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A+A-

    *

    一九七六年的冬天, 柳晓静又怀孕了。

    这时候她已年过三十,算是“高龄”产妇了。肖建晖欣喜的同时也很担心, 想劝她再考虑一下?

    可柳晓静却想把孩子生下来。

    相比起后世, 那三十五六岁才生孩子的女性,她不过三十岁, 身体也不错, 应该没啥问题吧?况且,运动已经结束了, 今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实在是没什么可担心的。

    肖建晖只好答应下来。

    这几年, 他洗衣做饭, 各种家务活已经很老练了, 再多一个孩子也好,家里更热闹一些。况且,战友们大多要了三四个, 像他们这样两个孩子的还真不多。

    于是,柳晓静安心备起胎来。

    她注重锻炼身体, 吃饭不挑食,粗粮细粮搭配着什么都能吃,还特别注意营养均衡。肖建晖呢, 想着法子给她做吃好的。冬天蔬菜少,就变着花样炒白菜、炖豆腐,还从家里弄了一些鱼罐头、水果罐头、外加上几箱子苹果,给她增加营养。

    七十年代末, 最好的营养品除了罐装奶粉、蜂王浆之外,就是麦乳精、桔子汁了。结果,肖建晖把积蓄都拿了出来,托人走后门买了一大堆营养品,让她跟孩子们敞开了吃。

    这时候的桔子汁,是原汁原味的浓缩果汁,和后世那种用添加剂调配出来的“饮料”截然不同。那味道酸酸甜甜的,可开胃了。柳晓静爱喝,柳和磊也爱喝,肖建晖就把自己的那一份都让给他们喝。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柳晓静把怀孕的事瞒了下来,无论是老家那边还是省城那边都不知道。倒是肖将军无意间从柳口中听了,就让肖建晖回去带了一大堆吃的,什么苹果、饼干,还有麦乳精和桔子汁,把柳和磊高兴得不得了。

    冬天里,水果很少。

    她和建晖喜欢把苹果一个一个地用卫生纸包好,放在大衣柜里。一拉开柜门,就能闻到扑鼻的香味。弄得孩子们最喜欢开柜门了,就为了闻闻苹果的香味,解解馋。

    现在,爷爷家的苹果都被运来了,终于可以敞开肚子吃了。

    *

    到了来年秋天,柳晓静顺利地生下了老三肖军。

    这是一个健康宝宝,哭声嘹亮,还特别瓷实。姥姥那边听后,就给寄了几罐麦乳精和两套新衣裳。爷爷那边直接寄了钱过来,让他们看着买吧?

    赵桂枝赶制了一套娃娃穿的衣裳,还有虎头帽子和虎头鞋子,带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而李秀芝也不甘落后,也做了一套。不过,她的针线活儿比不上赵桂枝,就在寄包裹时,加了两罐子辣菜。这是她的独门手艺,任谁也比不过的。

    青松大哥对禾那是挂在心上,春梅也特意备了一份礼物,寄了过去。

    想着大伙儿都围着军转,她就专门给柳和磊做了一双新鞋子。现在青松提了干,已经是单位里的领导了,还分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要把她和孩子们都接到城里去。

    禾也跟她出了个点子,过两年政策宽松了,可以在城里摆个摊做个买卖,可挣钱了。到时候不但能养家糊口,还能发大财呢。

    这话听着让人格外欢喜,她和青松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只盼着那一天早日到来。自结婚之后,俩人就聚离多。现在孩子们也大了,能跟爹住在一起,做梦都要笑醒了吧?

    青原二哥现在已经是邮电所的副所长了。

    他和苏玉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可宝贝了。他还想了个办法,把苏玉借调到了公社里,当了办事员。他们家就安在所里,上下班都很方便,日子过得还不错。那苏玉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人也胖了一些。

    柳满堂和赵桂枝见了,才算放了心。

    跟禾写信时,也提到了。可柳晓静却有些担心,她知道“返城潮”马上就要开始了。那苏玉家里落实了政策,还能安心呆在镇子上吗?虽然青原也提了干,可毕竟是在乡里,哪能跟大城市比?

    那苏玉嫂子,她见过几面。

    娇滴滴的,特别爱扮,一点苦也吃不了,什么家务活都不肯干,青原二哥可没少受累。由此可见,婚姻生活都是自找的,酸甜苦辣只能自己担着。因为这个,娘没少偷着抱怨。可婚已经结了,谁都没有用了。

    家里最踏实的要数青良兄弟了。

    高中毕业后,他参军入伍,还顺利地考上了军校。从军校毕业后,又回到连队从基层干起,现在已经升到了营级。即便日后转业,也是响当当地国家干部了。

    家里给他了一门亲,是镇子上的闺女,姓李,叫李海燕。她在供销社工作,也是吃商品粮的。婚后,俩人虽然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可一点也不耽误生孩子。这几年,李海燕前后生了三个宝贝,两女一男,把青良高兴得只想回乡探亲。

    按理,他当上营长之后,就可以申请“家属随军”名额了。可李海燕舍不得自家爹娘,还不大想去。她在镇子上,吃住都在娘家,跟出嫁前没啥两样,日子过得可美了。

    其实,他们的家安在了村子里。

    那年划宅基地时,村里也给他划了一块,就在老宅子旁边。家里给他们盖了三间大瓦房,还拉了院墙,可李海燕回家住着的日子是屈指可数,甚至过年都在娘家呆着。

    好在分家了,赵桂枝也不计较。

    她和老伴想孙子孙女了,就让海燕带回来给他们瞧一眼。平日里,就由着她的性子来。她知道当军属不容易,青良不在身边,海燕跟娘家人亲近一些也好,省得跟她这个婆婆天天照面,还容易闹矛盾。

    禾了,一家人能开开心心地过日子比啥都强。

    她也觉得像海燕这样的,已经很不错了。

    *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一九七八年的春天,“返城潮”果然开始了。城乡之间,顿时热闹起来。知青们背着大包包,陆陆续续地回到了城里。

    这年冬天,柳晓静收到了老家的来信,苏玉想回城,正跟青原闹离婚呢。青原死活不肯答应,他舍不得孩子,也舍不得苏玉。

    可人一旦疯狂起来,真是啥都不讲了。那苏玉,孩子都留给青原,无论如何也要离婚。青原气得不行,可为了孩子却不想离。

    看到这个结果,柳晓静也叹了口气。

    这两年,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像苏玉那样的家庭也翻了身,思想起变化也很自然。可她不顾家,只想着自己,实在是太自私了。她和青原在一起生活了十多年,多少有些感情吧?可形势一变,就翻脸不认人了?

    娘,就她那样的,想离婚就离吧!只可惜了青原和俩孩子。

    柳晓静也有些难过。

    七八十年代离婚可是件大事,对男方也好女方也罢,都不大光彩,更别提对孩子们的伤害了。她想,为了孩子们,是不是能挽救一下?

    那苏玉纠结的,不就是“已婚知青”自动丧失了回城名额吗?要一辈子顶着个农村户口,找根在乡里。

    可再过十多年,这户口又算得了啥?

    像后世,即便想弄个农村户口还轮不上呢。如果青良二哥和两个孩子,因为这个感情受挫实在是得不偿失。

    她想找个路子帮帮青原二哥。

    他可是当年拿着玉米面饼子哄她开心的二哥啊!

    她考虑了一下,姥姥和舅舅那边怕是没那么大的能量,爷爷也早就退休了,不问政事。青松大哥只是个科级干部,也帮不上忙。看来这事,只能让建晖想想办法了?

    晚上,就跟肖建晖,看看能不能帮青原一把?最好是把他调到省城去,这样他们的家庭就有救了。

    肖建晖,他去找一下老爷子的关系。虽然这属于“不正之风”,可现在为了俩孩子,就走走后门吧?

    两个月后,有了消息。

    是春节过后,能把青原调到省城去,还在邮电系统工作,算是系统内部的正常调动。等工作安顿下来,户粮关系也能跟着转过去。

    这么一来,问题算是解决了。作为干部家属,苏玉回城没有任何困难,两个孩子也能把户口落到城里,对上学也有好处。

    柳晓静把这个消息拍了一封电报,通知了家里。

    赵桂枝拿着电报,高兴得落了泪。

    可青原却伤了心。

    这年来,他可是把苏玉捧在手心里,生怕她受了一丁点的委屈。可现在为了回城,跟他闹离婚也就罢了,甚至连孩子都不想要了?有这么当娘的吗?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他还真不想跟她一起过了。

    而苏玉听到这个消息,惊愕地瞪大了眼睛。

    她感觉自己就像做了一场梦一般。

    这两年,“知青点”的知青们陆陆续续地都走了,包括“双知青”夫妇在内也能回城了,剩下的都是在当地落户的。这下可好,曾经她还为自己能调到公社沾沾自喜,现在却成了一道枷锁,紧紧地捆着她?

    她奋力挣扎,只想着离开这里。可到头来,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家人。现在,事情突然有了转机,那青原呢,还能挽回吗?

    她回到宿舍,收拾了一下行李。

    当天就背着包袱回了家。无论如何,她都要再试一下。她觉得青原是爱她的,一定会原谅她吧?况且,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正等着她呢。

    *

    肖家找到的关系很铁,省邮电局那边很快就发来了调动函。

    公社这边自然乐意放人,不到三个月各项手续都办齐了。柳青原一步登天,调到省城工作了,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可这事究竟是怎么跑成的?却无人知晓。

    而肖建晖办成了这桩“大事”,得了柳晓静一个大大的奖励。她把卧室好好收拾了一下,把军也挪到隔壁房间去了,营造了一个浪漫的二人世界。

    肖建晖一进门,就乐得合不拢嘴。

    去年家属楼完工后,所里给他们分了一套三居室的单元房,是既宽敞又舒适。柳自己住了一间,磊和军合住一间。可军仗着年纪,总喜欢粘着娘,死活赖在卧室里不肯走。晚上睡觉,不但不睡床,还硬要挤在他俩中间,弄得他们也没办法。

    现在,禾把儿子挪走了,这是想跟他好好亲热一下?一时间,他是心猿意马,兴奋起来。

    这种感觉就像回到了初婚时节,满是甜蜜。

    ---

    作者有话要:  幸福生活的延续

    ^_^

    --------

    接档文《宠妻1948》开文了,求个收藏~

    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