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真实原因
茹清可不是贸贸然就愣头青的带着众人来革委会讨公道的,一路上她特意凑到人刘寡妇身边问了个清楚明白。
也是问了之后她才知道,人安大娘是大新子的亲生母亲,但也就只占了个生育之恩罢了,人家可没养过大新子一天。
因为当时大新子是早产出生的,生下来就病怏怏的看着就不健康,当时街道的一个医生断定这孩子恐怕是养不活了,要想养活也得需要一大笔钱精心护养着。
人家安大娘那时都已经生了三个儿子了,哪里缺的了这么个儿子,当时一听到这孩子可能养不活,还得花钱,立马就想把他扔了。
的确是扔掉了,不过后来却是被张师傅一家人给捡了回去,也就是大新子的养父一家。
张师傅夫妻两都是钢铁厂的工人,也一直没能生个一儿半女的,这不,捡到大新子后可是宝贝的不行,至于孩子要精心护着才养的活,那就护着呗。
反正两夫妻都有工资伴身,也没有老人要养,钱花在孩子身上也合适。
安大娘一家跟人张师傅一家就隔了两条街,远不远,近不近。但哪家捡了个孩子,这种消息还是传的很快的。
安大娘一家很快就知道人张师傅夫妇把自己那丢弃的病儿子给捡了回去养着,心里还沾沾自喜呢。
这病儿子要是治好了病,健康长大了,他们就当这儿子又活了,若是没治好,反正也没花他们自己的钱。
后来就如大家所知道的,大新子虽然出生时瘦弱不堪,生病也是没个间断,但好歹最后是健健康康的长大了。
安家人知道这件事以后,就跟现在的嘴脸一样,哭天喊地的就要上门要孩子。
幸亏人张师傅两口子不傻,把孩子抱回家没几天就特意去街道做了登记,等了好些日子也没见人来抱走孩子,他们就知道这孩子的父母是真把他遗弃了。
他们当时除了替孩子感到难过以外,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他们也有孩子了。
但高兴之余他们为了谨慎起见,特意找街道的主任,以及街道各个比较有威望的老者做了个见证,特意用纸写下了证明,表示自己一家从今天开始正式领养这孩子,取名张大新。
当时街道上无论是街坊邻居还是那些主任都这张师傅一家也真是有意思,还搞得这么麻烦,这年头抱养别人家孩子的人不计其数,哪用的着搞这种东西。
但后面的事情证明,幸亏张师傅一家子做事谨慎,这不,大新子健康长到十岁这样安家人就上门要来认回他了。
张师傅见对方就是隔了两条街的安家人,就知道对方是故意不要这孩子的了,毕竟当初他为了帮孩子找回亲身父母把事情弄得很大,安家人不可能不知道。
现在上门要孩子,还不知道打着什么主意呢,他们怎么可能同意。
安家人见对方居然不愿意把孩子还给自己时是又哭又闹,撒泼打滚无所不用其极,最后还要去张师傅厂子里告他们。
呵,张师傅会怕?
他也不做别的,只跟对方当时领养大新子是找街道主任这些人都做了见证的,他们养孩子,给孩子治病也花了不少钱,对方想要回孩子?可以,先把钱给垫上。
张师傅一家平时用钱就是会明明白白的记上账,正好,将那长长的账单摔在人家面前,对方也不吭声了。
当然,最后张师傅一家也是了一句最让对方害怕的话:安家人故意丢弃婴儿,真去告的话对方得去牢房里待着。
安家人都没有个什么人读过书,虽然口中着自己也是迫不得已,但到底是被对方吓住了,也不敢再揪着,如此灰溜溜的就回家了。
“那怎么的那老太太又跑去你家跟你住了?”茹清当时疑惑的问了刘寡妇。
“嗨”
刘寡妇摇摇头,苦笑一声,“这安大娘当时生了场重病,自己家里又没什么钱去治病,这不,他们就又找上门来了。”
其实事情也是发生不久,也就两年前。
那时大新子的养父母刚去世没多久,大新子也是伤心难过的不行,这不,得知亲生母亲生了场严重的病,当时心窝子也是有些软,跟妻子商量了下就把安老太太给接到了自己家。
老太太生病的那段时间还挺老实的,但见着这没养过一天的儿子跟儿媳妇一副老实好欺负的样子,那心思就又活络起来。
自己跟家里的儿子儿媳整天吃些糠咽菜的,这大新子倒是一家子喝酒吃肉的,享福的不行,一点都不考虑下亲生母亲跟兄弟过的多苦难。
也不想想如今的生活是怎么得来的。若非她当时咬咬牙一狠心把他给扔了,他又怎么会被张师傅一家人给捡回家养着。
这倒好,张师傅两夫妻早早去世,这做养子的又是继承了养父的遗产,还得到了人家的工作,生活可是滋润的不行呢。
越想老太太心里就越是不舒坦,最后哪怕是病已经好了也不愿意离开,只着这么多年没好好照顾大新子,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个会,她想好好尽下当母亲的责任。
见安老太太哭的伤心,大新子当时也是不忍心,反正也就是家里多一张嘴,而且又是自己的亲生母亲。
虽然对方没养过自己,但好歹给了自己生命,他作为辈要是真把对方赶出去也实在不过去。
就这样,老太太就继续跟大新子夫妻两住在了一起。
不过从那时起,家里就没有个安生的日子。
家里要不是丢个茶桶,就是丢盆丢碗,后来连家里的自行车都给丢了。
这时大新子哪里还忍得住,只对着安老太太让她回自己家,反正家里大部分东西都被她搜刮到了安家。
就这么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人老太太哪里看的上眼。
她心里想要的可是人大新子里的存款,人家刘霜霜的工作名额,这些东西没到,她怎么肯走。
这存款跟工作名额的事她可是腆着一张老脸跟人大新子提了好几次,只什么在他们安家啊,家里的钱都是给老母亲拿着的,大新子也是安家人,难不成是不相信母亲不成。
又什么人刘霜霜也是嫁给他两年了,连个孩子都生不出,肯定是工作累着了,正好,让对方把工作名额让给家里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的大嫂,让大嫂替她分担一下。
人大新子只是觉得对方好歹是自己的老母亲,自己孝顺一点也没啥事,但他又不傻,怎么会不清楚人老太太的心思。
又想要钱又想要工作的,还口口声声的是替他考虑,想的真是美呢。
面对亲生母亲的这些无理要求,大新子只跟自己妻子别搭理她就成。
原本以为就这么吵吵闹闹的生活过下去也没啥,但谁知道钢铁厂出了事,大新子当时也在厂子里,当场死亡。
人大新子去了没个几天,安大娘就以自己伤心难过,心痛难忍等各种理由,把安家的大儿媳跟二儿媳叫到了张家,美其名曰需要人照料陪伴。
人那两个安家嫂子也是就这么厚着脸皮的在张家住了下来,还跟着安大娘一起对人刘霜霜这个刚守寡的妇人各种挑刺。
就这么着大家共同生活了两三个月,这不,就在这两天,突然就出了这么档子事。
她好好一个人成了个勾引有妇之夫的不守妇道的女人,人安老太太还扬言着要代替自己的儿子把她给赶出家门。
“她们没问你要钱?”茹清当时有些疑惑,这安家人很明显就是冲着张家夫妻两的钱跟工作去的。
“怎么会没问。”刘寡妇眸色黯然,“不过我一直都没。大新子以前就提醒了我好几遍,只要把家里的钱财藏的牢实些,谁问都不给。”
这做法倒不错,茹清听得心里暗暗点头。
这张大新脑子倒是还算清醒。唯一不清楚的时候应该就是把老母亲接回家里住着了。
但也能理解,人家老太太虽然没养过你,但到底有生育之恩,你个做儿子的总不能真不管亲生母亲吧。
不过到这些,茹清心里也大概有了个定论,刘寡妇被人冤枉这事肯定不假,而且这冤枉人的就是这群鸩占鹊巢的安家人。
对,安家人,可不是人安老太太一个人。
周围的人听着茹清将这些事情缓缓诉出来后顿时一片哗然,原来如此,这安老太太一家子怕不是想着将人刘寡妇彻底赶出张家,然后自己占了人家的家吧。
呸,心眼子真是坏的很。
众人一个个的都开始朝着人安老太太一家子吐口水,满眼的鄙夷。
真是黑了心肝的一家人。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