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吃饱饭
*
肖建晖见父亲掏出怀表来,看了看时间。
又叮嘱他了几句,才道:“建晖,吃饭去吧……”
着,便站起身来。
他也赶紧站起来,跟在父亲身后出了书房。
一位身穿绿军装的短发女子,笑着迎了上来。口中还娇嗔地抱怨着,“老肖,快下楼,看看饭菜都快凉了……”
这声音脆生生的,听着就像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女。
而脸上的笑容,更透着一丝娇媚。
“呃,建晖,这位就是苏阿姨……”父亲开了口,声音柔和了许多。
“苏阿姨……”他恭恭敬敬地了声招呼。
那苏阿姨利落地答应了一声,状似无意地扫了他一眼。
接着,便热情地招呼着他们下楼。
她嘴里还着:“老肖,刚才建民吃了点东西,垫补了一下,就先回营里报到去了。明天再过来,送建晖去学校……”
肖建晖本想跟大哥再聊几句,听了这话只好按下了那份心思。
他跟在二人身后,瞅着苏阿姨那头齐刷刷的短发。
心,这位苏阿姨看着可真年轻啊!
算起来,她也有三十好几了吧?可看上去只有二十五六岁,一点也不像四个孩子的母亲。瞧着这情景,日子过得不赖啊。
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顾秀娟。
她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可到头来却长眠在地下。
这好日子,也与她没啥关系了。
还有,把他一手抚养长大的爹和娘,还在老家干着农活。
瞧着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过得是啥日子?
他鼻子一酸,就红了眼圈。
可面上却不好显露出来。
只好垂下眼睛,掩饰着内心的情绪波动。
*
肖建晖跟着父亲进了餐厅。
见屋子中央摆着一张大圆桌,圈坐着四个孩子,两男两女。
正眼巴巴地瞅着,等着开饭。
见他进来,就齐刷刷地扫了过来。
一个二个好奇地盯着他,还悄悄地咬了咬耳朵。
他也大胆地看了回去。
心,这四个家伙就是他的弟弟妹妹吧?
瞧这穿着扮,比他好得不是一星半点的。
四人组里,最大的是个男孩,穿着一身军装,虎头虎脑的,有八.九岁的样子。
最的是个女孩,穿着一件花罩衣,剪着齐眉短发,的,嫩嫩的,只有二三岁的光景。
另外两个,一个六七岁,梳着两条辫子。
另一个四五岁,理着平头,表情十分严肃。
父亲指着几个孩子,依次介绍道:“建晖,来认识一下,这是建峰,这是建华、建勇和建虹,他们都是你的弟弟妹妹,以后要和睦相处……”
“好……”他赶紧点了点头。
“建晖……来坐这边……”苏阿姨指着一个空位,笑着道。
“嗯……”他见父亲就座后,才跟着坐了下来。
桌上摆着一大碗白菜熬豆腐,一盘雪里红炒黄豆,还有一大盆玉米面馒头,黄澄澄的,冒着热气。
“建晖,随便吃啊,今儿不定量……”
父亲招呼了一声,便开动了。
几个家伙,也抓起馒头吃了起来。
饭桌上,没人话。
包括最的建虹在内,都埋头吃着。
肖建晖一口气吃了两个大馒头,又喝了一碗大米粥。
吃出了一头热汗。
胃里也格外舒服。
自去年春天开始,他就未吃饱过。
这一年多下来,都快忘了吃饱饭是啥滋味了?
想着老家的爹娘还在吃糠咽菜,心里又是一酸。
为了让他吃上饱饭,娘下了多大的决心才撵着他离开啊?
现在,他终于能吃上饱饭了。
娘也能安心了吧?
肖克敬看着儿子,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惜之意。
他知道儿子饿坏了。
所以今天吃饭不定量,好让孩子吃个饱饭。
这会儿正赶上困难时期,即便是部队上的口粮也减了。
家里人口多,就没去吃食堂。
每月从后勤上领了口粮回来,自家做饭也能节省一点。
吃得也比大伙上滋润一些。
苏爱萍一边吃着,一边量着。
她脸上虽然笑着,可眼里却透着一丝不耐。
家里又多了一口人哪。
好在建民还算有点眼色,要把二弟送到市一中就读。
这么一来,建晖就得住校了。
一个星期,才回来一趟。
她想,只要不在她眼前晃悠,一切都好。
等到星期六回来,就住在建民屋里吧?
那房间朝阳,一直空着。
老肖得给建民留着,谁也不准搬进去。可这一回,建晖还未到家,就让勤务员收拾屋子,这是扎好了架子给建晖住呢?
她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她跟老肖过,建峰大了,让他搬到南屋住吧?
那屋子光线好,写作业也方便。
可老肖却,建峰和建勇先做个伴,还住原来的那间,等长大了再。
这推诿的话儿,她又不是听不出来。
可她却不好再什么。
只能顺着老肖的意思来了。
*
晚饭过后,肖建晖住进了大哥的房间。
这时,天已经黑了。
屋里的电灯“刷”地亮了起来。
他好奇地量着。
这可比老家的油灯亮堂多了。
明亮的灯光,雪白的墙壁,干净整洁的床铺。
窗台下,摆着一张书桌,上面搁着一摞书籍,还摆着一盏军绿色的台灯。
靠墙竖着一只大立柜,旁边还有一排书架,满满当当地都是书。
一看到书,他就两眼发直。
恨不得立刻就冲过去,好好翻阅一通。
这时,勤务员张进来了。
要领着他去澡堂洗澡,还给他备了一套换洗衣裳。
是建民以前穿过的,可以捡起来穿。
肖建晖洗了个热水澡。
回来后,感觉浑身舒泰。
他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上。
新的生活开始了,和以往大有不同。
一切都是新鲜的,比想象的还要好一些。
他一骨碌爬起来,想给老家写一封信。
可刚写了几句,又住了。
他能些什么?
跟娘,他喝上了大米粥,吃上了玉米面馒头吗?
可爹和娘还在饿肚子呢。
只有等到明兰姐进城工作了,家里的景况才会有所好转吧?
肖建晖叹了口气。
又一笔一划地写了起来。
他想,先报个平安吧?
儿行千里母担忧,娘永远是他的亲人。
---
作者有话要: 捉虫~
----
文文日更哈,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