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国策(三)

A+A-

    “好,好一个公子壮,右相如此坚持,寡人倒是很想知道,他何德何能,可以做我洛邑都督,是能带兵,还是能打胜仗,至于冯章够不够资格,洛邑这场战斗,就是最好的证明!”

    嬴荡面色一变,语气不善起来,任谁都听得出来,秦王这是怒了。

    “嘿嘿,大王息怒,难道大王不知,这嬴壮是大王的胞弟,嬴姓赵氏的族人哇。”

    樗里疾再一看冯章,又幽幽的道。

    这相当于是挑明了,冯章是个外人,宜阳都督位高权重,倚重这个外人,怕拥兵自重,养虎为患,这倒是一个得过去的理由。

    秦国的这片土地,总归是嬴姓赵氏的。

    “哈哈,右相之言,寡人是感同身受啊,臣子若是不忠,断然不可用,然则人心难测,何以知其忠,又知其不忠,难道右相能,我嬴姓赵氏的族人,各个都是忠肝义胆吗?”

    嬴荡质问,樗里疾讪讪一笑,并未回话,看起来这老头心里是门清,那他还如此支持嬴壮,是想造反么?

    在场之人,哪一个听不出来,大王这是话里有话。

    “自古以来,便是忠奸难辨,有大奸似忠者,纵然圣人,也难断也,奸臣之害,可乱朝政,流毒无穷,若想我大秦有煌煌盛世,那这奸臣,就不能有,寡人立志要杜绝此道,这便是寡人的国策之二,朝堂变法。

    既然忠奸难辨,那就立法正其心,既然奸臣难除,那就立法制其权,也只有法最为公正,若是有这样的秦法守着,就是奸也得变作忠,所以这朝堂变法,不兴也得兴!”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

    尤其是最后一句,不兴也得兴,更是摆明了嬴荡的态度,这事情没有转圜的余地。

    顿时,臣子们开始唏嘘。

    变法,居然是要变法,这可是何等的大事,岂能儿戏。

    当年孝公如此支持商鞅变法,到头来,商鞅还不是死了,除了秦国,诸国变法又有哪一个彻底的成功了,况且嬴荡这样一个子,又没商君那般的人物辅佐,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敢问大王,要变什么法,如何来变?”

    其他人未曾言语,还是樗里疾先着急了

    “法令一出,朝堂再无谗臣,军中再无拥兵自重,这变法有二,其一,朝堂之变,我秦国坐拥关中,蜀地,河西,河东,中原,陇上诸地,可谓是国土辽阔,千里之土,数不尽的黔首,一日之间,不知可发生多少大事,这些大事,岂是寡人与左右丞相能处理的过来的。

    久而久之,必有疏忽,吾等之事,必是军政之大事,秦若想有争霸之心,就得严于律己,事无巨细,尽皆慎之。

    寡人以为,可在丞相府之上,在设一国务府,专司我秦国军政大事,这国务府可设四名国务大臣,共参军政。

    左右丞相,司马错和向寿,你们四位乃秦国中流砥柱,秦国有四位齐心协力,必定是大事可期。”

    名为国务府,实则是内阁。

    以后这国务府,也可以再添一两个人进来,专门来处理秦国所有的军政大事,将贵族们的权利都收缴上来,集权于中央。

    在回到咸阳前,这件事情是必须要确定下来的,以前是甘茂一把持军政,而秦国贵族几乎都听令于樗里疾,这样两个人,嬴荡根本就控制不了。

    若是这国务府一成,丞相府就形同虚设,四人共议军政大事,不仅能分散左右相的权势,还能让司马错和向寿做个制衡之用。

    明清之时,虽没宰相,但却有内阁和军处,从两个人变成了四个人,四个人可以变成六个人,这样就不容易出现权臣了。

    对付封建制度,还得用封建制度的办法,眼下,按照嬴荡所掌握的权利,做到这些,已经是极限了。

    话落,嬴荡看过众人,甘茂的面色终于是变了,他再也绷不住了。

    “这国务府暂且不论,臣就问问大王,那秦军如何变法,如何让督军不会拥兵自重?”

    还是樗里疾先开口,他来去,总归是到这上面来了,看来这老头最担心的,是秦国大军的去向。

    “此乃变法之二,日后所有我秦国调兵之事,需得先经过国务府批准,再呈给寡人,如此方可调兵。

    洛邑都督麾下,设有卫城将军,擎苍将军,皂游将军,黑旗将军,此四军者,乃是战卒,单独成军,四军将军,虽与督军是上下关系,但无需听令于督军。

    都督一职,只有督战屯兵和统率屯兵之权,而战卒的练兵之权,统率之权,皆在四军将军,至于大军调动的权力,将军任命的权力,皆在国务府,如此,三权不唯一,四军互独立,都督如何能拥兵自重。

    何况日后我秦国,并非就只有这四支战卒,都督,也并非只有洛邑这一处,各处都督五年一调任,战卒每军至多两万,就是都督和战卒将军们想要拥兵自重,也没这个能力做到吧?”

    话音落下,一片沉寂。

    白了,都督只能掌管屯兵,相当于军区司令,至于战卒,每一军都相当于是一支加强师,战卒的调动权利,统归国务府,还要上报秦王,平时都督能管到的,就只是让屯兵种地而已,若是发生了战事,便将四军调动之权下放,都督领军出战。

    四军不属于都督统率,听令于国务府,都督也听令于国务府,互相制衡。他们平日里待在一起,将领们也互相熟悉,遇到战事,也不至于影响到战斗力。

    朝中一变,军中一变,大王这意思很明显,这是要分权了。

    “大秦今日变法,利在千秋,大王此举,臣赞同。”

    向寿望了半天,想了一会儿,第一个应承,司马错跟上,毕竟他们两个,可是得了好处的,损伤的,就只有樗里疾和甘茂的利益了。

    嬴荡点点头,走向樗里疾,若也他答应了,甘茂愿不愿意,就不重要了。

    “壮年幼不足,未经大战,如何能当得此重任,右相,这洛邑都督还换人吗?”

    樗里疾摇摇头,没有再话了。

    那这样一来,洛邑都督这事情就算是定了,一场大战,让秦王经营三月,可不就是为了这个。

    朝中有大臣拥护,朝外有将军忠心,这屁股,才能做得稳当。

    那接下来,就该问国务府谁赞同,谁反对了。

    “如此,冯章领洛邑都督,那这朝堂之变,诸位可有异议?”

    又是向寿第一个点头,司马错跟上,还没轮到樗里疾话,甘茂终于忍不住,先开口了。

    “臣以为,既然国务府专司我秦国军政大事,那这四位国务臣子,就需得入主大秦中枢,伴于王侧才对。

    如此,臣举荐向寿为上将军,臣身兼两职,能力有限,长久以来,已经耽误了我秦许多大事,向寿将军,熟知军阵,又为大王立下功劳,是任上将军的不二人选。”

    甘茂终于话了,他这一开口,居然是保举当初和秦王一起演戏骗了他的向寿,难道他真是如此心胸开阔,嬴荡对此是一点都不相信。

    那甘茂此举,是为了什么?

    对了,向寿此刻正在镇守宜阳,他去做上将军,那宜阳给谁呢?

    既然是三阳制敌长廊,那宜阳为中,地位必然也是同等重要了,岂能没有都督?

    宜阳离洛邑虽近,但这个宜阳督军是非常有必要的,没有宜阳,洛邑就是一座孤城,救都救不回来,宜阳不仅可以帮携洛邑,更能威胁诸国,也是同等重要。

    不管谁做了这宜阳都督,可都是个肥差事,洛邑是战卒四军齐备,但这宜阳,可是什么都没有,要是去个有能力的人组建战卒,相当于完全拉起一支军队来。

    这样想来,要想朝堂上有这国务府,向寿就得将宜阳都督给让出来了,既然是国务臣子,就一定要入咸阳中枢才对,不然在朝堂之中,谁帮寡人牵制敌人呢?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