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读书、读书
灵石不是万能的,养元丹也不是万能的,即使这些东西在滋养身体的同时,一样滋养着人的神魂,可问题是,人的脑子这东西,从来就没人弄明白过,谁知道被滋养的那部分管不管读书的事儿?脑子活络的也不一定读书就行对吧!万一技能点给点到别的事儿上了呢?比如工科?这年头全是文科,专业绝对不对口的。
所以喽,被沈依依送去读书的大郎二郎两个,那日子过得,是相当的凄惨。总感觉自己这书读的人都要晕了。可让他们不去?那可不敢,沈依依这个大姐的威信在这摆着呢,他们害怕。
好在他们再晕,记忆力确实强了些,所以死记硬背的倒是也能撑的下来,最多就是考试什么,只能排在中等而已。对此大郎二郎都有些心虚,总觉得自家大姐看他们的眼神很不对劲,生怕一个不心屁股遭殃。
只是他们却不知道屋子里沈清明和沈依依起他们读书的事儿的时候,那表情有多满意。
“是我耽搁了他们啊。你看看着两个孩子,若是和那些孩子一样,五六岁就开始上学,那如今怕是早就成才了,唉,如今也不知道赶不赶得上,若是差池了,那爷爷我都能后悔死。对了,你,他们能考上秀才吗?”
秀才?呵呵,爷爷心里还真是敢想!要真这么读上去,一心只考秀才,那这家里可未必供得起,人家可都是十年寒窗!他们能每一个都这么供起来?
“是不是能成看天分呗,不过我琢磨着童生应该是可以的,咱们这边毕竟不是什么科考大省,考试的人不算太多,光是县城和府城两地,一年能有一二百个去考就不错了。他们到底年岁,记性也好,又好歹算是从读书的,字写得可以,想来应该能成。”
嗯,真的只想要个童生?那你秀才!哦,这是给大郎他们一个目标吧,这个他懂,只要向着秀才努力,那童生什么的,自然就能更稳些。只是想想秀才的好处,沈清明还是忍不住畅想了一下。
“到底有了生员的名头,咱们家这税赋才能免了呀,不然光是一个劳役将来这几个就要吃大苦头,你爹当年出这劳役的差,好几次都累脱了相,可遭罪了。所以后来我都直接给钱,生怕人累出个好歹来。”
“爷爷,您得这么想,有了童生的名头,那将来若是衙门有会,咱们家这几个可就有会去衙门当文书了,这个差事难道比秀才差了?即使名头是不如那些个人体面,出息看着也有限。可过日子过得就是个实在,只要能塞进去一个,将来咱们家在这繁花县可就再不用战战兢兢了,就是田地税赋,也不用担心人家欺负多要了不是!这一样全是好处,弟弟们压力还轻些呢。”
要这么也对,文书这活计虽然看着银钱不过,一个月一两还不如他们家那摊子买零碎的挣钱,可人轻省啊!还是不是有红包,有赏银,日子还是挺不错的。像是城里那赖东明家,不就靠着他一个人在衙门当文书的出息养活了五口人嘛,今年赶上开荒,还买下了好几亩荒地呢,可见这日子还是挺滋润的。
若是自家有个子也有了这样的差事,那只要给他留栋宅子,加上一二十亩地,哎呦,就是旁的什么都没有,那日子也必定能过起来。还能借着衙门的势,给其他孩子的工坊、铺子一点依仗。省得全靠简放给他们撑腰,让大丫以后在婆家硬气不起来。
这么一想沈清明脸上的笑越发的柔和了,看了看沈依依,点着头赞到:
“你这个丫头,想的就是周全。不错,咱们家五个子,只要有一个成了,那这以后爷爷就不用愁了。不过要是有天分,该考还是要考,到底这秀才出去也体面。即使将来再不济,也能弄个蒙学馆,当个夫子的营生。”
这老头的操心劲啊!真是恨不得明儿一早起来,他这一溜的孙子孙女都安置妥当,能看到美好未来。也不怕夜里思虑过重睡不着。
“且让他们读着呗,我瞧着这两个大的,您要是想得个秀才爷爷的光彩许是没戏了,看看他们一日日垂头丧气的样就知道,怕是学堂里不得意的很。”
“那不能,都是聪明孩子,怎么能不得意?不过是去的晚了,正紧读书的时间短,所以一时没跟上罢了,你且看着,到了明年,必定都是头几名的份。”
呵呵,这隔代亲的毛病以前没有,这会儿倒是一股脑的全出来了,合着在你眼里,就你孙子才是最聪明的人?人家的孩子全是笨蛋不成?
行吧,你愿意这么想就这么想,她也没心思和老头争这个嘴,倒是买书的事儿这会儿更要紧些。
“爷爷,这书你可买齐了?上次那夫子的好几本咱们这县城可没有。”
“哦,这个啊,我托了人了,放心,最多一个月,必定能到,咱们这里没有,府城还能没有?书铺的人进货的时候走一圈就有了,方便的很。”
老头人脉关系多就这点好,无论是什么事儿,个他听总能寻出法子来,可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那真真是真知灼见。
“有了书,咱们家又不缺纸,到时候是不是将这书多抄几份?到底五个兄弟呢,总不能老是共用一本读。”
“这个不用你,大郎他们也知道怎么办,昨儿我就见他们开始抄书了,家里有的这些不用几日,就能多抄出一份来,其他的,等着几个子读书了,也按照这么来,让他们自己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抄过一遍,比让他们背更记得牢些。”
这倒不错,想想以前自己刚开始读书的时候,动不动抄生字,抄课文,可见这一中学习方式多有效,有效的几千年都没淘汰掉。对了,起自己读书的事儿,沈依依猛地脑子一跳,对着沈清明到:
“爷爷,这书本买齐了之后,让大郎他们给我也抄一份呗。”
“给你?你又不科考,要这干啥?还不如抄道德经呢,好歹也能修身养性,算是咱们家的传承。”
这老头的,谁家用道德经传承的,她又不是要去当女冠!沈依依翻了个白眼,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到:
“书多了,不正好又能填满一个箱子?那嫁妆不是又多了一抬?拿出去还体面,爷爷,这多划算省钱的事儿,您怎么就没想到?”
嗯?这,这当嫁妆?咦,你别,这还真可以,那些大户人家,哦,不是,是书香人家嫁闺女,陪嫁什么孤本书画的也不在少数,他们家陪嫁科考书籍好像还真可以啊!hia特别的有档次!看着就像是有底气的!
沈清明眼睛都亮了一下,心下又算了比账,纸张?不花钱,自家制的。抄写?有大郎他们,也不用花钱。这么一来也就是一点墨汁的钱!外头的箱子钱!哎呦果然是划算又体面啊!这抬出去,别的不,这城南一片估计都能惊掉一堆人的下巴。
沈清明乐了,眼睛不由自主的朝隔壁简放家的位置看了一眼,然后也学着沈依依的模样,压低了声音到:
“简放那子还好,好歹也算是认识些字,那简苍头这要是陪嫁进去,他这睁眼瞎估计碰一下都能哆嗦。哎呦这一想,我心里就痛快。”
明明哥俩好的吃了酒都能一起睡的两个老头也不知道是怎么搞得,只要一动嘴,就能怼起来,这交情实在是让人有些迷。不过只要你们自己高兴就成,沈依依不管他们怎么折腾。一个转头就去了大郎的屋子,去那抄书的事儿了。
抄书能比读书难?不能,不过因为这个大郎这脑子快的倒是又琢磨出了一个挣钱的事儿来。
“我听学堂里的人,甲班那几个家里不好的,科考的银子全是他们自己抄书挣的,大姐,我看这个我也能挣,抄一本一百个钱呢,咱们家纸还是自家的,这么一来,还能多得几个,许是能有一百五十文!我明儿去问问,若是成,哎呦,那咱们家可就又寻到个长久的营生了,我记得以前爷爷好像也抄过书挣钱?”
是,这个活沈清明是干过,沈依依都看见过,也就这几个子,往日只顾着忙乎那些乱七八糟的,没细看老头抄的是啥。
“这确实可以,不过一切都要在不影响你们读书的前提下,不然爷爷不答应,我也不答应,你可明白?”
“我懂,你都和我算那样的账了我还能不明白?”
大郎那白眼翻得一个接着一个,唉声叹气的:
“若非因为那么些好处,我也不能这么听话,就乖乖的在学堂坐着不是,那日子过得,实在是无趣的很。”
呵呵,想有趣啊!揍一顿就挺有趣,你想不想要?
沈依依话都不用,只用眼神往大郎那后头一扫,两个子立马老实了,乖乖的做好开始写字,只是这眼睛还是一会儿扫一下,一会儿扫一下,就想看沈依依什么时候走。
唉,这两个,心是真野了!看来她还真得按照自己和沈清明的那样,将希望放到几个的去。
正想着几个的呢,就听外头二丫和五郎在那话:
“五哥,你读书不?”
“不读。”
“为啥?”
“要挨揍!”
呵呵,读书挨揍?这都什么混蛋逻辑!母老虎瞬间重新上线!
“活干完了?柴火理好了?赶紧的回屋,将道德经背一遍。”
还不是传家的书呢,看看,动不动罚背都用这个,可见道德经这一本书,在老沈家那真的已经是根深蒂固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