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试点
从南丘村老家回到县城后,赵铁柱主动邀请朱友康喝酒。
一起陪同喝酒的还有杨老中医和赵中医。
酒过三巡之后,他们的话题点到了美珠提前告诉给他的中医课程上。
赵铁柱:“朱校长,我之前已经给你爱人提过,相比也有一个思想准备吧。”
朱友康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是非常开放的。他认为,我们办教育就必须着眼现实,而不是脱离实际。
对于山区这些孩子们的教育来,学一门技术,有能力养家有能力孝敬老人,教育后代,就已经不错了。
不一定非要万人飞奔独木桥。毕竟能考上大学的是少数。
他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对于赵铁柱他们提出来的问题,那就是两个字:接受。
朱友康认为,在石脑中学搞一个试点也好,闹不好还会是国家的发展方向呢。抱着这种心态,朱友康告诉赵铁柱,可以在石脑中学先行实验。
“来来来,喝酒,喝酒。”
杨老中医看朱校长非常痛快,就主动端起酒杯与友康喝酒。
杨老中医:“我们现在已经成了一家人。一家人不两家话。我就直白了,等学校开学了,我们扁鹊中医志愿者组织,就要到你们学校授课了。
你可要安排好课表。
可能的话,你看是不是能够另外再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腾出一间办公室,一间操作室?
办公室可以办公,也可以作为临时休息的地方,操作室是学生听完中医讲座之后,可以实操练习。
我们中医学习是非常注重实践的。我们派去的老师,不仅要教授中医理论和中医技术,而且还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做好临床实验。
真正能够学好中医,就必须二者兼之,相互配合,才能做得更好,才能陪阿姨能给出更优秀的中医人才,最起码可以为我们培养更多的中医志愿者。
也只有这样,学生学得更快,懂得更多,临床实践也会搞得非常好。
如果其它学校也都这样搞下去,那么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中医药文化技术就不会失传,就会发扬光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朱友康听了杨老中医的话以后,觉得中医学习安排的非常好,不但有理论学习而且有实际操作,那不正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贯做法吗?
朱友康觉得唯一不妥的是,没有提到中医老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如何处理。
于是问道:“你们中医学习是不是也要备课上课啊?是不是也要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啊?”
“朱校长,这个不必担心,中医学习和平时的文化学习是大不相同的。中医学习靠的是信仰和实践。而不是文化那样依靠做作业来巩固。
只要你相信中医,并在操作中非常用心,那么你的中医学习就会进步很快。这个进步本身就是最优秀的作业。”
“我看这样好,你们既然要做,那一定要做好,要让老师备好课,上好课。
对了,你们上课需要我们学校给老师们发工资吗?”
朱友康担心的是教授的老师是不是要报酬,所以提出了这个问题。
“朱校长,你相信我们,我们就是为了传承扁鹊中医药文化技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公益的。分文不取!我们只盼着咱们的学生里面,多一些中医医生和中医志愿者。”
赵中医肯定地告诉朱友康,打消了他心中的疑问。
朱友康觉得,这样的好事去哪里找去啊。
分文不要,白白给学生上课教授中医理论技术,还自掏腰包配备教学工具和中医资源,亲自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朱友康想,这个事太好了,也正好配合了自己的教学改革。
他打算开学之后,等那个万恶的副校长调走,或者提前离岗了,他就大展宏图,好好干一番大事。
首先把自己设定的集体办公制度落实好。
老师们按照年级分配集体办公室,至少两个教师一间宿舍,这样就可以腾下来几间教师宿舍,而这几个宿舍,正好用于中医教学。
这样就有了中医老师的办公室和临床操作间。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从赵铁柱那里回来,两个孩子早已经睡下了,就连美珠也已经躺下了。
美珠问他问题谈的怎么样,友康高胸把这些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友康兴奋地,那可是一件大好事,估计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我正要进行教学改革呢,这个活动正好符合我的意愿。
“友康啊,我还是担心这事。你最好去征求一下局长的意见,万一出了问题,最起码局长知道这些事情。
假如你单枪匹马搞单干,日后真出了问题,是没人给你撑腰的。”
友康借着酒的亢奋,非常自信,斩钉截铁地给美珠:“这事包在我身上,学生学习中医难道也会有错吗?
我不相信他们当局长的会在这个问题上,给我扎钉子!
这个事儿啊,我可以打一百个包票,没问题。”
因为喝了酒,美珠跟他后来话的时候,他已经呼呼地进入了梦乡。
兴奋的朱友康,在梦里梦到了石脑中学已经开了中医课程,上课的是杨老中医,他侃侃而谈,施教有方,学生课堂上非常配合。
教室外边排满寥着学习中医的外地学生,和本地的许多学生家长。
其中不少家长见了他,积极主动跑过来跟握交谈。
他还梦见自己因此受到了县领导的接见和表彰。
他站在领奖台上,摇晃着里的奖杯和奖状,向台下招致意,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他完全处于一怔高度的兴奋状态,他在梦里竟然高呼起来,中医万岁,扁鹊万岁来。
他这么一喊,惊醒了美珠。
美珠知道他在做梦,就叫醒了他。
而赵铁柱这里,在朱友康走了之后,他们研究了中医教材的编写和教学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一直研究到很晚。
杨老中医认为,教材不要有难度,尽量编写得通俗易懂。
但是,他们对于自己所编写的教材是否合规,没有过多地考虑。
另外也没有一个审核过程,更没有固定的出社出。可以,他们的教材就是临时编写的最典型的“乡土教材”而已。
学生没有课本,只能靠耳朵听听,心中记记,动体验一下。
他们认为,首先不是来挣钱的,不图名利,是完全处于对扁鹊中医的执着追求,是完全的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中医药文化技术,是真正的公益行动。
其实朱友康也是这么考虑的,尽管有些方面不尽完善,但是最起码,这个做法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好的,大方向是没有错误的。
所以,才考虑要引进学校,他相信在这个问题上不会出问题。
正好是一个假期,朱友康有的是考虑的时间,他无论怎么想,这件事是好事,必须搞起来。
他甚至想自己亲自去讲解。
他趁着杨老中医下山,还住在赵铁柱这里,第二一大早又跑过去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和交流,他要知道他们讲解的具体范围和详细内容。
他要用心核实,才好做到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