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淮王的大礼

A+A-

    不一会,每个桌上的四个锅里都开始冒着热气,浓郁的香气随着锅里咕咕嘟嘟的汤,缓缓飘散开来。

    &p;p;p;ldq;好香啊,好香啊。&p;p;p;rdq;两个公主脆生生的叫着。

    旁边伺候的太监宫女,开始往锅里放肉片。皇上嗜辣,一个太监将涮好的肉从红艳艳的汤里捞出来时,皇上就已经开始咽口水了。

    那太监将肉片放在一个碗里,那碗里已经放好了调料,这些调料都是洛依依秘制的。炒熟的花生米和黑芝麻等坚果研磨碎了,再撒上胡椒粉,细盐,最后是一点细密的肉豆蔻粉,混合上刚出锅的鲜嫩肉片,那融合的香气让人回味无穷。

    皇上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只一口,便觉鲜嫩无比,更关键的是嫩滑中,还融合着麻辣的辛香。皇帝一连吃了好几块肉,这在平常可是不多见的。皇上饮食挑剔,一个菜一般只动一筷子。

    皇上这几日风寒微恙,杨公公担心他贪食,心里想阻拦,又怕扫了皇上的兴致,只好暗戳戳的将目光投向太后娘娘。可是,这太后娘娘也在埋头吃饭,别太后了,八个桌子上所有的皇族,包括两个公主,都在认真的吃饭。

    此刻,也只有魏王爷看到了杨公公求助的眼神,他不由的看向太子爷。太子爷赶紧过来,凤羽杉低语几句。太子爷立即会意,又站在高台上向不远处的湖心亭里招了招,丝竹声便想了起来,还和着歌声,隐隐的从湖中缥缈而来。随后一队歌姬上了这高台,柳枝纤腰娇柔的舞蹈起来。

    各位主子吃东西的动作终于停了下,每个桌上都飘着白烟,各种汤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吃的人大汗淋淋。皇上一脸满足的抬头,杨公公赶紧拿起锦怕给他擦擦额头。

    &p;p;p;ldq;好!&p;p;p;rdq;皇上由衷的一声喟叹:

    &p;p;p;ldq;姐姐,你看这都吃的暖融融的,你那衣裳也用不上了吧。&p;p;p;rdq;贤妃天真无邪的笑着。

    丽妃冷哼一声,看着贤妃圆圆的脸,&p;p;p;ldq;妹妹还有这么多菜呢,接着吃啊。&p;p;p;rdq;

    &p;p;p;ldq;先看歌舞吧。&p;p;p;rdq;贤妃笑着扭过头,圆圆的眼睛里都是笑意。

    一曲歌舞后,又一对太监宫女上来,每个食案上又上了一道菜,一道汤水。菜是栗子烧鸡,汤水是柠檬冰糖水,太后娘娘吃着栗子烧鸡,忍不住感慨道:&p;p;p;ldq;这栗子和着肉香,比那糖炒的还好吃。&p;p;p;rdq;

    &p;p;p;ldq;皇祖母,御膳房里还给做了栗子面的蒸糕,待会给您当点心上来。&p;p;p;rdq;太子爷人美嘴甜。

    &p;p;p;ldq;好好好。皇上,这御膳房一定要重重赏。&p;p;p;rdq;

    &p;p;p;ldq;太后的是。&p;p;p;rdq;皇上吃的满面通红,鼻子也通畅了,四肢百骸都觉得舒坦了不少。

    凤羽杉饮了一口酒,嘴角一抹笑意。接着又响起了几声锣鼓响。两个穿着市井衣服的男子上台,起了对口相声。这是洛依依亲自改编的节目,将相声和酒楼书的风格融合在一起,讲了一些市井有趣的故事,有讲孝义的,还有讲贞洁的,也有纯属搞笑的。两个人都是宫里的太监扮的,将太后和嫔妃们逗的哈哈大笑。

    这个节目过后,陆陆续续的又上了几道菜,有松鼠鳜鱼,芒果糯米饭等,妃嫔们基本都好甜口,都吃的喜滋滋的,尤其是芒糯米饭,太后喜欢吃,两个公主也喜欢吃,最后两个公主还抢了起来。

    紧接着又上了一道菜,鲜红的辣子上,几块玉白色的肉块,上面还有细细的骨头。

    &p;p;p;ldq;这是什么肉?怎么如此鲜嫩?这个口感,朕好像以前吃过。&p;p;p;rdq;皇上笑着瞧着太子爷。

    &p;p;p;ldq;父皇,您确实吃过。三皇叔也吃过。&p;p;p;rdq;太子爷一脸笑意。

    凤羽杉微微垂下眼眸,不由的想到那日的蛙肉。皇上的眼眸扫向魏王,魏王爷赶紧站起来,&p;p;p;ldq;太子可是蛙肉。&p;p;p;rdq;

    &p;p;p;ldq;正是,三皇叔。&p;p;p;rdq;太子爷一脸笑意。

    &p;p;p;ldq;皇上请恕罪,那日和太子闲聊时,到我们有一次吃的烤青蛙。&p;p;p;rdq;凤羽杉躬身向皇上请罪。

    皇上缓缓放下筷子,轻叹一声,&p;p;p;ldq;三弟平身。&p;p;p;rdq;凤羽杉直起身子。

    &p;p;p;ldq;好了,吃饭吧。&p;p;p;rdq;皇上又拿起筷子,又忍不住吃了几块。皇上的眼前是花团锦簇,一家团园,可是心里却是断壁残垣,横尸遍野。

    那一年,他们兵败被围,粮草已尽,他又身受重伤,是魏王背着他突围,每日捕青蛙烤给他吃,可是魏王却从不舍的吃,整整七日,他吃了七日的青蛙肉,魏王就吃了七日的青蛙骨头和水草。若魏王对他,不管是为弟为臣,还真是无半分差错。可是皇权魏巍,容不得半点威胁,谁坐上了这个位置都是一样的,权力会使人失了心智,就连和魏王交好的景荣也不例外。

    皇上微微思索着,不觉心里有些烦闷了,淮王心的瞧着皇上的神色,知道时已到,赶紧一脸笑意的站起来。

    &p;p;p;ldq;皇上,这次中秋佳节,臣弟特地为太后和皇上准备了两份大礼。&p;p;p;rdq;

    &p;p;p;ldq;二弟每次都准备大礼,这次又是什么?&p;p;p;rdq;皇帝微微笑着,心里却想着他那个一母同胞的三弟,每年一道请安的折子就将他打发了,那折子甚至都不比平常请安的多几个字。

    淮王一声令下,几个人抬上了一个硕大的屏风,那屏风上红底金字,绣满了&p;p;p;ldq;福&p;p;p;rdq;字,福字周围云纹环绕,金光闪闪,在这暗夜里分外引人注目。几个人又将屏风转了一圈,那背面也是一个个福字。

    &p;p;p;ldq;这是双面绣。&p;p;p;rdq;淮王微黑的面容上浮满笑意,&p;p;p;ldq;太后,儿臣特地找了金陵城的顶尖绣娘,夜以继日的绣了这百福绣屏,就是为了在中秋节献给太后。&p;p;p;rdq;

    &p;p;p;ldq;好,淮王有心了。&p;p;p;rdq;太后慈祥的笑着,知道她那个宝贝儿子要丢脸面了,往年在外征战,一道折子就好,今年亲自赴宴,自然没那么好蒙混过关,可是,他哪里有钱和淮王比呢?

    随后,又有几个人抬了个箱子上来,那箱子看着颇为沉重,几人放下箱子后,淮王亲自打开,开箱的那一刻,珠光四射,分外耀眼。皇上也是好奇,急忙到近前瞧个清楚。原来那箱子里放了一套铠甲,那铠甲不是皮革,而是晶莹玉润的玉石。

    &p;p;p;ldq;皇上,这是臣弟找来一百个工匠,耗时三个月打造的一套金缕玉衣。铠甲是用上好的玉石打磨而成,并用金丝拼接。我们大梁以武治国,此铠甲当是我们大梁武力的象征!&p;p;p;rdq;淮王无比恭敬。

    皇上连连点头,太子爷看着淮王那得意的样子,便向前笑着,&p;p;p;ldq;二叔,等我上战场的时候,穿这个铠甲肯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p;p;p;rdq;

    &p;p;p;ldq;太子,这个可使不得,这是大梁武力的象征。&p;p;p;rdq;淮王一脸郑重。

    &p;p;p;ldq;哦,是象征。那这象征是要供起来的,对吧?二叔。&p;p;p;rdq;太子爷笑容明朗如月。

    淮王讪讪的笑了,扫了一眼静默不语的魏王,一脸真诚的:&p;p;p;ldq;三弟,你准备了什么礼物?快拿出来让我们开开眼。&p;p;p;rdq;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