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管事阿秋

A+A-

    “喔一一噢

    ”

    远远的传来一声鸡鸣声,村子里的公鸡跟着打鸣。

    一早不知道谁家的院子传来一声咿呀的开门声,接着隔壁的人家也开了门

    村子里有些人家的屋子亮了灯,家中的汉子挑着担子出门了,他们三五成群,结伴往赵家油坊过去,远远的就能闻到油坊传来的油香味,他们就知道油坊那边已经有人在榨油了。

    “三哥你也怎么早就来了啊。

    ”

    “早啊,你也来了啊。

    ”

    一群汉子都是认识的,见了面彼此之间也打一个招呼。

    等他们到了赵家油坊这边聚集,油坊的门前架着一口大锅,锅里在熬着稀粥,旁边的蒸笼里放着馒头,一文钱两个,拳头大,随便他们拿,拿了几个自己把钱算好,旁边放了一个罐子,钱就自己扔进罐子里,也没有人管他们。

    粥就不要钱,随便他们喝多少就喝多少。

    不过大家也不好意思只喝粥不买馒头,因而大多数的人还是会花一文钱买上两馒头,也有人会买多两个,早上吃两个,两个留着中午肚子饿了吃。他们这么一大早的出了门,家里的早饭都还没做,他们也懒得让家里的妻子一大早的就起床给他们煮早饭,不如到赵家这边来吃,花上一文钱买两个馒头还送粥水。

    送的粥水不全然都是水,里面还有不少的米,来得早的人打的粥还浓稠些,来得迟的人打的粥就没什么米了。

    这么大冷的天,喝一碗暖呼呼的粥水进去,胃里暖暖的,整个人的身子都暖和了起来。

    他们都知道赵家这是为了方便他们这些去卖油的汉子能早上吃个饱饭,不至于饿着肚子去卖东西,这一文钱两个的馒头,还免费给了粥,不是赚他们的钱,可能还得往里面搭一点柴火和人工的了。

    他们这些人也不是全然不知感恩的人,赵家给他们这个方便,他们就想着给赵家多卖一点油,这样不止是赵家赚了钱,他们也能拿到更多的分成。这阵子去卖油,他们这些人的头上都攒下了一点钱,起码今年的这个年能买多两斤肉回家吃了。

    一群汉子三三两两的凑一堆,蹲在赵家油坊的门前这里一边喝粥吃馒头,一边他们最近卖油遇上的事。他们这里也分关系比较好的,和关系一般的,走得近的人的关系就要好一些,经常一起去卖油。

    刚才被人喊三哥的汉子问身边的几个兄弟道我想趁着下霎之前,拿些油到陆城去卖,你们有没有跟我一块合伙干的?咱们赚一笔就回来过年。

    现在他们村子不少的人到赵家油坊来拿油去卖,大家都是在这附近卖油。而且如今赵家在镇上开了一家油坊,镇上的人都喜欢到油铺去买油,他们到镇上去卖油已经不好卖了。也有人到附近一些村子去卖,别人去卖的早的已经选了地方,他们来得晚的不好去跟人抢地盘,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开地盘了。

    和刘老三一起的几个汉子都是后面才来的,平时他们都到码头那边去干活现在码头那边没了船只往来,他们也接不到活干了,就回了村子里和大家起去卖油。要是这个时候他们去抢别人的生意,不赵家油坊这边允不允许,就是一个村子里的,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抢别人生意这种事,到时候免不了会起矛盾。

    所以刘老三就觉得与其去抢别人的地盘,不如他们到别的地方去卖,不定还能做多一些生意。

    “去陆城?”几个汉子面面相觑,就有人问:“咱们去陆城会不会太远了啊?”

    “也不算是很远,我算过时间了,咱们从镇上的码头搭船去,早上出发中午就能到那边了,要是油好卖的话,咱们卖完当天就能回来了,要不然在那边凑合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再回来也可以。”刘老三是一个胆子大的,他连来回的路线和需要花多少钱都算好了,

    “你看咱们安阳这里就这么多家酒楼饭馆,陆城那边的酒楼和饭馆肯定比咱们这边多,你看曹平那子搭上了镇上几家酒楼饭馆的线,就当上了赵家油铺的掌柜。

    “咱们不从赵家油坊这里谋什么掌柜干,要是咱们能跟那边的酒楼饭馆搭上一条线,一个月卖两百斤的油,咱们一个月差不多能赚到半两银子了。我琢磨着咱们前头可以先拿一百斤油过去那边卖,要是好卖的话,咱们再回来拿油。

    赵家这边给他们的油价是一次低于一百斤的话,就十一文钱的批发价,他们一斤油只能卖十二文,还不能卖多,这些都是赵家油坊规定好的价格。既然是赵家油坊出的规定,他们也不好不准守。但是如果他们一次能拿多余一百斤的油,批发价就是十文钱一斤,也就是他们卖十二文钱一斤的油,就有两文钱的赚头,一百斤的油卖完就能赚到两百文钱了。

    “要是咱们去一次路程能赚两百文一天,咱们三四个人合伙干,也比从前到码头去扛一天的货赚的多啊。”刘老三回去琢磨了好几天,琢磨出了这么-个赚钱的方法,“这不是快过年了,咱们趁着过年赚一笔,过一个好年!”

    “你们要不要跟我一块干?干咱们就出发!”

    “干了!”几个人以刘老三为首,听刘老三这么一,他们都觉得这是一条赚钱的路子,因而大家都是同意了。

    一大早的就要起床到油坊这里来管出油和记账,阿秋管事一边打着哈欠-边坐在案桌前。

    桌子有人帮他搬到了背风的地方来放着,旁边还有一面墙,但是也抵不住这么一大早的冷风啊,一阵风吹来,整个人从头顶冷到脚底,冷得他都没什么好脸色了。

    这个时候见他来了,不等他喊,就已经有人过来排队领油了。

    要拿多少油的人到他这里来做了登记,给了钱就到张家兄弟那边去拿油。

    “阿秋,我今天要二十斤油。”

    “在这里盖个指印,拿了条子去找张文拿油。下一个

    打了几个哈欠之后,阿秋才想起一件事,从下面拿出一个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切成块的莲藕糖,放到桌子上,“哦,今天还有莲藕糖,你们可以尝尝。出价是十八文钱一斤,卖价是二十文一斤,暂时只有少量的货,每人限定不能拿超过五斤,要卖的可以到我这里来登记。可以接受预定,提前一天跟我。

    “我们可以尝?”

    “可以。

    r

    一群汉子听到有免费可以尝的东西,一个个都跑了上去。

    不过给他们的莲藕糖不多,他们一人最多就只能尝到一口,都还没尝出什么味道就没了。于是就有人问:“这东西怎么卖得还比油贵啊?

    “这又是莲藕又是糖的,你以为糖不要钱啊?”阿秋白了问话的人一眼。要不是主子从今天开始试试,这些莲藕糖可是他们的口粮了,现在都被拿出来卖掉,可知他的心有多痛!

    “哦,原来如此。”那人摸了摸鼻子,不敢去惹心情看起来不大好的油坊管事。

    他们这群汉子们一开始还以为这个脸上有疤的哥儿是个胆子的,谁知道脾气暴起来跟他们这些汉子没两样,一句话就能噎得他们半死,偏偏他们还不敢去惹这个哥儿。要是把人惹恼了,这一天的油不出给他们,他们可就做不成买卖了。

    于是在有人尝了之后,觉得这个莲藕糖有点特别之处的,就拿上三两斤去试着卖卖看。

    刘老三几个故意落后了一点,轮到他们的时候,他才上前去道:“阿秋兄弟,我们跟你商量一件事。

    “哦,你。”阿秋早就已经习惯了,一般这话的人都是想赊账的,他们现在也不是不允许赊账,只是条件比先前严格了一些。

    毕竟这些人到他们这里来拿了这么久的油去卖,要是还存不了本钱的话,那就明这个人不适合做买卖,或者是自己上有了本钱还不愿意出,还故意来赊他们的账,一般这样的账他们就不会出了。

    他们是做买卖的,可不是想养一帮无赖的。

    所以现在基本上也没什么人来赊账的,都是当天要多少油就拿钱来买,卖不完的话可以回来跟他们商量退油,只不过退油会比出油的价格少一成的钱,这也是为了避免有人时常卖不完油拿回来找他们退。要是大家都这么干的话,他们的油坊还要不要做生意了?

    所以现在比起之前的时候就多了一些规矩,这些规矩只要是来拿过油的人基本上都是知道的。

    “是这样的,我们兄弟几个想到一趟陆城那边去,所以就想着今天多拿一些油。”刘老三从怀里掏出他们刚才凑的钱放到桌子上,腆着厚脸皮问道:

    “我们这里有五百文,我们就想拿一一百斤的油,给一半赊一半的账,剩下的等我们回来再给,不知可不可以?

    “你们要去陆城啊?”阿秋看着站在眼前的四个汉子,对他们都有些印象,知道他们是最近才来的。

    “嗯,是。”刘老三点头,一脸的认真与诚意。

    “四个人,才一百斤的油?”阿秋一脸你们该不会是在开玩笑吧?四个人跑一趟陆城才拿一百斤的油,别人一个人去一趟附近的村子都拿二十斤的油了,这千里迢迢去一趟陆城才一百斤的油?

    “这样吧,正好东家那边想找人去陆城,你们几个过去试试,我这边可以做主

    可以多给你们一百斤,也就是两百斤的油,这五百文就当零头,剩下的账等你们回来再结?

    刘老三看了几个兄弟们一眼,见他们都没有反对,就一口应下了,“行!

    “这里还剩下两斤莲藕糖,你们一并拿去试试吧。要是有人想要,你们可以先让人订了,再回来拿货过去。”阿秋把剩下的莲藕糖拿出来,让刘长洪几个拿去试试。

    刘老三对此也没什么意见,几人在赊账的单子上盖了印,拿了单子去拿油去了。(,更多精彩,阅读追寻梦想,写作创造未来!)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