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第一个法定节

A+A-

    这不就是后世的清明节嘛!

    “那就定在这天吧,不过朕听此节还有其他的叫法?”

    “陛下的对,也有一则法是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了躲避国内战乱逃亡在外,困难之时公子重耳险些饿死,随从介之推便割下身上之肉给重耳充饥,使重耳度过难关。十几年后,重耳返回晋国当上了国君。但重赏有功之臣时,独独忘记了这介之推,介之推并没有找重耳讨要封赏而是回家侍奉老母,带着老母去绵山隐居了起来。重耳得知这个消息后羞愧难当,亲自去请。而介之推拒绝封赏,不肯出山,重耳为了把他从山中逼出来,就放火烧了绵山,这一把火不但没把介之推逼出来,还烧死了母子二人。找到介子推母子时,二人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卢植一口气讲了一遍这个节日的另一个名字。

    “丞相不愧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将这则故事讲的如此生动!”田丰等人齐道。

    卢植不愧是教出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人,借着讲清明节的由来向我提醒两点,一、不要忘记跟我出生入死的臣子;二、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好。既然已经封一个秦安为忠侯,就是已经想好了册封的办法,爵位不可世袭,但天下未定,现在还不是时候!

    “好往后每年四月四日至六日就定位全国祭典先烈和祖先的节日,名为清明。今日就到此为止吧!大家从各地赶路而来一路辛苦,朕已备下酒宴今晚不醉不归!”

    “谢陛下!”

    “咦,高览典韦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

    “那家伙典将军不练好骑术,未学会骑兵阵法前不敢回来见陛下!”

    “哈哈哈这个典韦!你回去时把公达带来的美酒,给他带回去些!”

    “是,陛下!”

    “张忠(张让)留下,其他人先去芳林园吧,朕随就到!”

    “臣等告退!”

    众人走之后,大厅里只剩我和张让两人。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