿了一下,有些不相信这话是从眼前的老汉口中问出来的。沉吟片刻,他还是回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你既然告知于我真相,便相当于我的恩人。况且,我既然答应你,无论你有什么打算,我只管做我自己该做的事情。至于其他的,我不会去考虑。”
“啧啧,你倒是活得简单,能如此考虑事情,真是羡慕之极。想我黄老头谋算策划半辈子,凡事都要力求因果尽善。可惜,一件事情千头万绪,做的总是不尽人意,遭受诸多骂名。做人难呐,做个管事的人,更难。做过管事男人,那更是难上加难。”
风钺回道:“杀人的时候,不允许我考虑其它的,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黄老头点点头,目光落在孑然一身的风钺身上,“明日就要比试,干嘛把剑送给别人了?”
“那少年喜欢,哦,或者他想警示我。可有些事情,必须要做。”
“就如此简单?”
“大概吧,毕竟那古剑比起卢湛来,还是稍有不足。但退一步讲,大不过是一把剑,有也好,无也罢。”
“你父母当年就是吃了你这样的亏啊。”
黄老头感叹一句,风钺默不作声,他摇摇头,“算了,终归是你们师兄弟的事情,我这个外人要是再多,就显得招人烦了。”
月亮渐渐升高,不知为何,今夜的明月转动得格外的慢,这夜也格外的漫长。
月光下的青河镇,在山峦构筑成的银线中,静默无言。与那些坐在自家门前远远眺望的人一样。
“你就不想问问具体的事情?”
风钺摇头,“多无益。”
“也无妨的。”黄老头长叹一声。
风吹过街角巷尾,裹挟着那片跌落的绿叶,从地上扬起,最终拂过黑纱,露出那满是胡茬的下巴,一闪而逝。
黄老头放下烟斗,在石阶上敲击两下,叮叮脆响。他抬头看着天边一线云,眉头褶皱的皱纹,似凝固的水波,密密麻麻覆盖在上面,一瞬间,老人似乎变得更加苍老了。
“你行走江湖多年,对于求仙问道之事,可有耳闻?”
不等风钺回答,黄老头已经继续道:“天下九州之地,以神州之地最为得天独厚。可这偌大的九州,相比于整个东胜神洲来,也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而东胜神州,在这片天地中,也只不过是两山夹一带之地,算不上什么”
天地无穷,人作为万物之灵,习惯在地上给自己安个家。当这种本能被仙人运用时,他们便用仙术禁法,用大神通为人族之地,构建出一片“家天下”。
此家天下,乃是依据天地运转之理,固山川险阻,穷天地至物所构筑。
如极西之地,以佛祖如来为首的亿万佛陀,用无上神通佛法炼化天地,构成了牟释天。在诸神未曾隐去旧日时空之时,此片天地,不知度化绞灭了多少域外天魔。
与之相对的极东之地,三清则以无边道法,从天地中取得一缕鸿蒙之气,化为道家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隐于虚空中,构筑了青冥天下。取自“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游绿水之波澜”此意,让那些觊觎人族的蛮荒精怪,无法跃雷池半步。
极南极北之地,亦有儒家与兵家所构筑的天地屏障,保护人族不被大妖山鬼所害。除此之外,亦有阴阳家、墨家、农家祖师之人,在其余四向,用无上神通构建了天地屏障。
世间八向,加之中这一向,故而分为九座天下。这与九神州大有不同,一州之地,只是某一天下中,或者是东胜神洲中的一隅之地。
九座天下,皆为人族存世而立。诸神消退,那些超脱天地的神通,依旧存世,保护着人族。只是当天地开灵之后,万物复苏,世间所有山精大怪、域外天魔、蛮荒大妖、炼狱枯鬼,皆会在此获得神力,当有一日他们不满足于自己的生存之地时,便会向人族所在的天下进发。
到了那时,失去众神神力加持的天地屏障,是否还能保护人族平安?
黄老头不知何时又吐上了烟圈,叹息道:“很难,天地开灵,对于人来,固然是好事,毕竟可以求仙问道,获得永生契。然而天地中,人比之那些其他生灵来,无论是躯体神魂,都要弱上无数倍。唯独在证道方面,独树一帜。无论是儒家的浩然正气,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亦或是佛家的不灭金身、佛法无边,都可让人证天地大道,拥有无上神通,用来对抗那些天地间无比强大的存在。”
风钺听得云里雾里,不明白眼前的人为何跟自己这些。他一个将死之人,就算知晓再多内幕,又能如何?
黄老头似是知道风钺心中所想,开口笑道:“你觉得我是干什么的?”
风钺闻言,身体猛然一紧,不是因为老人所问的问题,而是他忽然发现古怪的一幕。剑客杀对于身边一切的感知,无比敏锐。哪怕是在闹市中,与人擦肩而过的一瞬间,各种熙熙攘攘的声音入耳,他也能在一瞬间判断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周遭人的呼吸强弱,脚步是否轻盈,是否有暗器不期而至。
然比起这些变化的感知,此时周遭的变化当真是来让人难以想象。在风越的认知中,再过约莫一刻钟后,自己的影子便会落至那条石板线路以下,即短一寸。
可惜,此刻影子和之前半个时辰前相比较,依旧是一动不动。
风钺确定自己不曾挪动脚步,那么
他转过身,看着身后所挂的明月,不知是他眼花还是其他缘由,天上的月亮,似乎自刚才起,就不曾再升上中天。
不及风钺转过头,黄老头的声音笑呵呵的响起,“别看了,古书中早有记载,今夜乃是“长夜”,日月滞留,四时停运,天地同期。啧啧,这可是难得一见的奇景。怎么?不信啊?年轻人,你我骗你有什么好处。”
风钺看着地上的影子,将信将疑,带着分疑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听过极北之地,半载白昼,半载黑夜吗?”
“游历江湖时,听苦行僧人过。”
黄老头点点头,“这便是了,长夜也是如此,不过地域有别,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这么简单。今夜时间会漫长许多,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既是答应了,自当听候差遣。”
“你这子好无趣,老头子我看好你,你怎么就不上道呢?”
黄老头笑骂一句,没好气的将烟斗收起,“算了,你子自有其命。剑修何其多,我要是硬生生的让你按照我的做,只怕会适得其反。”
黄老头终于是站了起来,迈步向前,宋元青等候多时,似有所感一般,将目光从古井处移开。
“决定了?”
“不决定又能如何?”
黄老头笑骂一句,看着某座学社方向,用千里传音的秘术,同时向院子里的老人以及一位儒生道:“天地初开,先立纲常,儒家仁、礼、义、信、智为先,道家阳、阴、命、行、相、易、卦紧随,再之后便是佛家法、悲、缘、苦、非、空。天下既定,兵伐世间,兵家和、阵、韬、器、势、羿可守疆域。四家虽有先后之别,却无高低之分。此外其余诸子百家紧随,各安其道,如何?”
虽是在向两人商量,可黄老头的话中,有种毋庸置疑的味道,像是亘古长夜漫漫中,第一次有了人声。
儒生闻言,对于这个对儒道一脉极为有利的建议,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先哲典籍上的很清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儒家为先,为天地定纲常,虽然占了先,却不一定占了便宜。
尤其是对于某些虎视眈眈之人来,恨不得将儒家除之而后快,让自家学大行其道。儒学如今能大行其,归根结底,除了受益于天下民众之外,更重要的能帮助历朝历代巩固王朝统治。
而天地开灵后,能人辈出,开宗立派者不在少数,天下间的格局如何,也值得商味。
所以这儒学为先嘛,听上去好听,实则对儒学一脉,是种煎迫。若千百年来,儒学在世间都不曾消亡,那么一旦天地开灵之后,大道之争中,儒学恐怕会真的不复存在。
他虽为青河镇儒学一脉代表,如何敢答应。
“什么先啊后啊的,天地开灵,正是人族大兴的时候,如此广袤的天地,莫非还不够我等驰骋?依我看啊,谁都不肯落人于后,谁也不肯当出头鸟,不妨一起定经纬好了。”一个略带嘶哑的声音从村落深处飘来,显得有些混不吝,但谁也不敢觑。
“那样的话,岂不是乱世之端。百家争鸣本就动荡,如没有一个章程,到时候谁都乱来,这片天地,只怕瞬间便会被妖魔覆灭。”女人声音清冷,不知又是从那个青砖瓦房中传出,回荡在村落上空。
风钺不曾想此地竟然卧虎藏龙,单单是这千里传音,便是需要极高深的内力修为才可做到。毕竟要将声音用内力逼成一线,可不简单。
惹了一身鸡毛的汤郑忿忿坐在台阶上,他啃着冷猪蹄,抬头看了一眼天空,无奈的耷拉下脑袋,“又来了,这些叔伯婶子不知道要吵到什么时候才罢休。”
他从记事起,在六岁蒙学后,就经常听到这些话。有时叔伯们吵得不可开交,就会耐不住性子打起来。然后就有镇长匆忙上前去将二人隔开。若实在打得狠了,没办法调和,便进行生死斗,输的人离开青河镇。
而当里面的人走后,又会有外村人从村口而来,汤郑遇到过几次,总觉得那些替换之人,与原先离开之人同为一脉。就像他和学堂里的同窗一般,都是人们口中读书人的样子。
汤郑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发现还真是原来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语调,摇摇头,大大的啃了一嘴猪蹄,嘟囔这向老树下面的汉子问道:“爹,酒好喝吗?给我喝一点呗?”
汉子一身短打扮,脸隐在树荫下看不真切,他咂了咂嘴,满脸陶醉,眯着眼道:“给我一个猪蹄,爹便让你尝一口。告诉你啊,这东西,可是世间少有的妙品。”
“我不信,若真如你的那么好,以爹你的性子,会拿来换猪蹄?”
“你是我儿子,做爹爹的吃点亏跟你换换怎么了?兔崽子,这点道理都不懂吗?你总爹不够疼你,难道把你一直挂在嘴上就算是疼你了?”
“方哥儿他爹打猎回来,就野兽都是把兽叼在在嘴里,也就是挂在嘴上,你不行的。”汤郑听得直撇嘴,大声向里屋喊道:“娘,我爹要骗我的猪蹄吃?”
“早就跟你了,娘帮你保管一只,看吧,现在招来狼了吧?”
汤郑懊恼的低下头,“要是给娘亲你,我现在恐怕猪骨头都见不着了。”
这话听得汉子哈哈大笑,“儿子,看吧,咱家还是爹疼你,你娘不行。”
“切!”
汉子又往嘴里灌了一口酒,笑眯眯的道:“儿子,听出些什么来了没有?”
“没有,跟原来一样,还是吵得没个章法。”
汉子叹了口气,“不行啊,事情已经迫在眉睫,若是再无结果,恐怕”
他没有再下去,因为有人从隔壁院子拔地而起,向着村东头老井那边掠去。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